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为拓宽电渗透脱水实际应用范围,创新淤泥流动脱水技术,设计开发了流动淤泥电渗透脱水装置系统。研究了脱水时间、电压梯度以及离心泵功率对高含水率淤泥脱水速率及脱水能耗的影响并对装置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3 h内,脱水速率、能耗系数基本保持稳定。在电压0~10.34 V·cm~(-1)的范围内,随着电压梯度的增大,淤泥电渗透脱水速率和能耗系数均相应增大。在水泵功率7~22 W的范围内,淤泥脱水速率与离心泵的功率呈正比关系,不同的是能耗系数随着水泵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了在电压梯度0~10.34 V·cm-1,以及离心泵功率7~22 W的区间范围内,离心泵功率与电压梯度的交互作用并不明显,其中离心泵功率对脱水速率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响应面实验得出在实验范围内装置的最优电压梯度和离心泵功率分别为10.34 V·cm-1和22 W,最优脱水速率为3 m L·min-1。  相似文献   

2.
为拓宽电渗透脱水实际应用范围,创新淤泥流动脱水技术,设计开发了流动淤泥电渗透脱水装置系统。研究了脱水时间、电压梯度以及离心泵功率对高含水率淤泥脱水速率及脱水能耗的影响并对装置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3 h内,脱水速率、能耗系数基本保持稳定。在电压0~10.34 V·cm~(-1)的范围内,随着电压梯度的增大,淤泥电渗透脱水速率和能耗系数均相应增大。在水泵功率7~22 W的范围内,淤泥脱水速率与离心泵的功率呈正比关系,不同的是能耗系数随着水泵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了在电压梯度0~10.34 V·cm-1,以及离心泵功率7~22 W的区间范围内,离心泵功率与电压梯度的交互作用并不明显,其中离心泵功率对脱水速率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响应面实验得出在实验范围内装置的最优电压梯度和离心泵功率分别为10.34 V·cm-1和22 W,最优脱水速率为3 m L·min-1。  相似文献   

3.
孙中耀 《科技资讯》2013,(32):103-104
在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渗透汽化膜分离法是进行甲醇脱水提纯生产制遣中常见的方法之一,进行甲醇脱水提纯制遗生产中的能耗相对较低,具有较大的甲醇制造应用优势。本文将通过实验方法对于渗透汽化膜分离法进行甲醇脱水提纯生产的具体过程以及该方法进行生产应用的能耗进行计算,以提高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甲醇的生产制造工艺水平与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豆腐皮加工设备整机改进及定量灌装机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豆制品加工长期依赖手工作坊生产,生产规模受限,卫生条件令人堪忧,现有豆腐皮加工设备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加工需求等现状,详细分析现有两种豆腐皮加工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提出相应改进方案和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由豆腐脑生产豆腐皮的关键机构——定量灌装机构的设计开发:利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NG INEER设计装料桶、落料桶部分、阀门控制部分的关键零部件,并进行虚拟装配,利用动态仿真分析软件ADAMS对整体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验证了该机构的可行性.为豆制品生产行业逐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日益提高,石油供给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海上石油开采量日趋增加,但海上平台开采出的原油,普遍含水率较高,部分原油含水率甚至可高达70%以上,需进行脱水处理后才能进行输送与炼制加工。针对海上平台原油脱水处理能力有限以及脱水效率低的问题,在研究高频高压电场对油水作用机理的情况下,利用电场仿真与实验研究的方法,创新提出一种新型非均匀电场模型及高频电脱动态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新型异径圆柱体电极,构建出不均匀电场,同时搭建的动态实验装置对原油电脱水过程进行动态循环,实现对高含水原油的电脱水处理。实验表明,利用该装置对高含水原油进行动态电脱水,出口油中含水达到0.7%,其电脱效率优于现今电脱器的电脱效率,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脱水剂强化超稠油脱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辽河超稠油的含水状况及原油的性质,对辽河超稠油进行了热化学沉降脱水和电化学脱水实验,并对脱水前后的超稠油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开发的脱水剂和破乳剂的协同作用,无论是否施加电场,脱水速度都明显快于目前辽河油田应用的超稠油热化学沉降脱水速度。特别是电化学脱水工艺,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超稠油的深度脱水。利用脱水剂处理后的油品性质得到明显改善,金属含量显著降低,50℃时粘度降低幅度超过40%,改善了油品的储运性能,有利于超稠油的后续加工利用,为辽河超稠油预处理脱水工艺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新的储备技术。  相似文献   

