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鸵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体重可达100多公斤,身高达2米多.要把这么沉的身体升到空中,确实是一件难事,因此鸵鸟的庞大身躯是阻碍它飞翔的一个原因.鸵鸟的飞翔器官与其他鸟类不同,是使它不能飞翔的另一个原因.鸟类的飞翔器官主要有由前肢变成的翅膀、羽毛等,羽毛中真正有飞翔功能的是飞羽和尾羽.  相似文献   

2.
鸵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体重可达100多公斤,身高达2米多。要把这么沉的身体升到空中,确实是一件难事,因此鸵鸟的庞大身躯是阻碍它飞翔的一个原因。鸵鸟的飞翔器官与其他鸟类不同,是使它不能飞翔的另一个原因。鸟类的飞翔器官主要有由前肢变成的翅膀、羽毛等,羽毛中真正有飞翔功能的是飞羽和尾羽。飞羽是长在翅膀上的,尾羽长在尾部,这种羽毛由许多细长的羽枝构成,各羽枝又密生着成排的羽小枝,羽小枝上有钩,把各羽枝钩结起来,形成羽片,羽片扇动空气而使鸟类腾空飞起。生在尾部的尾羽也是由羽钩连成羽片,在飞翔中起着  相似文献   

3.
鸸鹋是鹤鸵目鸸鹋科的大型鸟类,原产澳大利亚,又叫澳洲鸵鸟。1.生理特征鸸鹋体型介于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之间,头高1.6米左右,体高90~100平方米,体重40~50千克,性成熟年龄为18~22月龄。鸸鹋属于季节性繁殖的鸟类,产蛋期在我国南方为每年的10月中旬到翌年的4月,繁殖期内可产蛋30~50枚。2.饲养管理鸸鹋善奔跑,喜群居,饲养密度一般为每只占地15~20平方米,繁殖群每只占地30平方米左右。鸸鹋的跳跃力不强,可采用1.5米高的铁丝网或篱笆墙圈养,繁殖期可按公母比为1∶2~3进行单圈饲养。鸸鹋属草食性动物,喜采食多种植物茎叶。三叶草、苜蓿、豆…  相似文献   

4.
谈谈鸟类的定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西部晚侏罗世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鸟、孔子鸟和长城鸟的发现,以实物材料证明鸟类系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鸟类就是恐龙。但目前世界上关于鸟类的定义还存在着较大分歧。本文认为:鸟类应被定义为已经发育了翅膀和飞行羽毛的生物。以原始祖鸟和尾羽鸟为代表的“初鸟类”应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鸟类。  相似文献   

5.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14,(22):63-63
众所周知的是鸵鸟虽然是鸟类却不会飞。但在一位荷兰艺术家的"帮助"下,鸵鸟也能翱翔蓝天。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荷兰艺术家巴特·詹森将包括鸵鸟在内的许多动物标本做成直升机,真可谓是"走在科技的前沿"。虽然作品颇丰,但制作过程有时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为让鸵鸟直升机能飞起来,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其结果也只能让鸵鸟直升机飞离地面几英尺。  相似文献   

6.
飞行中的信天翁信天翁能一边飞翔一边睡觉。它们滑翔飞行时很少振翅,左右脑能交替休息。信天翁是鸟类中杰出的滑翔冠军。信天翁的双翼狭长,便于在气流中逆风飘举和顺风滑翔。信天翁滑翔的时候,巧妙地利用气流的变化。如果上升气流较弱,它会俯冲向下,加快飞行的速度。如果高度下降,它又会迎风爬升。每当海面上狂风怒吼、巨浪滔天的时  相似文献   

7.
动物界常有许多怪事,像鱼的鲸都不是鱼,善于水中游泳的企鹅却是鸟,无翼不能飞的鸵鸟是鸟,而有翼能飞的蝙蝠却不是鸟。为什么蝙蝠不是鸟呢?蝙蝠虽然有由前后肢和尾之间的皮膜连成的翼,胸骨和胸肌都很发达,能像鸟类那样展翼飞翔,但它不是鸟类而是哺乳动物。因  相似文献   

