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利天气条件会导致高速公路路段出现诸如能见度低、路面积冰(积水、雪)打滑等恶劣路况,蕴藏着多种交通事故隐患,甚至可能引发重大交通事故。而高速公路交通对气象条件的高度敏感性决定了现代公路运输体系所追求的“高速、高效、安全、舒适”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和制约。在全球气候变暧导致气象灾害频次增加、强度增强的大背景下,大雾、暴雨、道面结冰等灾害性天气及由次生的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1):20-21
沙尘暴是一种强灾害性天气,不仅对工农业生产、交通、建筑设施、人民生命财产等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可对全球和区域的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沙尘暴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气候与环境问题,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前,人类对影响、改变天气技术的研究,还很有限.贸然使用气象武器,不仅打击不了敌人,反倒可能带来一场全球性灾难.比如,人造酸雨、人造臭氧风洞等,对环境的破坏是人类远远无法控制的灾难性后果.但令人担忧的是,尽管联合国在1977年就通过了禁止将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用于军事领域的法案,但一些国家的气象武器研究从未停止,各方在禁止气象武器的研究及使用方面的努力仍毫无进展.  相似文献   

4.
双台风"天秤"和"布拉万"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据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称,今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比常年同期多,强度也更大,特别是成双成对出现的台风更引人注目。截至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已经连续出现三次双台风闹海的场景。"双台共舞"现象并不罕见台风是典型的灾害性天气,是所有气象灾害中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在西太平洋上,台风是生成于赤道辐合带或者季风槽里的。据气象预报员表示,在东西走向尺度达到上千公里的赤道辐合带或者季风槽里,同时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日本历史文献,认为中日"沙尘"之历史纠葛是由多种因素纠缠而成的复合型科学与社会问题。基于将长期模糊的"霾"与"沙尘"历史资料的不确定性进行甄别与区隔,纠正日本所谓古代"霾"天气是一种"来自中国大陆的历史性灾害"之错误印象。通过揭示该灾害天气的历史文献记录在日本的稀缺,证明"沙尘"并非该国古代重要灾害性天气。近代气象科技进入日本后,东亚"沙尘"天气与中国大陆之间正式实现挂钩。而未来的新一轮东亚沙尘活动活跃期以及两国关系转冷引发的政治对立与话语挑衅,使得这一纷争逐步激化。通过梳理两国官方与学界近年来化解中日"沙尘"纷争的努力,可知该问题的解决之道还在于舆论喧嚣之外的务实治理举措。  相似文献   

6.
强对流天气不仅常产生强烈的降水、破坏性大风和冰雹等严重的天气灾害,而且还伴有强烈的雷电,造成雷击灾害,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失。对冰雹、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预报性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已经严重制约了雷电的监测预警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7.
天气预报天天在电视荧屏上与观众见面 ,成为广大群众极为关心的节目 ,深受好评。为了方便大众收看天气预报节目 ,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气象部门制定了“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暂行标准 (试行 )” ,作为全国统一的气象服务常用的天气符号已在使用。如图 1所示 :图 1 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暂行标准 (试行 )  这些天气符号的含义是 :晴 天空云量不足 3成。多云 天空云量占 3~ 8成。阴 天空云量占 9成或以上。雾 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 ,水平能见度下降到 1公里以内。小雨 日降雨量不足 10毫米。中雨 日降雨量 10 .0~ 2 4.…  相似文献   

8.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度报告称,1996年全球58亿人口中因癌症死亡的就有630万人,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2%,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目前全球存活的癌症患者约7600余万人.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1030余万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8,(5):59-59
