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计了一条两步路线成功合成了Ag纳米粒子点缀的ZnO花状微结构(Ag/ZnO).首先以六水合硝酸锌、尿素和L-半胱氨酸为反应原料,100℃下水热反应8h,合成出花状碱式碳酸锌前驱体,并经空气中高温煅烧得到多孔ZnO花状微结构;然后,通过光还原硝酸银得到了Ag/ZnO花状微结构.所得产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谱等进行系统的表征.研究显示,所得的Ag/ZnO花状微结构在光催化、灭菌和电催化等领域都具有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条两步路线成功合成了Ag纳米粒子点缀的ZnO花状微结构(Ag/ZnO).首先以六水合硝酸锌、尿素和L-半胱氨酸为反应原料,100°C下水热反应8h,合成出花状碱式碳酸锌前驱体,并经空气中高温煅烧得到多孔ZnO花状微结构;然后,通过光还原硝酸银得到了Ag/ZnO花状微结构.所得产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谱等进行系统的表征.研究显示,所得的Ag/ZnO花状微结构在光催化、灭菌和电催化等领域都具有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微波辅助液相合成花状氧化锌微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ZnCl2和NH3.H2O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液相合成方法制备花状ZnO微晶。利用X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研究不同试验条件(NH3.H2O的体积、反应功率和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与尺寸的影响,并讨论花状ZnO微晶可能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ZnCl2溶液中滴加1.5 mL NH3.H2O,在微波功率为240 W加热20 min的条件下,可以合成花状ZnO微晶。ZnO微晶的花状结构可能是通过成核-晶体生长2步形成。花状ZnO微晶具有独特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表面活性剂TEA辅助水热法合成了双六棱锥状ZnO微晶.XRD物相分析表明产物为结晶良好、沿[001]方向生长的六方纤锌矿结构ZnO.FESEM和TEM形貌分析表明该ZnO微晶为长轴4μm、短轴1.2μm左右的双六棱锥.其光致发光光谱由紫外发射峰(391 nm处)和绿光发射带组成(中心为570 nm处).在400℃下退火1 h后,可显著增强其光致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锌盐和碱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液相法,通过控制反应前驱液的组成,制得针状、花状、棒状和枣核状4种不同形貌的微/纳米ZnO.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能谱仪(EDS)、X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多种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并探讨不同形貌ZnO微/纳米晶的形成机制.以甲基橙模拟有机污染物,考察紫外光照下所得ZnO样品的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ZnO晶体的粒度和形貌由其生长习性及成核、生长速率共同控制.ZnO的光催化性能与其颗粒粒度及形貌密切相关,棒状和枣核状ZnO表现出很高的光催化活性,120 min内即可将甲基橙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6.
应用水热方法,合成了直径约30nm的ZnO纳米棒并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还研究了他们的光学性质,如:室温下的光致发光谱以及温度依赖的光致发光光谱.研究结果显示,反应溶液的pH值修饰了ZnO纳米棒的长径比.观测到了ZnO纳米棒中源自激子的紫外发光(3.2eV)和来自于深能级缺陷的可见发光(2.0eV).根据变温发射光谱,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参数,如:激子的爱因斯坦温度及深能级的热激活能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稀土铈(Ce)掺杂的ZnO纳米棒,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光致发光谱(PL)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成功的掺入到ZnO中,掺杂的ZnO纳米棒有较好的结晶质量,直径约为8 nm.另外,随着Ce的掺入,紫外峰峰位发生红移,这是因为掺杂后带隙变窄,从而导致了紫外峰的红移.  相似文献   

8.
采用表面活性剂协助自组装法合成了花棒状ZnO,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样品形貌、振动光谱以及发射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在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形成纤锌矿型的六方结构,晶体的生长是沿c轴[001]方向定向生长,并且聚集在某一中心的晶核向三维方向定向生长形成花状形貌.该ZnO晶体的晶胞参数为a=0.324 85(6)nm,c=0.520 43(8)nm,γ=120°.在测量波长范围内ZnO的发射光谱在315,400,473和560 nm左右出现荧光,这些发射光谱的波长位置不随激发光波长的增长而变化,而散射光谱峰的波长位置随激发光的波长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Co掺杂ZnO纳米粉体的结构和光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Co2+的ZnO纳米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等对其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以二价离子Co2+的形式掺杂进入ZnO晶格,且所得Co掺杂ZnO纳米粉体仍为六角纤锌矿型结构;纳米粉体的光学带隙随掺杂量的增加逐渐变窄,并且在紫外吸收谱上出现了3个明显的特征吸收峰;由室温光致发光光谱可知,随着Co2+掺杂浓度的增加,ZnO的荧光强度逐渐变弱.  相似文献   

10.
刘丽丽  刘巧平  李琼  耿雷英 《河南科学》2019,37(7):1033-1037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Co掺杂浓度的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纳米粉体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光致发光)PL谱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光学性能分别进行了表征和测试. XRD分析结果表明:Co掺杂并未改变纤锌矿ZnO的晶体结构;SEM可以看出随着Co掺杂浓度的增大,花状ZnO纳米棒的均匀性变差,而且不同浓度Co掺杂ZnO纳米棒中均出现了少量的且尺寸较小的单根纳米棒;而PL光谱显示样品在381 nm附近具有微弱的紫外发光峰,在位于579 nm附近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发光峰.特别是Co掺杂ZnO纳米棒的紫外发光峰强度同本征样品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而可见光发光强度同本征样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下降.随着Co掺杂浓度增大,样品可见发光峰的强度先减小再增大,说明样品的结晶质量先提高再降低.当Co掺杂的浓度为2.0%时,所制备的ZnO花状纳米棒具有良好的结晶质量,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