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钓源村,以其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精致美观的装饰艺术、赣派民居的典型风格,体现了独特的建筑文化特征,成为我国江南古代村落建筑文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初步总结了等级住居对中国古代城市、聚落和住居的作用方式;初步分析了作为等级居住进一步发展的宗法礼制对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某些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说明了宗法礼制与建筑的通用性之间的关联性,从一个特殊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中国古代城市、聚落和建筑的某些基本特征,有利于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阐述,分析了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空间营造,说明中国古代建筑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是传统文化意识在建筑及空间布局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我国天人关系的思想对我国传统居住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以及建筑布局具有深远影响,风水学说的思想根基其实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贯穿于中国古代民居设计中。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周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周易》对中国古代帝王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周易》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关系,并以中国古代最高水平的皇家建筑———天坛、故宫为例,论述了其建筑设计中的易学思想。通过对天坛、故宫等与中国古代易学思想相结合的特殊建筑的分析,使我们看出,这些建筑从名称到布局处处遵从易学思想,中国古代帝王对易学思想的崇仰由此可见。不仅皇宫建筑如此,皇宫所在地的城市建筑同样体现了易学思想,明代京城的建筑设计布局与易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莹  李秀英 《科技潮》2003,(9):56-56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座落于北京先农坛内,是一座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依托的,面向广大观众宣传普及中国古建知识的专题性博物馆。《中国古代建筑展》和《北京先农坛历史文化展》是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前者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类型、精湛的建筑技术及辉煌的艺术成就,后者展示了明清北京先农坛500多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古老的传统建筑为中华民族不断繁衍生息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在有限的古代建筑中蕴涵着无限的建筑文化。为更好地向广大观众和青少年展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刻内涵,近年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可供…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建筑是一个连续完整、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观。"礼",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它对古代建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礼制规范着建筑,建筑体现着礼制,使古代的城市布局和建筑形制带有浓厚的礼制色彩。  相似文献   

8.
南阳卧龙书院兴建于元至大年间,是当时全国兴建的四所书院之一,历经兴衰,文化厚重,传承和保持了我国古代书院的基本建筑格局,体现了古代书院的主要职能,见证了古代书院制度从兴起到衰亡的历史过程。同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融书院、祠庙为一体的教育形式,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我国书院建筑中现存的重要实例,成为研究古代书院制度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  相似文献   

9.
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黟县古代民居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徽派”民居建筑艺术中杰出的代表,它充分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中国古代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想的追求。本文试从布局选址、建筑空间和建筑装饰等几个方面,对其建筑艺术特色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钦丽  赵喜红 《科技资讯》2009,(11):211-211,213
档案馆是文化事业机构,承载了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档案馆建筑属于文化建筑,既要体现美观、适用,又要体现文化风貌,给人以文化的启迪和熏陶。本文探讨的就是关于档案馆建筑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非的古印度建筑,以及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东方建筑文化是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特色。从东方文化入手,深入浅出地描述了东方独特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了高校建筑规划设计突出教育功能基础上,讨论了高校建筑规划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技术观,高校建筑规划设计对校园和教学的作用,高校建筑规划设计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最后研究了高校建筑规划设计包容东西文化和传承历史脉流。  相似文献   

13.
传统乡村建筑具有居民同宗特点和区域文化特色,具有鲜明的民间个性,凝结着民间的智慧,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当前乡村建设与改造导致了传统乡村建筑的消逝和传统乡村新建建筑地域特征弱化的局面.因此,当前新乡村建筑的发展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对传统古建筑有明确的保护标准;必须适宜当地气候与自然环境,新乡村建筑的规划设计必须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14.
归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理内容,提出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是;技术上,建筑要适应自然,改善自然,利用自然;艺术上,建筑要追求自然美,分析了岭南古建筑、近代建筑中天人合一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贾琳 《创新科技》2015,(2):55-59
中国的建筑体系博大精深,古代中国建筑在建材和样式上一脉相承,把木作工艺推到了一个极致,但上千年来样式变化相对较少,近代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新的建筑形式和新的建筑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建筑的发展以及与世界建筑的接轨.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村落民族建筑的现状,以潇贺古道线性文化线路上的某传统村落民族建筑为研究对象,建立民族建筑濒危等级评价体系,确定濒危等级评价指标相对应的权重,确定评价指标濒危等级的隶属等级.研究表明:传统村落的民族建筑濒危等级的确定可从民族建筑数量、民族建筑健康状况、民族建筑历史与艺术价值等三个方面进行确定;为易于确定民族建筑的濒危等级,研究过程可将濒危等级划分为低危、易危、濒危、极危四个等级;根据民族建筑濒危等级和数量可确定该传统村落民族建筑的濒危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濒危等级属于濒危级别.  相似文献   

17.
大理白族建筑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在中华民族建筑中享有盛誉。本文从文化角度阐述了白族建筑特色怎样植 根于本土文化沃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并经创新而形成。总结出白族建筑遵从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充分和谐 以及体现了白族人民典雅、素净、细腻、宁静的审美意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略述了中国古代混合建筑发展的史迹。论述了防火技术对于古代混合建筑发展的影响。分析了混合建筑中石门框、石木混合柱、瓦和天井的技术意义。剖析了古代混合建筑“三封一敞”形式的科学性。文章应用现代雷电理论解释了中国古代混合建筑应用金属屋面防雷的科学道理。在沦述古代混合建筑技术意义的同时,对于古代技术的“古为今用”作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徽州建筑是徽商研究的重要视角,徽商文化是徽州建筑的人文支撑。胡氏宗族聚居的西递村,以独特的建筑语言再现了封建社会经济繁盛时期商民故里的盛况,其建筑的类型与装饰无不传达着徽商意志,是维护整个徽商群体生态的实体和心理保障。  相似文献   

20.
小议日本建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秀中 《科技信息》2009,(27):I0271-I0271
格罗皮乌斯就曾称桂离宫为最早的现代建筑。莱特也对日本古建称颂不已;日本建筑除在构造上着重体现建筑本质,空间的意境也是设计的重要内容,这从日本的古建,园林到现今的安藤,妹岛的建筑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可见文脉在断层以后,融合了新的生活方式,朝新的方向发展。文对日本建筑文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