在我国,台风、暴雨、雷雨大风、雷电、龙卷风、冰雹等灾害天气及其产生的次生自然灾害连年不断,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导致突发气象灾害发生更加频繁。本项目研究瞄准国家防灾减灾需求和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的需要,依托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及其快速循环更新同化系统产品,融合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闪电定位仪、GPS/MET、风廓线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探测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5,(11):62
一、性别:女性更敏感女性对气象的变化更敏感,她们比男性更常抱怨由于天气而引起的身体不适。调查发现,男女对天气感觉的差别在几乎所有年龄组都存在。这种差别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到妇女进入更年期时达到极大。60岁以后,男女的反应差别又相应地变小了。对于女性来说,最大的差别在于疲倦、神经质、睡眠、血液循环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头痛、情绪压抑以及恐惧。总的来说,女性比男性的天气感觉种类更多,强度更大。二、年龄:中年人的反应最强烈年龄是决定天气变化强度的最重要的因素,即使婴儿和小孩也受到天气的影响。他们对气象因子的反应主要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气象局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VIPS,Very-short-range Interactive Prediction System)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应用及其近几年在华北区域的推广应用情况.该系统以开源地理信息软件 OpenMap 为核心,将丰富的气象实况探测资料(如区域组网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等资料)及多种临近预报产品与精细的地理信息以图层形式进行叠加,可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在短时临近时间尺度内进行综合分析,并据此实现临近天气预警产品的人机交互快速编辑、制作与快速分发,满足了北京奥运气象预警制作发布及现场服务等需求.根据近年来推广应用及国际交流情况,本文进一步阐述了未来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3,(3):58-59
西藏地区强降水、强降雪、雷电、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西藏地区社会稳定、粮食生产、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建立适合西藏高原的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完善和提高西藏地区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水平,对做好西藏地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网上很多关于游泳的谣言,比如公共泳池很脏,会让人感染性病等等,又让不少人对游泳心存顾忌。事实果真如此吗?在夏天里,天气开启了"上蒸下煮"模式,人们稍微一动就一身汗,这时候泡在清凉的水里是最惬意不过的了,因此游泳成了这个时节最受欢迎的运动。但是,网上很多关于游泳的谣言,比如公共泳池很脏,会让人感染性病;饭后一小时千万别游泳,要不就会抽筋、  相似文献   

14.
由多个国家委托的一份报告称,如果无法有效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到2030年将有超过1亿人失去生命,且全球经济增长将削减3.2%.人道组织DARA在这份报告中称,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引发冰盖融化、极端天气、干旱和海平面上升,这种全球性影响将会危及人类生命和生活.据估计,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由气候变化及碳过度排放引起的空气污染、饥荒和疾病.如果当前的化石燃料消费模式不发生改变,到2030年死亡人数将会上升到600万人.  相似文献   

15.
