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章针对近几年城市建设中“发展草坪过热”现象,分析后论述了草坪建设在城市绿化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倡导多元化、立体式,乔、灌、花、草恰当搭配的绿化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城市便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而城市绿化建设则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最直接的方法。城市绿化建设是通过对城市景观绿地和开放绿地以及环城绿带的建设以达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的目的。但是由于工程的巨大,城市绿化建设还处在发展阶段,我国大气污染情况还相当严峻,因此,本文试从城市绿化建设的出发,探讨城市绿化建设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学礼 《工程与建设》2007,21(4):534-536
淮北市是煤城,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要改变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绿化是重要手段,文章系统分析了淮北市城市绿化的必要性,淮北市城市绿化和美化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并对淮北未来的绿化建设进行了充分的展望,事实证明城市绿化能达到改变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创造新的城市景观,提高城市规划的布局质量等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 从8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城市绿化建设以来,草坪建设一度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重点,近几年来达到高潮,而且在一些大城市中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其它各大城市也纷纷效仿,大有无草不绿的气势。很显然,草坪以其简洁、明快、舒朗、开阔、亮丽的特点吻合了现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城市在提高绿化覆盖率,加速绿化景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绿化的生态环保功能关注明显不够。如何使"绿色更环保",充分发挥绿化的生态环保功能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占地少、投资省、易管理、见效快、效果佳等特点,它综合利用城市空间资源,向空间索取绿化面积,既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又可节约绿化用地,降低城市能耗,其生态和环境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值得大力推行.本文就其作用、应用及其实施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几点初浅的想法,供大家在工作中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3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太原地区城市绿化中应以树木为主草坪为辅的原因。指出太原地区城市绿化应结合太原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经济发展的情况,以种植乔灌木为主,以草坪地被植物为辅,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起到防风固沙,防治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绿化广场建设的热潮已成为我国当代社会生活和城市建设中的新的文化现象。本文将根据我国城市绿化广场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姜华 《科技园地》2004,(3):31-31
近几年,我市对城市绿化美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主要街道两旁、中心广场及各单位店铺门口等地都植树种花,还有不少草皮,象一层绿色的地毯,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草皮又叫草坪,它对人类生存环境有着美化、净化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城市绿地的特点,结合长春市绿地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述绿地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对今后的城市绿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城市化水平与生态压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测度了重庆市1997-2008年的城市化水平综合得分,依据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计算了重庆市1997-2008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赤字,构建生态压力定量模型,即生态压力指数.结果表明:1997-2008年,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从1.035 4 hm2增长至1.452 3 hm2,人均...  相似文献   

12.
邹杰 《科技信息》2008,(10):110-111
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冲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生态公路的概念应运而生。在阐述生态公路基本含义及其功能与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路建设过程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从生态理念、生态选线、生态恢复、生态施工、生态运营和生态管理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公路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为我国公路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论蕨类植物生态类型的划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生态因子对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进行了划分.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可划分为5大类:光照生态类型、温度生态类型、水分生态类型、土壤生态类型和生境生态类型.光照生态类型包括阳性蕨类植物、阴性蕨类植物和耐荫蕨类植物3类.温度生态类型包括热带蕨类植物、亚热带蕨类植物、暖温带蕨类植物、温带蕨类植物和寒温带蕨类植物5类.水分生态类型包括旱生蕨类植物、中生蕨类植物、湿生蕨类植物和水生蕨类植物4类.土壤生态类型包括酸性土蕨类植物和钙质土蕨类植物2类.生境生态类型分为土生蕨类植物和附生蕨类植物两大类,附生蕨类植物又分为树上附生和石上附生2类.最终得出结论:蕨类植物生态类型的多样性与生态适应的多样性密切相关,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能指示生态环境的质量,也能反映植物区系间的地理亲缘关系.文中附有生态类型图片.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青岛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绪良  付炳中  王军 《江西科学》2008,26(3):493-500
概括及评述了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生态盈余、生态效率和能源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利用1986年、1995年、2004年3个年度的数据分析了近20年青岛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20年青岛市生态足迹增加,生态承载力则明显下降,生态足迹和承载力的变化造成生态赤字进一步加大,同时生态效率也呈增加趋势。提出了通过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生态效率,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控制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广泛的环境教育等降低生态赤字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生态存在是生态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它有自己独特的涵义、特点和构成要素,生态存在和生态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术界存在着脱离生态存在而单纯研究生态意识的倾向,必须加以批判。不是人们的生态意识决定人们的生态存在,相反地.是人们的生态存在决定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生态存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在生态足迹分析中,区分消费型生态足迹和生产型生态足迹,生产型生态足迹又区分区域实际使用的和用于外部消费的生态足迹,提出区分总生态承载力和可利用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等小范围地域的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方法框架.以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区,应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其已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可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和总生态承载力,通过比较生态承载力与区内实际生产型生态足迹,目前保护区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对林、农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产业层次较低,对经济、社会、环境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重庆三峡库区8个重点移民区县,通过计算分析其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与万元GDP足迹来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性.结果表明:8个重点移民库区县的生态足迹都远远高于其生态承载力.各项生态足迹指标中只有林地出现盈余,其余各项指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赤字,特别是耕地与草地生态赤字尤为严重.基于以上分析,结合重庆三峡库区的自然、经济以及社会背景提出相应的减少其生态赤字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向“生态产业、生态城镇、生态居民”的转型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三农”问题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异、时间变异和相互作用等属性;生态文明建设与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破解相辅相成,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安全、环境支撑、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居和生态制度6大体系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路径,而“三农”问题的破解较大程度上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平谷区“三农”发展中存在的大我与小我、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政府与市场等矛盾问题,梳理了“三农”向“三生”转型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建设生态城镇、发展生态产业和培育生态居民3条路径加快“三农”向“三生”的转型,以期为平谷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要求以及江西省省情,江西省生态功能区划在全省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将生态景观、生态系统、生态子系统作为三级区划确定的生态学依据,将地貌作为控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并按宏观地貌区、重要流域和流域内区位进行三级区划单元划分,一共将全省划分为5个生态区、16个生态亚区和43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内外关于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足迹的研究趋势以及在生态效率测评方面的应用现状,对旅游生态足迹在乡村生态旅游地生态效率测评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不同类型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不尽相同.文章根据西藏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实践,总结出了目前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城郊型、名村名镇型、特色民俗民风或民族文化型、自然遗产型、农业生态景观型等类型,并从资源消耗部分与废弃物消纳部分两个方面对几种典型类型的目的地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尝试性的构建,以期为后续的西藏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效率、经济效率测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