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沈琴  周海霞 《科技咨询导报》2010,(20):222-222,224
网络阅读是当今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文章阐述了网络阅读的定义、特征,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阅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阅读的现状和图书馆的导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重要阅读方式。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阅读倾向和在网络阅读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并对图书馆对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引导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呼唤网络阅读指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网络阅读指导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阅读凸现的问题及负面因素,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阅读指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校园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心理、行为。介绍了大学生网络阅读现状,并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大学生阅读教育。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内外网络阅读的发展现状,描述了网络阅读的发展前景,指出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大学生网络阅读教育,提倡网络资源内容创新,探索共知、共建、共享之路。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阅读习惯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取向,剖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习惯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阅读倾向及导读工作浅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红艳 《科技信息》2008,(12):166-166
为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倾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指出高校图书馆应从规划馆藏文献、拓展网络阅读空间、提供优质服务、加大文献的宣传报道等措施来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行为。  相似文献   

8.
阅读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巨大。分析了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简述了图书馆加强阅读推广的作用,探讨了以图书馆为主体、以网络为平台的加强阅读推广工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拥有固定的读者群,但近年来由于受到网络及电子设备的冲击而流失了很多读者。"阅读空间"这种新的服务模式就是为了吸引大学生读者,提高大学生读者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发挥图书馆对教学的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导引大有可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网络阅读对象的特点出发,探讨了网络阅读对大学生的意义,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阅读凸现的问题及负面因素,基于我馆的网络阅读导引的实践,从图书馆视角审视提出了对网络阅读导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阅读2.0是全民阅读推广的新理念。本文简述了阅读2.0的明显特征及两大优势,并结合长春高校图书馆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网络阅读现状。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采纳行为是大学生从自身的使用意愿出发,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进行的利用。通过实际调研和对已有调查研究成果的梳理,归纳出了影响大学生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采纳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手机阅读的特点以及大学生手机阅读的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功能的拓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手机阅读行为特征和阅读需求,进而为大学生带来良好的手机阅读新体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通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阅读现状的抽样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现状,指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指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三江学院在校大学生图书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并以三江学院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大学生阅读推广的活动形式,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阅读推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阅读心理,探讨了提高大学生网络阅读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该校20062009年图书流通数据,分析得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读者的阅读现状和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图书馆借阅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阅读的特点,阐述了开展大学生阅读教育的时代价值,提出了高校开展大学生阅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倾向,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正确引导大学生读者阅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