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大连八中提出"生本德育"。"生本德育"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根本,其实施策略包括建立管理体系、建设专业化的德育队伍、开发多样的德育校本课程、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身处课改热潮,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我们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切实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为此学校要全面抓好德育队伍建设,落实德育常规,开展德育科研,深化德育内涵,开阔德育思路,拓宽德育渠道,探寻到符合校情、生情的有效途径,创建学校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德育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高校实施“以德治国”必须重视德育建设,强化德育管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同时,认真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对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思想教育的新思路应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以理想教育与信仰教育为本,德育工作者应从不太关注网络向建立网上德育工作阵地跨越,实现短期德育向终身德育创新跨越,实现从重视“共性”德育向突出“共性”与个性并存的德育创新跨越。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使人类社会的整个生存状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网络所具有的快捷性、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既充实了高校德育的内容,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使主导性的传统教育理念和单向性的传统教育方法受到冲击,使大量信息“垃圾”得以滋长,腐蚀了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和道德的弱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困惑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务必抓住时机,更新德育理念,积极应对,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扬长避短,充实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建设网络队伍,加强网络管理,开辟“网络德育”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顺利“入世”给教育领域尤其是高校德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试图从高校德育目标“入世”后的新视角、“入世”后高校德育教学艺术的新思路,“入世”对高校德育教师的新要求三方面作深入探讨,形成高校应对“入世”的德育教学的新途径,从而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认为只有对原有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进行系统的整体改革,才能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新格局。一是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实行三个转变:从单纯注意培养“合格学生”这一近期的学校目标向同时注意培养“合格公民”这一远期的社会目标转变;从单纯注意培养学生成为“道德完善的人”向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成为“个性完善的人”转变;从单纯注意“知识型道德人”的培养向更加重视‘能力型道德人”的培养转变。二是德育内容的改革必须注意突出发展性,突出个性发展需要,突出时代性和超前性。三是必须建立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建立多维德育协作网络;建立多渠道的德育渗透网络;建立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相结合的隐性德育课程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必要和必须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从教材实际出发,附于知识的讲授和上机的训练之中。  相似文献   

9.
“德育导师制”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德育导师制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国家在新形势下对人才需求的德育创新机制。“德育导师制”在浙江省中小学实施已历时两年,一些学校和地区积极探索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机制和实施途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笪双寿 《镇江高专学报》2000,13(1):45-46,55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德育。新中国成立后,“三好”、“四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也把“德”放在首位。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思想品德教育还不尽如人意,德育内容未完全确定,德育方法也较陈旧,德育途径尚缺乏系统等等。本文仅谈谈如何加强对电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品德特点了解九十年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有何特点,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当代电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卜)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听到很多新鲜内容,思想也从僵化走向开放。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青…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之一,它与依法治国既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又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必须坚持“以德育人”。要从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高度,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着力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大环境;以德育教材建设为基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以师德建设为重点,以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导师制为机制,创建高校德育环境工程;强化道德建设重在实践的德育理念,在德育实践中不断优化德育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学校要把以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长期以来,我们学校的“德育资源”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远离鲜活的现实生活;德育方法也多是单一的灌输方式,造成了学生普遍反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差。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这一课程,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创新 ,是我党关于道德建设思想的概括和提升。“以德治国”的提出 ,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有效地抓好高校德育 ,是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工程。要抓好高校德育必须理顺德育管理体制、构建德育体系、改进方法、加强师德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要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 ,要给予经费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杜联巧 《科技信息》2012,(31):379-379,327
小学生德育工作一直是小学课程开设中的一个最重要且必要的阶段,“三生教育”的提出,无疑是给小学的德育工作投掷了一个良好发展的契机。本文试图从德育教育的本质与“三生教育”的内涵、德育教育与“三生教育”的联系以及“三生教育”进入德育课程的必要性三个方面分析将“三生教育”与小学德育教育结合并纳入小学德育课程的可行性.最后得出结论与可行性建议,旨在为丰富小学德育课程内容、提高小学德育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就是高等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导向、推动和保证作用。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处在人生奠基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他们生活在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环境中,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接受外来影响,并不断地内化形成相对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要了解熟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德育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但是在教育体制、德育队伍建设、德育方法、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和德育考核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只有正视这些不足,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师成为引导者,带领学生快速实现“发现,分享,寻找创造,展示”的学习之旅。德育工作融入创新教育中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尽可能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并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和熏陶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并在与学生的关系上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实现朋友似的交往,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和先进事迹、光辉人物去感染、影响学生。创新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在于教师努力创造。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师成为引导者,带领学生快速实现“发现,分享,寻找创造,展示”的学习之旅。德育工作融入创新教育中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尽可能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并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和熏陶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并在与学生的关系上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实现朋友似的交往,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和先进事迹、光辉人物去感染、影响学生。创新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在于教师努力创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全面贯彻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是时代的呼唤,是法制的发展。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所以,青少年德育教育是“以德治国”的基础。而当前学校的德育问题令人忧虑,学校德育工作的不力,少数教师的德育意识不足以及德育教学中的知行脱节等,都将严重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和完善德育政策机制,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德育研究队伍的建设,认真研究德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