在审定科学名词时,必须深入理解名词的实际内涵意义。下面举一些例子:1.天气导变与人工影响天气我在50年代初已注意到人工影响天气工作。1958年我写《人工影响云雾》一文,曾为吉林首次人工造雨抗旱前为吉林省气象局所参考。1960年后教授过云雾降水及人工降水课程近二十年,参加过这方面的实践,进行过这方面的科研,写过这方面的论文和讲义,也翻译过这方面的书藉和论文。因而知道“人工影响天气”这一称谓的由来,深感这一称谓是历史选择的产物,有其通俗而为群众在较长时期所接受的特点。但随着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实践和理论的深入理解,并对这一称谓的文字结构的注意,认为它并不反映这门学科的主要特征,而且构词累赘,有待改进。所以早在1980年就提出了采用“天气导变”和“天气导变学”的名词,发表了《“天气导变学”发展的讨论》一文,从人工影响天气这门学科的历史发展、学科特点出发,阐明了为什么要用“导变”这个名词的理由。1990年9月,又发表了《天气导变研究方向刍议》提出了这门学科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1985年上海辞书出版社《气象学词典》中,也已将“气象导变学”列为词目。“气象导变学”的涵义,比“天气导变学”更广一些。它包括“气候导变”的内容。为什么“人工影响天气”的称呼要改为“天气导变”呢?至少有下面三个理由:① 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和研究,事实上是“导变天气”的作业和研究。但“人工影响天气”中“影响”两字,意义含糊,看不出其中包含“导变”这个关键性学科特点,因此不及“天气导变”一词为贴切。② 名词中标明了“导变”这个学科性特点,有利于人们根据这门学科特点,实事求是地发展此学科。③ “人工影响天气”一词,从构词法看,是句子而不是学术名词,字数又多,使用不便。下面对这三个理由,分别作一些阐述。(1)为什么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实际具有着“导变天气”的意义呢?这是因为云体始终是在自然天气过程中发展着的。人工播云只是对自然过程的干预。在干预以前,干预当时,及干预以后,自然过程仍在作用,并未停止。因此干预的结果,是自然过程与人为影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一般说来,人为干预的能量,远小于自然过程的能量。因此人为干预自然过程,只能采用“诱导”与“引导”的办法,促使自然过程接受人为导变,并使天气按人们期望的方向转变。这当然只能是一种“以小导大”、“以弱导强”的促发机制,属于“智取”措施。不能硬来,只能借用“自然”本身的能量为我所用。一个铁路扳道工,只要对铁道道叉轻轻一扳,一列几十节满载客货的火车,虽然重量和能量都远大于扳道工,却能乖乖地按扳道工的期望,从一对轨道转向另一对轨道行驶,天气导变也是这样。例如云中一个降雹过程是由一系列前后相接的成雹环节组成的。我们只要人为干扰它的某一个成雹环节点,就打乱了云中成雹过程,使此后“自然”不再向成雹、降雹的方向发展,从而完成了人工防雹抑雹的目的。可见“以小导大,以弱导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实质就在于这种“导变”机制的实施。这种机制的认识是人类对人工影响天气学科的认识有所深化后才获得的。“人工影响天气”这个称呼中应包含这种“导变”概念,但却未表达出来。从历史发展看,“人工影响天气”这一称呼也有一系列发展过程。最初人们称它为“人工控制天气”,也有称它为“天气工程学”的。但是以后人们认识到“控制”两字,口气虽大,但事实上难以做到要风有风、要雨有雨,而且人工干预天气也不象造一幢房子、制一架机器那样,只要照正确的图纸来建制,总能把房子和机器做成功。因此把它和“工程学”类比,并不洽当。所以这些叫法,随着对这门学科的性质认识的发展,就渐渐让位而改称为“人工影响天气”了。既然如此,现在我们对这门学科的性质认识又深入了一步,超出了对天气干预的含糊不清的“影响”概念,深刻体会到它的“导变”特征。当然也有权利请“人工影响天气”这个称呼让位,而改称更合适的“天气导变”这个“词符其义”的名词。(2)为什么说用了“天气导变”这个名词,就有利于这门学科的发展呢?这是因为在名词上点明了“导变”概念,科学家们在发展这门学科时,就能时时记住从“导变”的角度做“文章”,使其发展不致脱离这个正确的方向。我们知道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包含“自然过程”和“人工干预”两个方面。因而从“导变”的角度看,至少存在“因势利导”和“诱导得法”两个方面。这两者都包含“导”字。但前者重点放在自然过程的“势”,后者重点放在“人为干预”的“法”。只有知道天气变化的“形势”和“趋势”(即自然过程的实况和规律),才能进行“利导”;只有掌握人工干预的各种方法,并“诱导得法”,才能使自然过程被诱导而进入人们期望的轨道上去。因此要发展人工影响天气的学科,必须既熟悉客观天气变化的各个环节,又必须研究导变的各个环节,并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从“利导”的角度观测天气变化的环节、形势及趋势,也要从“利导”的角度研究导变天气的思路、方法、设备、布局。这样,客观与主观紧密结合,就会使天气导变的理论和实践都得到较快的进展。天气导变既然是一种“由小导大,由弱导强”的措施,就必须要研究在自然变化过程中在何时、那一自然部位,以多大强度的人工干预能量、用什么工具和手段进行导变。还应对干预自然过程时及干预后,过程受导变影响的细节,进行严密监视和强化研究。“以小导大、以弱导强”并不是说干预自然的导变能量,可以“无限小”或“无限弱”,研究各不同天气对象的各导变时机及部位能起最佳效益的临界导变能量,也是天气导变的目的之一。既然是“导变”,当然有成功也有失败。这就使导变效果检验,从统计其或然率方面考虑,同时也有利于总结导变的作业的经验教训,以便提高导变理论和作业效果。(3)为什么说“人工影响天气”这个称呼,并不能算名词,而“天气导变”却可算是名词呢?“人工影响天气”这六个字:“人工”为主语、“影响”为动词、“天气”为宾语。“主、动、宾”齐全,不是句子是什么?一门学科应当有它的名词,句子是不能代替名词的。因此,用“天气导变学”或“天气导变”来弥补这个缺陷是十分需要的。它与“人工影响天气”这句子的涵义相比,由于用了“导变”两字,不言而喻是指“人工”来导变,所以可节约“人工”两个字。