7.
将正渗透技术应用于污泥浓缩脱水,对孔径更大、机械强度更高的低压过滤膜应用于正渗透污泥脱水工艺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对比试验证明低压过滤膜由于膜厚度方面的劣势带来的严重浓差极化现象而无法获得良好的水通量,不能满足用于正渗透污泥脱水的要求。对正渗透污泥脱水过程中盐离子反向传质情况的监测分析发现,这一过程受污泥侧盐累积量与污泥含水率两个因素影响,污泥侧盐浓度最终根据试验条件不同而稳定在0.1~0.2mol/L内。污泥中混入盐对污泥极限脱水性能存在不利影响而应加以控制。试验用的3种常用污泥絮凝剂使正渗透污泥脱水效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海藻糖是一种有效的冻干保护剂,实验采用电渗透的方法强化海藻糖载入红细胞,在不同电压、脉宽、频率和细胞外海藻糖浓度的条件下对红细胞进行电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当电压300 V、脉宽1 ms、频率4 次/min、细胞外海藻糖浓度800 mmol/L时,细胞内海藻糖浓度达到(63.68±2.14)mmol/L.电渗透后红细胞形态正常,细胞膜的渗透脆性略有降低,电渗透致溶血率为17%,ATP酶活性与新鲜红细胞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渗透、冷冻前处理对食品干燥品质的影响,同时为改善产品品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以蓝莓为研究对象,在对样品进行相同干燥处理(热风,30h,60℃)前,进行不同组合模式的渗透(海藻糖、氯化钙、蔗糖)和冷冻-解冻(液氮-80℃,室温)前处理,以干果的脱水速率、含水量、色泽、质构、总糖、抗氧化活性物质等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不同组合渗透、冷冻-解冻前处理对蓝莓物化品质影响显著,冷冻-解冻-渗透-干燥组为最优,较单一渗透处理组、单一冷冻-解冻处理组、未前处理组脱水速率分别提高5.55%、6.39%、36.91%;硬度分别提高8.59%、39.80%、909.00%;总糖含量保持率分别提高1.10、1.44、2.70倍,抗氧化活性(总酚、花色苷、ORAC)提高了16%以上。结果表明:冷冻-解冻处理可以促进渗透效果,渗透与冷冻-解冻前处理模式结合对干燥速率的加快和干燥品质的提升具有显著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渗透汽化脱水过程处理医药行业乙腈废液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渗透汽化与精馏的耦合方式对乙腈废液脱水进行工艺设计,通过对渗透汽化和精馏工序的工艺计算,得到相关工艺参数,即当进料量为100kg/h时,渗透汽化采用单板逐级串联操作,级数为31级,膜面积为12.4m2;在精馏工序中,理论塔板数为30块,预精馏塔最佳操作点回流比为0.5,进料塔板为11层,成品精馏塔最佳操作点回流比为3.0,进料塔板12层.此时乙腈成品水份含量≤0.01%,满足工业化生产最优标准.  相似文献   

