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军 《科技信息》2007,(20):165
英语情态动词从意义上可以分为两类,以had或may为情态动词的"建议"和以would为情态动词的"愿望"类.这是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的难点,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解决了这一难点,就可以正确的使用英语的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2.
英语的情态动词“must”和汉语的情态动词“必”在情态意义的表达上表现出一些共性特征,都可以表示义务情态意义和认识情态意义。但是,由于制约情态动词的意义选择的因素有很多,这两个情态动词同时在语义表达上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通过对比这两个情态动词分别在认识情态意义和道义情态意义上的具体不同,能对情态动词的教学有所启示,以便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情态动词意义研究主要观点的分析和比较,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语义学理论和隐喻、转喻理论提出了隐喻和转喻对情态动词理解的这一解释机制,从而尝试解决情态动词几个义项的内在关联。认为隐喻和转喻共同导致了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扩展,同时隐喻和转喻也能很好地解释同一个情态动词多个义项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九大情态动词在高中一、二年级作文语料库与LOCNESS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可以发现中国高中学生作文中过多使用了can、should、will和must,其他情态动词则过少使用,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在情态动词使用方面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偏序结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情态动词语义与时、体、态句法特征的互动关系。以英语情态动词can为目标词,划分了can的3个词义:能力(ability)、允许(permission)和可能性(possibility)。以can与相邻词的互信息作为语义特征,显性和隐性时态、体、语态特征为句法特征,构建了反映情态动can词的3个词义与时、体、态句法特征共现关系的形式背景,并生成了可视化展示情态动词语义与其属性特征之间的偏序结构关系和概念层次关系的属性偏序图。基于此图,发现了情态动词can与时、体、态特征的互动关系等知识。本文研究结果为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特征选择和规则提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3.2.3统计分析英语核心情态动词在美国经典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情态动词的量值及语义与语篇类型有较大关联。基于语料库分析,利用意向图式中的力图式,从情态动词的根情态和认识情态入手,探讨语料中核心情态动词must和can的多重语义和情态值,可以进一步佐证情态动词的情态值、意义及用法在不同语篇中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德语情态动词(亦称情态助动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如何表达情态意义上过去一直是把动词的叙述方式(der Modus)作为研究对象的。笔者认为,除了把动词的叙述方式作为动词的语法范畴来研究外,有必要对整个情态体系进行认真的探讨,因为情态动词就是表达情态意义的重要语言手段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情态动词的定义以及一些有争议的论述进行了分析,并闸发一些个人见解。在用法上把情态动词分成客观、主观和语法三种用法。在翻译方面就德汉两种情态动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英语情态动词不仅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英语各种文体中,而且表达的意思也是复杂多变,不易捉摸,相互之间的区别更是微妙难辨,耐人寻味,有时甚至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鉴于情态动词使用的普遍性和意义的复杂性,有必要对情态动词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根据英国学者Jennifer Coats的观点,他在The Semantics of the Moldal Auxiliaries这一  相似文献   

9.
情态动词是表达人际功能的重要手段,各类情态动词的使用,有助于说话者调节与听者的关系,并加强说服力,从而实现相关的人际功能。根据Halliday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的理论框架,从情态动词的使用对马丁·路德·金的就职演讲进行人际意义分析,可以发现情态动词的选择对人际意义的实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演讲是演讲者利用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就特定问题对听众传达信息,实现其话语目的的一种手段。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演讲有着丰富的人际意义。该文主要研究马丁·路德·金演讲《我有一个梦中》情态动词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情态是人际元功能的主要语义载体和实现手段,合同起草者通过情态动词为合同各方约定义务并设定权利。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的角度,统计分析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范本中情态动词的量值取向,并以此为基础,为合同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京花 《科技信息》2009,(22):I0012-I0012,I0014
英语情态动词是表达情态语义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以英语情态动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情态动词的具体使用方法。本研究从语法和语义角度分析情态动词的两种主要用法即推测性用法和义务性用法,其结果将对英语语法教学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英语中,used to结构属于情态助动词范畴,常被用来表达过去的某种习惯性的或重复性的动作,其语法意义与情态动词would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均可与动作动词搭配,表示过去的习惯,但现在这种习惯已不复存在。句式结构中常含有明显的与现在对照的意思。例如: 〈1〉Our postman used to knock loudly on our door;now he merely slips the letters through the let-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简单明了的方式阐述了情态动词+have+过去分词…结构的具体含义以及用法。  相似文献   

14.
汉语情态动词是一个封闭的类,数目有限,但意义复杂,对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偏误最多的"要"为例,通过收集到的大量语料,说明情态动词的根情态义学生较易掌握,偏误主要集中于认识情态义上,同时认为汉语情态动词语义—形式的多重对应也是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词汇又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成分,当然也能体现它们的交际作用,尤其是情态动词。本文结合定量定性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奥巴马连任就职演讲中所使用的各种情态动词,进而探讨了奥巴马实现人际意义的有效手段及其政治目的。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情态动词的公众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从19篇书评的语料出发,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书评中情态动词的人际意义,认为不同形式的情态动词的使用,能够在实现书评作者的权威性的同时,构建书评作者与书作者和书评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7.
情态是一个复杂语义系统,其语义不确定性给其词义识别带来很大困难。语境与情态互动并对情态动词的词义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因此,揭示情态与语境互动限制关系对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和智能语义识别特征优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和独有属性特征计算方法,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情态动词词义与语境特征的互动关系,以及语境特征对情态动词词义的限制作用等知识。以英语情态动词must为目标词,针对其主要词义,从语料库中抽取150个样本例句作为对象,分别从must出现的语境中提取了32个特征,包括语义、句法、语用和话题特征作为属性,建立了表达must不同词义对象与其所具有的属性特征之间关系的形式背景。采用独有属性特征计算方法提取了must词义分类规则。通过对比分析其不同词义分类规则,发现了must与不同语境特征的互动限制关系。研究结果为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语义识别特征选择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观念对英语情态动词使用的影响,作者以亚洲留美学生(英语为非母语者)和美国本上学生(英语为母语者)相同主题的作文为对照组,分析了两者在使用表示“义务”、“必须”的情态动词时的异同。结果发现,东方文化价值观对英语情态动词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中动词“be”的用途很广,变化较多,出现频率很高,可以说没有它几乎不能成文。因其活跃程度非其他任何动词所能比拟,故把它称为特殊动词(the peculiar)。除一般常见用法外,本文仅就其部份特殊用法作一简略探讨。 1 作半助动词(Semi-auxiliary)。在“主语+be+to V…”结构中它有情态动词意义,与不定式动词构成谓语,有以  相似文献   

20.
周晗 《科技信息》2012,(2):180-181
英语访谈是一种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特别是政治性的访谈,更是直接传递了不同社会团体所持有的不同政治见解。情态系统在英语访谈中广泛分布。情态系统可以由情态动词、情态副词、一部分小句进行表达。本文试图从批评语言学角度对英语访谈中的情态系统进行分析,揭示了在访谈中,俄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以及访谈者和被访谈者的权利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