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被是森林公园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实地考察,国家级森林公园仙女山植被的主要类型有温性针叶林(植被型Ⅰ)、暖性针叶林(植被型Ⅱ)、竹林(植被型Ⅲ)、落叶阔叶灌丛(植被型Ⅳ)、草甸(植被型Ⅴ)、沼泽植被(植被型Ⅵ).根据植被的组成和分布,论述了植被特点,而且对其植被现状做了评价,对其植被的保护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植被是森林公园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实地考察,国家级森林公园仙女山植被的主要类型有温性针叶林(植被型Ⅰ)、暖性针叶林(植被型Ⅱ)、竹林(植被型Ⅲ)、落叶阔叶灌丛(植被型Ⅳ)、草甸(植被型Ⅴ)、沼泽植被(植被型Ⅵ).根据植被的组成和分布,论述了植被特点,而且对其植被现状做了评价,对其植被的保护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顾雪萍  蔡延 《江西科学》2008,26(2):334-336
珊溪库区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落叶阉叶林、中亚热带针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其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4.
丽水生态示范区自然环境优越 ,植被保存良好 ,动植物资源丰富 .根据对丽水山地的植被调查 ,勘明该生态示范区内植被和群落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林、山地灌丛草丛、竹林等 8大类共 1 1 4种 .丽水山地群落的垂直分布分层特征较明显 ,总的可分为三个层次 :海拔 80 0 m以下以暖性针叶林、栲类林等为主 ;海拔 80 0~ 1 3 0 0 m山地以温性针叶林、甜槠木荷林等为主 ;海拔 1 3 0 0 m以上则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山地灌丛、草丛等  相似文献   

5.
浙江天童及周边地区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的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天童及周边地区的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包括五个类型:常绿阔叶林退化前期群落、落叶阔叶林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针叶林群落以及灌丛群落.通过对退化植被各群落类型的区系分析,得出了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的区系组成特征,具体如下:(1)天童及周边地区退化植被的植物区系包括72科138属204种,其物种多样性低于常绿阔叶林的成熟群落;(2)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与常绿阔叶林成熟群落一致,表现了明显的亚热带植物区系性质,是热带向温带的过渡;(3)人类的干扰导致了各退化群落中国特有成分的下降;(4)各退化群落类型与常绿阔叶林成熟群落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科、属和种的相似性.综上所述,天童及周边地区退化植被保持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特征,从植物区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恢复为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成熟群落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大别—桐柏山区植被分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波  高增义 《河南科学》1990,8(1):62-68
本文提出大别—桐柏山区自然植被分类的依据、原则和分类系统的单位及命名方法。根据野外考察资料分析,初步拟定了大别—桐柏山区自然植被分类系统方案,将其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植被、草丛植被、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7个植被型,在植被型下再分17个群系组和124个群系。  相似文献   

7.
结合蟒河保护区二期工程的实施,于2009年到2011年对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知该区森林植被良好、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区系古老成分较多、区系成分复杂,植被类型主要有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灌丛三类.  相似文献   

8.
对地处农牧交错区典型地段的内蒙古多伦县蔡木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特征进行了描述 ,结果表明 :草原植被是本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 :包括典型草原植被和草甸草原植被 .沙地植被是本保护区的另一重要植被类型 :包括 :沙地森林植被 (主要以山杨 ( Populusdavidiana)一白桦 ( Betula platyphylla)林和榆 ( Ulmusmacrocarpa)树疏林为主和零星分布的云杉林 ( Picea) ) ;沙地灌丛植被 ( (叉子圆柏 ( Sabina.vulgaris)灌丛 :山杏 ( Prunus sibirica)灌丛 :大果榆 ( U.macrocarpa)灌丛 :柳 ( Salix)灌丛 :沙地中生灌丛 ) ;沙地半灌木植被和沙地草本植被 .湿地植被 .包括 :草甸 (草原化草甸、草甸和沼泽化草甸 )和沼泽  相似文献   

9.
通过样方调查和群落分析的方法研究表明,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有5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38个群系,主要群系有华北落叶松林、白木千林、白桦林、岳桦林、山杨林、蒙古栎林、虎榛子灌丛、照山白杜鹃灌丛、山杏灌丛、岩蒿半灌木丛、贝加尔针茅草原、银穗草草原等.植被由森林、灌丛过渡到草甸和草原.主峰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海拔由低至高分布规律是草原-沟谷杂木林-虎榛子、杜鹃灌丛-山杨、白桦林(阳坡为蒙古栎林)-白桦林-云杉林-华北落叶松林(岳桦林)-亚高山草甸.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黄岩长潭水库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结构、组成和分布.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林、灌草丛和经济林,均为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以暖性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体.植被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简单,枯枝落叶层较薄,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较小.常绿阔叶林是长潭水库流域植被恢复的目标.建议用生态恢复的办法,用林分改造进行植被的恢复,引种地带性植被中的优势种、关键种,提高演替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