11.
豆腐是向热处理过的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凝结形成的胶状凝乳。豆腐凝胶形成过程即大豆蛋白凝胶形成过程,是豆腐加工的关键环节,因此大豆蛋白与豆腐品质特性密切相关。就豆腐形成机理、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组分对豆腐品质的影响进行阐述,以期更深入地明晰大豆蛋白与豆腐品质特性的关系,对豆腐凝胶性质进行改进,为改善和提升豆腐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企业生产需要,通过工艺控制来提高内酯豆腐的品质和货架期,旨在为内酯豆腐的生产和保鲜提供参考.试验选取不同豆水比、内酯添加量、贮藏温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选取豆水比等4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从而对内酯豆腐制作过程进行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豆水比1:4、保鲜剂为丙酸钙、内酯添加量为0.30%、杀菌方式为...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整体叶轮叶片数控加工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一种分片侧铣加工法.该方法在一次走刀成形近似直纹面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将叶片曲面分成多片,在每一片曲面上采用侧铣方法加工,用多个曲面片拼接出所需要的曲面.文中对该方法涉及的关键问题——各曲面片上刀位轨迹的算法,包括刀轴方向的确定、刀位轨迹的规划及加工误差的分析进行了讨论.计算机仿真及加工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精矿的脱水是选矿工艺的重要环节,对精矿的后续加工工艺有着很大的影响。压滤机是选矿脱水过程的核心设备,优化压滤机的脱水过程有利于提高压滤机的工作效率。目前,大多少数对压滤机脱水过程优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或者是通过建立复杂的滤室网格进行仿真分析实现的。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得到精确的优化结果,但是都需要经过复杂的准备工作。基于曲线拟合的优化方法,分别对自动压滤机的压滤、压榨和干燥阶段进行了压滤机工作时间的优化分析,从而实现了自动压滤机脱水过程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只需要一定量的实验数据就能够实现各阶段的工作时间优化,并且能够得到各阶段对应的拟合回归方程。最后与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对比,证明了基于曲线拟合的压滤机脱水过程优化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优化结果,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种用于工件3D条码识别的图象综合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车零件金属蜂窝载体催化剂在线质量自动检测的需要,根据工件表面光学特性差,检测系统从高温处理前后的工件上所获信号的差别及所受干扰都很大的实际情况,利用条码结构自身的特点和相关性,提出一种3D条码图象综合预处理方法,即用配有辅助源的工业摄像机摄取3D条码图象,经直方图均衡化,图象投影变换,自适应阈值法条空信号提取,条空信息真伪校正等处理后,按国标译码而最终得到工件编号,应用该方法对100幅实际的工件条码图象进行实验,识别准确率达到97%,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给水厂污泥脱水与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污泥脱水的基本理论、性能指标及其测定,分析了污泥脱水方法及特点,论述了国内给水厂污泥脱水设备使用情况和污泥处置情况。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区基坑降水对下方越江隧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工程实际,采用有限元法并结合一维固结理论和三维渗流理论分析越江隧道上方基坑降水对其结构的影响,探讨了降水水位、抽水层次、降水时间及方式等因素对越江隧道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降水将造成下方越江隧道的沉降;降水深度与其沉降量呈线性变化关系;若抽取微承压水或延长降水时间,都将增加越江隧道下卧土的沉降量.控制隧道上方的基坑降水应采取坑内降水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 ARM 的桌面型3D打印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单片机为控制器的桌面型3D打印机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处理速度慢、片外芯片多、电路复杂、打印质量不高等问题,设计了基于ARM为控制器的桌面型3D打印机控制系统。系统采用了NXP公司推出的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LPC1768微控制器,用它进行与上位机通信、数据处理、模拟量采集与处理、信号控制,选用A4988专用两相步进电机驱动器实现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简化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的设计,行程开关电路采用GK152红外光电传感器。软件采用了PID方式调节加热床、挤出机加热温度。文中论述了控制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的实现流程,系统测试表明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强反射层追踪与相对时差拾取中的“多值”现象严重影响剩余静校正的效果,为此提出的小波包预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地震道噪声与信号及不同强反射层的分离,从而能自动识别并提取“纯”的强反射层,提高强反射层追踪的可靠性和相对时差的拾取精度.  相似文献   

20.
杨建水  韩菊红 《河南科学》2002,20(3):276-278
在深基坑施工中 ,计算基坑涌水量是设计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的关键 ,本文按非稳定渗流原理提出一套简化的基坑涌水量非稳定计算公式 ,在 5个施工现场的试验表明 ,该计算公式与实测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