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砂地柏提取物对粘虫和玉米象的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小叶碟添加法和饲料混药法测定了砂地柏的甲醇提取物对粘虫和玉米象的取食反应和种群繁殖率.结果表明,粘虫对砂地柏甲醇提取物表现出强烈的拒食行为.各处理的总校正死亡率均未超过30%,但试虫在取食了一定量毒叶约12h后,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甲醇提取物的2个浓度处理对玉米象成虫的种群增长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表现出很强的种群形成抑制作用.丙酮溶剂对玉米象成虫种群繁殖有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物候预测害虫,是通过一系列自然现象的系统观测、记载,找出某些自然现象与害虫发生期的相互关系,从而以这种自然现象的出现作为指标,进行害虫发生期预测。害虫的发生要有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这一自然条件,受到影响的还有其他动植物。例如粘虫孵化,要有一定的气温和湿度,一旦条件具备,它便破壳而出。这样的温湿度同样也满足了泡桐开花的要求。通过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吴兴地区泡桐开花与粘虫孵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泡桐开花可作为粘虫孵化的预报。同时,还发现苦栋盛展叶,粘虫开始咬麦叶,可把苦栋盛展叶作为粘虫的防治警报。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物候能够及时地、综合地  相似文献   

3.
粘虫是大小麦的一种重要害虫,常造成严重为害。与此同时,麦田里也存在许多粘虫的天敌,使粘虫的发生、消长受到一定的限制。经1976—1982年在安吉、嘉善、新昌等地的多点调查试验,发现粘虫的寄生性天敌有15种之多,捕食性天敌也有15种之多。现将几年来调查试验的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冬春连续阴雨有利粘虫大发生时,田间虫口是普发性的。但在一般年份,粘虫只集中在一定田块为害,人们通常叫“粘虫发生带”。究竟“发生带”与“非发生带”的条件有些什么不同?从调查中得知,厩肥施用技术与粘虫发生量有关:未腐熟厩肥面施的每平方市尺有粘虫2头左右,腐熟厩肥面施的每平方市尺1头左右,不用厩肥盖籽面施的和厩肥深施的均未查到虫口。说明厩肥盖籽面施的比不施或深施的虫口要大,未腐熟的又比腐熟的虫口多。厩肥面施虫多的原因是:本地的厩肥是用稻草垫猪牛栏后即施于田间。在麦籽撒播  相似文献   

5.
榆林市地处我省最北部,全市海拔800-1000米,年平均气温7.9-10.3℃,年降雨量316.4-513.3毫升,且大部分集中在7-9月份。全市常年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高粱、豆类、薯类、糜谷为主。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气候条件特殊,区内病虫种类多、为害频繁。粘虫是其中为害我区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6.
云南大理州玉米灰斑病发生、危害现状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6~2007年对云南省大理州玉米上新发生的病害——玉米灰斑病菌(Cercospora zeae-maydis)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成熟期发生,发病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上旬,此期间降雨量和温度对病害流行影响较大.品种抗性、海拔高度、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也影响病害发生严重程度.化学防治药剂以苯醚甲环唑类、丙环唑类等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寄生在粘虫(pseudaletia separata walker)幼虫体内的索科(Me rillithidae)线虫为六索线虫(Hexamermis sp.)。六索线虫在我省的分布较为广泛,对粘虫发生与为害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在某些地区调查.其寄生率一般可达70%左右,应用在虫情测报和害虫防治上,具有生产实践意义。本文第一次报导了六索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  相似文献   