8.
摘要 辽宁西部晚侏罗世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鸟、孔子鸟和长城鸟的发现,以实物材料证明鸟类系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鸟类就是恐龙。但目前世界上关于鸟类的定义还存在着较大分歧。本文认为:鸟类应被定义为已经发育了翅膀和飞行羽毛的生物。以原始祖鸟和尾羽鸟为代表的“初鸟类”应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鸟类。20世纪最后这20多年,国际古生物学界对鸟类起源问题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鸟类的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与鸟类的槽齿类起源假说这两大学派的争论也达到白热化。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辽宁西部晚侏罗世地层中相继发现了一系列长羽毛的生物化石,如: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鸟、孔子鸟和长城鸟等,为解决鸟类起源问题带来了曙光。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体长65cm,具有兽脚类恐龙的典型骨骼特征,牙齿锐利且边缘发育有小锯齿,前肢短小而后肢强壮,尾极长,但因其生有短的原始羽毛,故得名中华龙鸟[1]。中华龙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长有羽毛的生物,代表了小型兽脚类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渡类型。原始祖鸟(Protarchaeopteryx)体长不足1m,棒状的牙齿边缘具微弱锯齿,前后肢等长,尾椎20余节且相互没有愈合,羽毛发育而羽片呈对称状,尾羽很长。该动物的前肢特征、尾椎数目等均与德国著名的始祖鸟(Archaeopteryx)的极为接近,显示出两者间一定的亲缘关系。然而它的腰带和后肢粗壮、羽片对称生长等,又比始祖鸟原始,因而被命名为原始祖鸟[2,3]。尾羽鸟(Caudipteryx)尾羽鸟的大小和形态都类似于原始祖鸟,但羽尾鸟的牙齿仅长在嘴的前端、表面光滑,前肢也相对更短更细一些。尾羽鸟翅膀上的飞行羽毛较短,羽片对称状;体羽纤维状,与中华龙鸟的相同;长长的尾羽呈扇状,仅发育于尾的末端,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3]。尾羽鸟和原始祖鸟尚不具备飞行能力,仍为陆地奔跑者。孔子鸟(Confuciusornis)孔子鸟这一名称来自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4]。孔子鸟是最早具有角质喙和尾综骨的鸟类,飞羽亦很发育,显示出它已具有相当的飞行能力。但孔子鸟前肢上的3个指爪仍很强大,又表明它原始的一面,其肱骨近端极宽大且具有一特殊的气孔,不同于其它鸟类。孔子鸟是群体生活的鸟类,目前已得到的化石数以千计,雄鸟的尾部生有两根极长的漂亮尾羽。长城鸟(Changchengornis)长城鸟的属名源于中国古代最宏伟的建筑——长城[5]。长城鸟具有许多与孔子鸟相同或相似的特征,但其以喙前部显著钩曲、下颌远远短于头骨、肱骨近端不具气孔、后肢第一趾相对较长等有别于孔子鸟。长城鸟稍小于孔子鸟,骨骼轻巧,飞羽发达,比孔子鸟更为进步。辽西这些化石的发现,首次以确凿的实物材料证明了由小型兽脚类恐龙向鸟类方向演化过程中中间环节的存在,有力地支持和完善了鸟类的兽脚类恐龙起源理论,同时也表明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和尾羽鸟、始祖鸟、孔子鸟和长城鸟等代表了鸟类最初演化的主干。随着近年恐龙及鸟类化石新材料的大量发现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兽脚类恐龙与鸟类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鸟类就是恐龙”这一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1999年2月在美国耶鲁大学召开的“Ostrom鸟类起源与早期演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充分肯定,此次会议争论的焦点已从鸟类起源问题上转移到了鸟类的定义方面。