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和谐     
薛邦城  薛青 《奇闻怪事》2009,(10):107-107
孔子曰:“和为贵,”墨子曰:“兼相爱”、“爱无差,”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谐,具有精诚团结的意思。要达到和谐,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贯穿于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中,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本文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日本型经营体系中充满了员工与员工的和谐,员工与管理者的和谐,管理者与组织的和谐,组织与社会的和谐;日本型经营形成了充分发挥子系统和系统成员的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环境和氛围;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活动相互协调,系统最终达到整体和谐.“和谐”是日本企业和管理者的管理哲学,和谐思想已渗透到日本企业的各个层面,即和谐是日本型经营体系的主体和精髓.我国要进行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可以从中得到借鉴——首先要提高社会活力与建立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同大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所有物种的“为我性”特性,使得人类形成、“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当这种模式走向极端时,人和自然之间便出现了不和谐状态2,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便是人类理智觉醒的表现。人类和厚终应达到一种“善”或“美”的和谐境界。  相似文献   

4.
王世松 《科技潮》2006,(10):34-35
由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主办,海淀区人民政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联合承办的,为期六天的第九届中关村电脑节于9月10日闭幕。 本届电脑节的主题是“创新、和谐、卓越”,重点突出“中关村创新”、“中关村创意”、“中关村创业”,电脑节共签约60余个项目,签约金额达到392亿元。吸引了近10万市民参与其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和谐”。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要求。阐述了图书馆和谐管理的内涵,提出了实现图书馆和谐管理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6.
让自然在城市中自然生长就是从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动因、机制及达成来论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城市与自然和谐的动因是两者在中西方都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但具有互补性差异的生活理想;和谐的机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科学话语下的“生态和谐”,而和谐的达成便是“以山水为体、以文化为魂”的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和同”观念对濒危语言保护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大面积的消亡正逐渐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趋势,对濒危语言要不要保护,如何保护,中国古代“和同”观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和”是保持矛盾对立面存在的和谐统一,是有原则的和谐;“同”则是否认矛盾对立面存在的差异,强调绝对的同一。故要“和而不同”。这对我们解决濒危语言的保护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同大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人类和自然最终应达到一种“善”或“美”的和谐境界。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与以人为本是有机统一、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实现“三个代表”的最终归宿就是为了提人自身的素质,使人自身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我们党应从经济、政治、化三个方面当好“三个代表”,以达到“三个代表”与以人为本的内在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识》2008,(5):4-4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对于自己心中认为美好的事物,人们用钟鼓琴瑟表达倾慕和追求,而钟鼓琴瑟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对德的追求,正如对音乐的喜爱一样,要求的都是和谐。“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琴瑟和谐”是人们对理想的夫妻关系的最经典的比喻,而“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也早就被人们用来比喻良好的社会、政治和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11.
陈跃 《科技信息》2010,(13):161-162
“和谐观”和“面子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人解决家庭冲突矛盾的主要原则和方式。这种解决家庭冲突的方式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并且有其哲学依据。本文通过分析电影《租期)(Lease Wife)中的家庭矛盾及其处理方式,剖析了传统的“和谐观”和“面子观”在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理论依据。在中西文化中,对家庭矛盾冲突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存在着极大的不同。本文也就这种差异及其原因作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2.
“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是近些年来学界涉猎较多的一个内容。人们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视野来诠释、理解、探讨、研究“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应当说这对社会现实和学术研究是有明显成效的,也算是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和谐”热潮。当然人们更多地是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探寻,而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此类思想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3.
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和谐社会的主体应该依靠和谐的人,而培养和谐的人需要实施和谐教育。完成和谐教育的主力军又是教师,需要教师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相统一的实际出发,调控教育过程中诸多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体育教学中,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于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利用体育项目和游戏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其健康的心态,使学生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三维健康观”。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矛盾,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我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在道家思想中有着系统的体现。先秦道家把人与天地万物进行整体性的考察,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性,提出了“天地父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珍贵思想,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这些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和合”文化传统,形成了众多的文化学派。在这些学派中,犹以墨家对“和谐”思想的体现最为全面、系统和深入。其“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强本节用”等观点,比较全面地体现和阐释了人与人、国与国、国家与人民、生产与消费等方面的和谐思想。在中国的“和合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校因其具有的特殊职能,理应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因此,必须认识到构建和谐高校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分析和谐高校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着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和谐”环境下,结合和谐高校的构成因素来探讨和谐高校的建设途径,以求达到在社会“大和谐”下建设高校“小和谐”,用“大和谐”带动“小和谐”,以“小和谐”促进“大和谐”。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以“仁”为内容,“礼”为形式。文章以介绍孔子的和谐思想为切入点,进而说明其对维护当今社会秩序的启示。孔子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两个方面,突出指出其中“义利观”、“尊尊”、“仁政”等观点对现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维护社会秩序的现实指导意义。但由于孔子所处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对待孔子的和谐思想应采用辩证的态度对其扬弃,从而使孔子的和谐思想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正 《科技智囊》2013,(4):I0024-I0025
在组织中,中层处丁“上挤下压”的位置。往现实中,很多中层都抱怨,自己是“成绩看小出,毛病一大堆”。一方面,中层的苦恼需要上下级移情换位来理解。另一方面,作为中层领导者,也可以通过修炼阳光心态、提升情商和影响力、以组织的价值观为本,来实现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以及与组织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知识传授与企业技能训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传统“双元型”、“学科结构化”、“行动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范式的逐步转化。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启示是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培养完整和谐发展个体;破除理论实践脱节,突出“零距离”教学特色;整合社会多方力量,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经济社会的整体需求与职业类型要求,多种教学范式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