8.
玉米叶斑病是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灰斑病的统称,是永德县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几年在我县爆发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寻找有效的防治药剂,提高防治效果,确保玉米生产安全,2007年我县在常年病害重发生区的大雪山乡蚂蟥箐村开展了爱苗防治玉米叶斑病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亚练乡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历年都是第一位,特别是近几年来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饲料价格上升较快,从而促使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很高,全乡玉米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25310亩到2008年上升到27950亩。玉米生产的丰欠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但近几年玉米灰斑病已成为危害我乡玉米生产的一大病害,全乡11个村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生面积从2005年的3495亩上升到2008年的6000亩。2008年因发生灰斑病,使我乡玉米产量损失375吨,该病对亚练乡的玉米生产已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玉米灰斑病的防治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四川春玉米气象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四川省1961-2014年147个地面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与四川省春玉米观测资料,运用气象干旱对农业影响评估综合指数,建立四川省春玉米生育期气象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模型,研究了四川省春玉米播种-出苗期、拔节-孕穗期、抽雄开花-吐丝期、乳熟-完熟期及全生育期气象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春玉米需水关键期发生特、重、中、轻概率的空间分布不同;春玉米抽雄开花-吐丝期气象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较大,拔节-孕穗期次之,播种-出苗期较小;春玉米全生育期气象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盆西北至资阳北部较高,高原西南部河谷地带次之,盆地西南部、凉山州东北部较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油玉米特性的介绍,结合绿洲农区的光、热资源的耦合效应,对高油玉米在绿洲农区和非绿洲农区适应性差异做了对比,总结出高油玉米的生态适应性,提出绿洲农区高油玉米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选用40个随机引物对杉木属的两个种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Hook)和德昌杉木(CunninghamiaunicanaliculataD.Y.WangetH.L.Liu)进行了RAPD分析,在两个杉木种中共获得了182个RAPD位点,其中98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达到53.84%.两个杉木种的遗传相似度S=0.64418,它们的遗传距离为0.355802.杉木与德昌杉木的遗传相似度略低于我们所作的大陆其它杉木种源区间的平均遗传相似度.从两个种间的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来看,将德昌杉木单独定为一个新种是不确切的,作者赞成将德昌杉木认定为一个地方居群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频振式杀虫灯在4个大棚蔬菜示范点共诱杀7目17科23种昆虫,其中害虫21种,对危害蔬菜的主要害虫均有诱杀作用,特别对鳞翅目害虫防效显著。应用结果表明:挂灯区比无灯区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量分别降低84.10%、74.49%,同时减少用药次数,节约用药成本,保证蔬菜安全、无公害生产,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双Poisson风险模型下的破产概率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首先将经典复合Poisson风险模型推广到使其保费到达过程与个体索赔过程是两个相互独立的Poisson过程的一种新模型,然后运用鞅论的方法得出破产概率满足的Lundberg不等式和一般公式,以及当个体索赔服从指数分布时的破产概率的具体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鲜食糯玉米果穗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提高,鲜食糯玉米果穗长度有所下降,果穗直径显著变小,果穗行粒数降低,秃尖长度逐渐增加,单果穗鲜重显著下降,但果穗籽粒行数和穗轴直径与种植密度无关。果穗长度、果穗籽粒行数、穗轴直径、单穗重均以中等施氮量最大,果穗秃尖度以中等施氮量最低。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果穗主要性状也有明显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北京市通州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空间,计算了将冬小麦-夏玉米两茬平播调整为春玉米、苜蓿、棉花播种模式后的节水量,结果表明,节水量最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通州的中部偏北,换种节水量最大的作物是春玉米,年需水量可减少603 mm.采用线形规划的方法,规划了预测年2010年合理的种植业规模,按此规划可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7.
针对2008年奥运会实际情况进行预测,首先从三次的调查结果中寻找规律,运用动态规划,逐步搜索最终得到最短路径,并求出各个商区的人流量。综合了人流量及该人流量的平均购买力来定义一个新的量:"繁华度",从而求出分配给各个商区的销售额。利用对商圈的研究的结论,得到用最少的商店满足最大人流需求的方案,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各个商区的人均消费水平,运用神经网络迭代并行处理优化;进一步求解,得到经过修正的大小规模商店个数,从而使结果更能符合实际预测2008年的情况。设计计算机仿真模拟算法,证明采用繁华度比例来分配商区规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陕北退耕还林的运作模式,建立了陕北退耕还林(草)的DEA模型.将指标对应数据代入模型,通过分析求解出非有效决策单元,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对非有效决策单元进行调整,由此得到的数据对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量的玉米浆和芳香族氨基酸,经显微观察肠膜状明串珠菌的成链情况及测定右旋糖酐产量,发现培养基中玉米浆和芳香族氨基酸的添加量直接影响着肠膜状明串珠菌菌体的形态和右旋糖酐产量.研究表明玉米浆中所含的芳香族氨基酸是影响肠膜状明串珠菌在生长过程中出现链状和提高右旋糖酐产量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城镇建筑区对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监测网的布设及观测方法,在建筑物的实际变形观测过程中,通过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观测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可以得到建筑物倾斜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