那么,什么是鸟?我们该如何给鸟下一个定义呢?美国Gauthier教授认为鸟类应局限于现生鸟类及其最近的直系祖先类型(包括少量化石),以保持鸟类定义的最初含义[6],他把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鸟和始祖鸟等称为长羽毛的恐龙(feathered dinosaurs),把孔子鸟和长城鸟等化石类型称为会飞的恐龙(flying dinosaurs),把现生鸟类称为现生的恐龙(living dinosaurs)(即鸟类)。而以美国Padian教授和Chiappe博士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应以德国的始祖鸟作为最早的鸟,也就是说,始祖鸟之后的都可称之为鸟,而比始祖鸟原始的其它长羽毛的生物(如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和尾羽鸟)应称为长羽毛的恐龙,其原因仅仅是始祖鸟被作为鸟已经有140多年了[7]。但是,原始祖鸟和尾羽鸟的特征与始祖鸟的特征是如此相近,以至于在它们中间很难找出根本性的差异。第三种观点是以羽毛的出现作为鸟类的第一特征,实际上,当初正是由于始祖鸟保存有羽毛印痕,它才被作为鸟类的成员。如果以羽毛作标准,那么,包括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鸟、始祖鸟、孔子鸟和长城鸟等在内的一切长有羽毛的动物都可被称为鸟。一般情况下,生物学家用一些关键特征来作为分类和系统分析的主要依据,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发现演化的方向和重建演化系统树。通过对中华龙鸟等一系列化石的研究对比,可以看出:在兽脚类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中华龙鸟开始出现原始羽毛;奔龙(Dromaeosaurus)前肢已呈翼状,其下臂已能向身体方向折过来;原始祖鸟和尾羽鸟最早发育了翅膀和羽片为对称状的飞行羽毛(可跳跃);始祖鸟的翅膀更长,飞行羽毛的羽片已变为不对称类型(可滑翔);孔子鸟和长城鸟牙齿消失而出现角质喙,尾变短并出现尾综骨,飞羽很长(可飞行);今鸟类翅膀上腕掌骨愈合,指爪退化,飞行种类的胸骨龙骨突极发达。到底以什么特征的出现作为鸟类的首要特征呢?我们认为:鸟类应该被定义为已经发育了翅膀和飞行羽毛的生物。具体讲,原始祖鸟和尾羽鸟应作为鸟类的开始,它们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鸟类,我们把这类生物称作“初鸟类”(Chuniaoia)(图1)。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中国辽宁一系列化石的发现使鸟类的起源问题基本得以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对鸟类的定义也必将会取得基本一致的认识。本文化石照片请见封三。图1 早期鸟类分支系统简图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5,(13):31-33
运动天赋不是鸟类,更不是飞机。那是什么?与常识恰恰相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虎甲虫。它在1秒钟内的奔跑距离可达自己体长的171倍。尽管猎豹以速度著称,但它必须跑出77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才能与这种昆虫媲美。速度固然令人叹为观止,但更让人记忆深刻的是耐力。这项殊荣应授予常见于欧亚两地的雨燕。这种鸟能一刻不停地在空中飞行长达3年。它的进食、睡觉和交配都是在飞行中完成的,只有在产蛋、让翅膀稍作休息或感到无聊时才会着陆。俗话说,“越是匆忙,越是累人”。有一种动物却生活得悠哉游哉,毫无压力。南美洲生活着世界上移动最慢的高…  相似文献   

