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解决旋转弹飞行中的高旋转、高动态条件会造成卫星定位接收系统无法正常定位的问题,针对旋转、动态环境开展了旋转弹卫星定位接收信号旋转解调方法的研究.详细分析了旋转条件对卫星定位信号接收的影响,并针对旋转特性设计了旋转跟踪解调环,用于对旋转的跟踪与解调,给出了旋转弹卫星定位信号接收系统的设计方案,基于Simulink实现了旋转弹卫星定位信号接收系统的仿真,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与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设计的以旋转跟踪环为核心的旋转弹卫星定位信号接收系统,在中心频率为200 Hz的情况下跟踪范围可达到±40 Hz,较好地满足了转速在200转/s左右的旋转弹信号接收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卫星导航信号中提取多径分量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关曲线偏差(SCB)分离导航卫星多径信号的方法(MSCB)。首先建立包含多径分量的接收信号模型;然后分析SCB偏差与多径信号幅值、延迟与相位之间的关系,得到不同多径延迟条件下两种不同的SCB偏差形状;最后通过SCB拐点估计出多径信号参数。基于北斗和GPS导航卫星的实验结果表明:MSCB方法能够有效地将来自地面与卫星自身的多径分量(或类似多径分量)特征参数提取出来,将多径分辨率从米级提高到分米甚至厘米级别,其估计标准差仅为传统多径估计延迟锁定环路算法的1/6左右,为未来多径信号的建模与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的设备发现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参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分配用于发送D2D信号的周期性资源;以及,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发送概率指示参数;处理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发送概率指示参数确定在所述D2D信号的资源周期内是否发送D2D信号,或者,用于至少根据所述发送概率指示参数确定用于发送所述D2D信号的发现资源周期;发送模块,在确定发送所述D2D信号的发现资源周期内发送所述D2D信号。  相似文献   

4.
陈晓青 《河南科学》2009,27(5):30-31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卫星进行信息传递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因此用户如何准确有效的收到卫星节目信号就变得至关重要。而数字卫星接收天线的调试是成功接收卫星信号的关键。根据卫星接收的原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干扰源测时差定位的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奈曼一皮尔逊准则的到达时间差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去噪特性,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能够准确估计接收信号的TDOA参数,为提高卫星干扰源定位性能提供了有效方法;通过选择最佳小波基函数对接收信号直接进行加权处理,减小了传统小波变换过程中的运算量,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新型低功耗的便携式DVB-T数字电视实现方案,并完成DVB-T标准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接收,从而解决了以往该类型接收器因体积、功耗等因素而不便于集成在便携式设备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空间技术公司(Auspace Ltd.)发明了一种便携式卫星信号接收器。该卫星信号接收器与美国国防部的21—卫星导航设备的地面定位系统相联络。 Auspace接收器采用一台数字信号处理机,一大功率计算机集成电路块,并采用开环相位相干设计。这样,它能使接收器不受剧烈振动的影响。据称,这种卫星信号接收器使用五个频道系统,能不断地调整同时来自五个卫星的信号,使接收器能特别精确地指向并确定地面目  相似文献   

8.
导航信号结构是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独立建设、自主运行的标志.本文分析了北斗三号B1频点卫星导航信号设计的需求与挑战,详细介绍了为满足北斗三号新一代导航信号性能提升、多样化接收以及与其他导航系统兼容与互操作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我们为北斗三号主用信号B1C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正交复用二进制载波偏移(Quadrature Multiplexed Binary Offset Carrier,QMBOC)调制技术,以及为解决北斗三号B1频点新旧两代和军民两类导航信号并存的重大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多频多分量导航信号恒包络复用(CEMIC)技术,并通过对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实际播发的信号接收处理与分析,验证了新一代B1频点信号的先进性能.QMBOC调制和CEMIC复用构成了北斗三号B1信号的核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号的时频域特性、接收性能及发射效率,目前已经部署在北斗三号所有的组网卫星上并开始向全球提供服务,成为北斗三号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基于弧度仪的冰刀弧形测量与重构方法的不足,为解决冰刀弧形测量装置精度与便携性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冰刀弧形的便携式测量方法,并用位移传感器、旋转编码器和数据采集卡等器件组建冰刀弧形的便携式测量装置.实验结果显示,该测量装置基本实现了高精度测量和便携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转发器式卫星轨道测定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卫星双向时间传递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卫星轨道测定方法——“转发器式卫星轨道测定方法”.该方法不但能高精度地测定卫星的轨道,而且能给出高精度的时间比对结果,其优点是观测精度高.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模式的卫星测轨观测方法:测站接收卫星转发自己站发射的信号,这种模式称作自发自收模式;所有测站接收卫星转发的某一个站发射的信号,这种模式称作一发多收模式;所有测站接收经卫星转发的所有站发射的信号,称作多发多收模式.给出了各种模式卫星定轨的严格归算公式及自发自收模式和一发多收模式的实际观测结果.结果表明自发自收模式和一发多收模式有很高的观测精度:测距精度优于1cm,一天观测弧段的定轨观测残差优于9cm.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用语音电路构成的多道心电信号发生器,该装置可输出多种模拟心电信号,可满足医学院校心电图机结构、原理、性能测试及心电图演示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的电路能实现“颜色——电信号”之间的转换,可作为一种颜色的定性识别装置;可适用于纺织行业中的一些项目的自动检测,或者在实验室中作这方面的教学演示.  相似文献   