而且“导变”两字不仅可包含“影响”,而且具有比“影响”更深的确切含义,使“干预”的思路更具体、更明确,减少了字数,反使词面意义更符合事物内涵实际意义,何乐不为!有人说“天气导变”不就是“导变天气”?而“导变天气”与“影响天气”的句法构造不是一样吗?它们不都是省去主语的句子吗?其实“天气导变”与“导变天气”大不一样。后者固然是省去主语的句子,前者则不是句子而是名词。试举例以明之。“闩门”和“刷牙”都是省去主语的句子。但“门闩”和“牙刷”却都是名词。“天气导变”之所以属于名词,道理也是如此。另外,通过这种名词构词法,我们可以类比地发展具有这一名词构造的同一学科的一些术语。例如“天气导变学”、“气候导变学”、“气象导变学”、“无意识天气导变”、“天气导变”、“云导变”、“雾导变”、“降水导变”、“雹云导变”、“闪电导变”、“台风导变”等等。但它们的英文配词,除了学科名“导变学”改配“Guidology”外,其它则约定俗成,把“导变”两字作为“Modification”一词的中文对应词。以免改变过多,难以适应。为此,特例举下列与“气象导变”有关的中英名词:气象导变学 meteorological guidology气候导变学 climate guidology天气导变学 weather guidology气象导变 meteorological modification气候导变 climate modification天气导变 weather modification无意识天气导变 inadvertent weather modification云导变 cloud modification雾导变 fog modification降水导变 precipitation modification雹云导变 hailcloud modification闪电导变 lightning modification台风导变 typhoon modification2.实用气象学、应用气象学与气象边缘学科“实用气象学”和“应用气象学”都是各种具体气象学的类名。这就是说,它们各包含许多具体的气象学分科。随着气象科学以及边缘科学及综合性学科的发展,气象服务对象愈来愈广。“实用气象学”、“应用气象学”、“气象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等称呼,在文献中经常可以见到。但在使用中,经常混淆,把它们区别开来很有必要。下面我们试加区别:(1)实用气象学(practical meteorology)大气科学中有“理论”与“实用”两方面的学科。这里“实用气象学”仅指气象学本身的技术性学科,如气象探测、气象资料整理分析、天气预报、天气导变、雷达探测、卫星探测、火箭对高层大气探测等等。但应用于外学科中的有关气象方面的技术方法,一般不属于本类。(2)应用气象学(applied meteorology)指应用于外学科或外学科需应用的气象学。例如林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军事气象学、航空气象学、工业气象学、工程气象学、医疗气象学、宇航气象学、污染气象学、商业气象学、畜牧气象学等等。它们是分别指将气象学应用于林业、农业、军事、航空、工业、工程、医疗、宇航、污染防治、商业、畜牧等领域。应用气象学是其统名。将气象学应用于各外学科时,必须结合应用它的学科,成为这门学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用气象学的发展,虽然与气象科学的发展有关,但与应用它的学科的发展对其要求的增进,关系更大。这不仅是气象服务于所结合学科的问题,而是所结合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因为“服务”有“你服务于我”的“你、我”之分。而“本身需要”就不是“你、我”问题,却是自己的切身问题,自己非解决不可。从事“应用气象”的人,已与所结合的学科融为一体,因而能与应用它的学科心心相印,能密切体会其对气象的迫切需要,能及时结合需要提出最能满足需要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至于不属于应用它的学科的气象工作人员,由于需要学习后才能服务,其服务的及时性、尖端性、密切性就比属于应用它的学科中的气象工作人员,稍差一些,其服务很难深入结合应用它的学科的新的尖端需要。例如研究新设计的具有特殊性能的飞机所存在的气象问题,研究车舱内有合适小气候的坦克设计,研究稻麦生产中稻麦粒中包含的各种氨基酸形成的气象气候条件,研究飞入具有特殊成分的行星大气中飞行器会遭遇的气象问题等,分别是航空气象学、军事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宇航气象学等各应用气象学的应有内容,这些就决不是游离于应用它的学科的气象工作者所能及时地紧密结合其需要而提供的。这就是说要进行这类应用气象学工作,气象工作者必须融入应用它的学科研究部门,成为该学科的专家或由该学科的专家兼任,其所需的气象工作,才能胜任。否则,仅能提供一些较一般性气象服务。但是实用气象学的气象工作者则不同,他们所从事的就是气象科学本身的工作,仅将其所得结果供给本学科或其它部门使用,这又是“应用气象学”与“实用气象学”的区别之一。(3)气象边缘学科(interdisciplinery sciences of meteorology)指别的科学与气象科学间的交叉学科。这里并不是气象应用于别的学科、也不是别的学科应用于气象,而是交叉中的新生学科。例如:生物气象学、海洋气象学、地质气象学、昆虫气象学等。它们是分别介乎“生物学与气象学”、“海洋学与气象学”、“地质学与气象学”、“昆虫学与气象学”等之间的交叉学科。试比较“林业气象学”与“森林气象学”,前者是“应用气象学”,即将气象学应用于林业,后者则是“森林学”与“气象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属边缘学科而不属“应用气象学”范畴。因此“林业气象学”与“森林气象学”的内容应有所区别,不容混淆。