10.
跃军 《科学大观园》2009,(24):75-76
世界上首架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号”在瑞士苏黎世飞机场亮相。它利用机翼上的光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飞机昼夜飞行提供动力。即使在远途飞行过程中,太阳能飞机也不会产生任何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1.
拿到埃塞俄比亚签证,心中还是激动了几天。自从多年前到埃及匆匆游历了一次以后,再也没有和美丽的非洲大陆碰过面。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确称得上是非洲的骄傲,它的线路不仅覆盖整个非洲大陆,还远远辐射到亚欧和美洲,飞行安全,服务有序,成为世界知名的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12.
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类.但它可爱的外形,使它成为自然界中人们所熟知的动物。在我们的印象里.企鹅大多居住在南极的冰雪世界中。实际上还有一些企鹅是生活在森林里,对此我们了解甚少。近年来,由于森林受到破坏和自然气候的变化.企鹅的处境令人堪忧。小苴企鹅形形色色的企鹅  相似文献   

13.
丁丁 《科学大观园》2009,(24):63-63
距离最远的迁徙 物学家查尔斯·安德森发现每年上百万只蜻蜒从印度南部到非洲跨海飞行数千公里迁徙到非洲,如果被证实的话,这些蜻蜒可能是人们最早知道的跨越宽旷海域迁徙的昆虫。  相似文献   

14.
正无飞行能力的身体、以水为生的生活方式,使得企鹅看起来似乎一点也不像鸟类。但其实它们与其他鸟类还是具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尤其是在交配问题上。目前大约有18种企鹅物种,但它们的交配行为"本质上是相似的"。"每一个物种都有自身的怪癖",企鹅研究学者、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艾玛·马克斯这样说道。交配往往发生在南极的夏季,也就是每年10月至2月,  相似文献   

15.
<正>有一些研究表明,海龟游弋万里和鸟类飞行千里并非依靠参照物来辨认位置,因为在浩瀚的海洋和有云雾遮挡的苍茫天空,是无法看清参照物的。因此,它们的大脑定位系统可能依据的是地球磁场。瑞典研究人员对斑马雀和德国研究人员对欧洲知更鸟的研究均发现,鸟类视网膜上的Cry4蛋白质可能是它们能够看到磁场的原因。此前,  相似文献   

16.
一物知春     
<正>家燕Hirundo rustica——家喻户晓的"春燕",实指家燕,又名观音燕,不仅是立春习俗中的应景配饰,还被称为报春使者,也是人们最熟知、最常见的一种物候鸟类。它飞行时,尾分叉像剪刀,而两翅狭长如镰刀,体态轻盈,动作迅速敏捷,常常成群结队嬉戏在田野、河边或停落于电线上。习惯在空中捕食飞虫,分布于全世界,还是爱沙尼亚和奥地利的国鸟。  相似文献   

17.
“鸵鸟公理”。据说沙漠里的鸵鸟快要被天敌追上时,总是将头埋在沙里面,以为这样天敌就不会发现它,以逃脱追杀。公共汽车里也有很多这样的“鸵鸟”。当有老、弱、病、残、抱婴者上车的时候,很多年轻、健康的乘客们也像将脑袋深埋在沙里的鸵鸟一样,或假寐,或装做没看见,或假装看窗外的景物。“蟹篓定律”。深谙捕蟹之道的人都知道,背上的蟹篓不需要盖上盖,因为如果有蟹要爬出蟹篓,那么别的蟹就会一拥而上把它钳住,最后谁都爬不出  相似文献   

18.
马超 《科学大观园》2011,(18):76-76
美国的科学家日前宣称,通过模拟翼龙的外形对飞机的垂直尾翼进行重新配置,可将飞行时的转弯半径减小14%。这将大幅提高飞机的灵活性,有助于小型飞机在城市等环境中更轻松地避开障碍物。虽然现在四足动物物种只有鸟类和蝙蝠才能飞行,但第一次实现飞行的脊椎动物还属翼龙。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们最近研究发现,候鸟能够一直不停地飞行,是因为得益于它们大量饱食以及成V字形队排列。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从新陈代谢的角度考察了食物数量和效果的关系后发现,鸟类在体内存储了大量食物时能够更有效地飞行。在作长途飞行前,鸟类能够使自己的体重加倍,但却不会因此而飞不动,而是飞得更好、更远了。  相似文献   

20.
在非洲的津巴布韦以及博茨瓦纳境内稠密的灌木丛林地区,生活着一个民族,他们过着一种完全与世隔绝的简单游牧生活。而他们与其他民族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的脚不是五个趾头,而只有两个脚趾,并且整个脚看上去像鸵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