13.
校园电视系统是以卫星电视节目、有线电视节目和自办教学节目为主体,实现卫星电视节目和自办教学节目插入本地有线电视的闲置频段,再混合后传输给用户。卫星电视节目的接收、安装和调试,自办节目的混合传输是整个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设计完成了一种太阳敏感器输出误差测量装置,其原理简单、成本较低,可以满足大部分太阳敏感器地面测试测量精度的需求。太阳敏感器是卫星动态模拟器敏感器部件的重要组件之一。太阳敏感器输出误差测量是卫星动态模拟器研制和实验操作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精确测量太阳敏感器误差对以后的理论计算和仿真实验有重要意义。太阳敏感器主要通过测量太阳光线与卫星某一体轴之间的夹角,确定太阳在敏感器本体坐标系中的位置,通过坐标矩阵变换得到太阳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中的位置,最终在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中求出卫星姿态,即卫星的空间方位。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ARM7单片机的数字太阳敏感期输出误差测量装置设计方法。采用高精度数字式二自由度电动转台作为测量装置的基台,用于改变输入角度。采用ARM单片机控制器控制转台的转动角度和转动速度;采用专用的太阳模拟器作为太阳敏感器的输入光源;太阳敏感器的输出角度通过无线模块传送至PC机进行输出处理操作。对比转台角度和太阳敏感器的输出实测角度,可以得到太阳敏感器的输出误差曲线。本测试系统误差来源较少,主要为动力学转台的运动误差和太阳模拟器光源误差。转台的运动控制精度为0.00125mm/(°)。理想情形本装置的测量精度为角...  相似文献   

15.
为更新改造石油机械实验室的旧设备,研制了新的石油钻机加载装置及自动送钻控制装置和配套测试仪器;设计和开发了一系列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电液自动控制技术、交流变频技术、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应用技术及信号处理技术相关的实验项目;为实验教学和科研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试验平台,并在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使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秦鹏  蓝杨  王紫菲  齐龙 《实验室科学》2011,14(6):113-114
电荷耦合器件是70年代初期发现的新型集成光电传感器件,它通过高度感光的半导体材料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模数转换得到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号,从而对被测物体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分析。自CCD诞生以来,它在非接触测量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于对物体尺寸的测量,可以对物体进行简单测量。  相似文献   

17.
磁流变减振系统的双谱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减振系统一般由多个部件组成,磁流变效应又是非线性的,磁流变减振系统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非线性特性分析对系统的改进设计及措施补偿具有重要意义.双谱分析是一种新的、功能强的信号处理技术,能定量地描述系统非线性耦合度,抑制高斯噪声且保持相位信息.实验中,使用采样数据建立自回归模型(AR模型),运用双谱分析方法研究磁流变减振系统的非线性规律.研究表明,双谱分析磁流变减振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过去我们实验室中自制的光电通讯演示机由于信号传输距离短(一般小于0.5m),信号强度弱,转换音质差,影响教学演示效果.作者根据光学原理,在信号发射机上加装会聚装置,将发散光传输转变为平行光束传送,以提高传输信号的强度,延长传输距离;并在接收机上加装聚焦装置,进一步增强接收信号的强度.经过这样的改进,演示机的信号传输距离可延长至5m以上,信号的强度和质量也大大提高,明显地改善了演示效果.此方法所用装置简易有效,适合于一般大专院校物理教学实验和科研应用  相似文献   

19.
《卫星通信》课程本科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涛 《科技咨询导报》2014,(31):141-141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培养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人才的需要,如何培养我国的卫星通信专业技术人才是当今我国高校教育中面临的一项挑战。该文从课程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出发,从课堂讲授方式、学生软硬件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课程的考查方式这三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信号与系统教学中硬件实验存在的缺点,提出采用硬件实验和虚拟实验相结合的形式,将LabVIEW8.5用于信号的频城分析教学,以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信号的频谱分析为例,说明了虚拟实验教学的特点和作用,并给出了虚拟实验的流程图和虚拟仪器前面板的构成形式。通过实例说明采用LabVIEW8.5软件对信号的频域分析进行仿真与性能分析,可以改善实验条件和效果,为信号与系统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