例如“森林工业”与“气象学”的关系,应是“林业气象学”的内容,而非“森林气象学”的内容。(4)与气象科学有关的综合性学科(synthetical sciences about meteorology)这是指包罗气象在内的综合性学科。例如地理学、环境科学、灾害学等。从学科性质来看,大气是属于地球的气体包围圈,历史上“地理学”中就包含“气候”的内容。另外,气象学,特别是气候学,所研究的主要是生物和非生物的大气环境,特别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所以当环境科学发展起来后,它就不能不包含大气环境,并将它作为研究对象。再者,人类社会常有各种人为及自然灾害产生。自然灾害中绝大部分属于气象灾害,有些非气象灾害如病虫害、瘟疫、雪崩、洪水等也常有气象条件作祟,即使象地震等灾害,有些也与气象条件反常的触发有关,有些还能促发气象性灾害。因此灾害学不能不研究气象与灾害的关系。另一方面,地理学、环境科学、灾害学等,本身就属于综合性学科,它的牵涉面甚广。它不属于交叉性学科,也与“应用气象学”有所不同。因为气象被包涵于这些综合性学科中仅是许多成分中的一个,并不能与综合性学科平起平坐、分庭抗礼。但是这些与气象科学有关的综合性学科。它们所包含的有关气象内容的部分,并不囊括气象科学的全部内容。它们仅包涵与该综合性学科所应包涵的某些气象科学内容。所谓与综合性学科不能平起平坐、分庭抗礼,仅指被包涵的气象内容,而不是指气象科学整体。例如有关大气光象内容,一般并不是地理科学的范畴,也不属于环境科学或灾害学的范围。但却是大气科学的组成内容。从上面两个例子,可见要正确判定科学名词,很需要深入理解名词的内涵。注释 ① 《雹》(1951)见《天气月刊》② 《吉林省人工造雨试验初步总结》(1958)③ 见南京气象学院《教育与科技》(1980)④ 见《南京气象学院学报》第13卷第3期(1990)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1,(9):52-54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黄淮海地区是夏玉米集中产区,常年种植面积1.5亿亩以上,产量约占全国玉米总产的35%,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夏玉米生长季高温、干旱、阴雨寡照等灾害性天气频发,严重制约了该区玉米生产发展.品种是玉米生产的核心.为了解决该地区玉米高产与抗逆的矛盾,在国家863计划等项目(课题)的资助下,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充分发挥自身玉米科研优势,与其它单位协作,以求实现黄淮海地区玉米高产抗逆育种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眼于实际业务应用和服务,利用EOS/MODIS卫星遥感信息和地面加密气象与土壤湿度观测资料,综合气候、植被、水文和地质环境等因素,对陕西省生态农业气候环境进行了区划研究,并对各类气象干旱指标在陕西省本地做了适用性研究,建立了适合陕西省不同生态农业干旱区和不同自然天气季节的气象干旱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建立了基于MODIS卫星遥感资料的干旱监测业务化方法和模型、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预测预警模型以及干旱影响评估模型,实现了针对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农业生态干旱区的干旱监测、预测和预警,并能够对农业、水文、生态、社会经济等干旱影响的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8.
美军秘密研究气象武器——美国近日登陆的“卡特里娜”飓风致使883人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最终可能超过3000亿美元,相当于4年以来美国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大规模战争的耗资总额。就在大多数人还在感慨气候非人力所能控制时,美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方致洪暴雨是我国南方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由于致洪暴雨的发生总会引发我国南方大范围或局部地区的洪涝灾害,如20世纪90年代的1991、1993、1997、1998,2003、2005年等,有的由于持续性暴雨长江流域全流域发生洪涝,如1998年,也有的在局部区域发生洪涝灾害,如2005年的广东省地区.由于暴雨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但天气激烈,而且引发暴雨的天气系统的空间尺度小,只有几十到一、二百公里,生命史短,只有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18-19
本项目以提高京津冀城市群局地暴雨、浓雾、降雪等高影响天气的预报能力为目标,以城市和城市群复杂下垫面对天气系统的影响为研究重点,揭示了城市群对高影响天气的影响过程和关键预报因子,在城市群高影响天气预报模式系统研发、使京津冀城市群局地暴雨、整体预报能力有显著提高,响天气预报具有示范作用,显效果。预报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浓雾、降雪等高影响天气的并对其他城市群地区的高影在气象防灾减灾方面取得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