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作为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其对高校研究生培养具有重大影响.在实际操作层面,研究生教育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实际就是和谐型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前提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它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人才全面发展都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和谐师生关系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成功构建,在当下具有时代的紧迫性,需要在研究生、导师这两大主体以及制度层面的保障等诸多方面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2.
郑洋洋 《科技资讯》2014,12(25):236-236
研究生群体具有分散性、流动性的特点,有着特殊的培养模式。新时期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必须因材施教,发挥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合力育人机制的作用,注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浅谈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美红 《科技资讯》2008,(1):119-120
研究生作为高校中学历层次最高的受教育群体,他们在思想、心理、学习等方面都与本科生不同。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面临研究生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应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手段上有所创新,切实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4.
凌云 《科技咨询导报》2009,(36):104-104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研转制企业各自拥有学位授予权的"三轨制";科研机构或独立或与高校合作培养研究生,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制度,也不利于研究资源的整合,这些都会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理顺目前复杂局面,把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纳入一个统一平台,有一个统一的框架并让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互补,成为我们探讨的方向,英国七大研究理事会在这方面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大幅增长,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从精英化向规模化转变.规模培养下的研究生群体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以往的德育途径已无法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如何拓宽新途径是研究生德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对高校研究生德育现状及德育对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规模培养条件下高校研究生德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美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研究生院的职责与角色、办学形式与学分标准、培养过程的考核与监控机制、课程设置与学科建设、导师遴选及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角色、招生与就业指导,以及美国少数族裔接受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经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面对新时期高校研究生群体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困境下,通过借鉴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学校自身培养单位个例化的研究生党建工作,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研究生党建系统,并在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发挥着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如何构建研究生培养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的研究是教育研究领域里一个久远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已逐步由传统的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这一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的定位问题。而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生的各种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正确的师生关系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对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作出分析与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学科教学英语和语文两个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素养和课程评价与建议"的问卷调查,着重从"科学知识、科学兴趣、科学态度和课程评价与建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文科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实践问题进行了反思。从课程内容、授课方法、学习任务和教师配备四个方面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在培养文科研究生科学素养所面临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师生交流不仅有利于学生学术成长,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自编问卷,对青岛理工大学386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导师与研究生在师生交流情况方面的师生关系整体满意度良好。师生满意度不会因研究生性别和年级不同而有所差异,会因师生交流主动性不同而呈现显著性差异;师生满意度不会因师门人数和交流内容不同而有所差异,会因导师时间投入量不同而呈现显著性差异。提高研究生与导师的师生关系满意度,高校对导师工作绩效的考评不能简单地依据招收研究生数量,更应注重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投入时间;研究生与导师双方要进一步提高交流的主动性,保证师生交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的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缺乏优秀生源,生源分布不均衡,调剂生源过多;在这基础上,提出加强招生宣传,加强学科建设,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创新能力是研究生能力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决定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应形成研究生、导师队伍、学科建设、研究生管理机构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研究生的自身努力、导师的指导作用、学科建设环境以及研究生管理机构提供的环境保障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伟  裴蓓 《科技咨询导报》2010,(10):183-183,185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同时,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影响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及解决途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华 《科技信息》2009,(17):175-176
由于近几年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前几年就业较好的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也面临着就业市场供需失调、找工作难度增加的情况,本文通过对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探讨影响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因素,进而寻求解决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自杀的心理特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其年龄学习和生活方式较之其他大学生和一般人群有较大差异。既往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本科生和专科生,对研究生这一高知识群体还比较薄弱,在许多高校还是一片空白。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研究生中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增多。一些极端事例,如自杀、凶杀、精神病的事例也时有报道。本文主要从情绪调节的角度,就研究生的自杀心理,提出了对策思路,为研究生的心理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艺术类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是我国艺术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高校艺术院系中,研究生培养方案个性化明显,但研究生规模性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仍未成熟,需要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最基本层面——班主任工作抓起。这就要求研究生班主任既要明了新时期研究生的特点,摆正管理者的身份和角色;又要坚持大众化教育阶段多样化的管理观,务实灵活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符合新时期艺术类研究生班主任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是科技创新的起点,关乎研究生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调查分析显示,学术型研究生问题意识缺失是普遍现象。研究生学习动机多样化,是问题意识缺失的直接原因,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问题意识缺失的间接原因,研究生培养教育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问题意识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提升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逻辑起点,要从招生、导师选聘、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科研训练等环节加强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切实提升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梅 《山西科技》2014,(3):94-96
分析了目前艺术类研究生的特点,研究了目前高校在研究生德育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对加强艺术类研究生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阶段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学徒式的教导,这种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水平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和研究生自身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的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从单一模式走向多种模式的综合运用。为此,需要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研究生培养过程和研究生培养评估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性要素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国务院做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决策,温家宝总理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中指出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并要求各种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些都使得职业教育事业处于一个优先发展的良好环境中,也为具备职业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