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感知美、鉴赏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表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最终使学生获得积极向上和健康高尚的情操,成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引导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方面具有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的作用。学校应通过审美教育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熏陶和审美思想的渗透有着很大的优势。美育的主要特点是形象性和愉悦性,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社会美、艺术美的素材是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意识得到升华,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编人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教师应该通过古诗教学,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小学古诗教学成为美的教学,让小学古诗教学的课堂成为美的课堂,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美育.本文试从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哲理美和语言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古诗教学中审美教学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讨古典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认为在高职语文的诗词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为了强调美学在诗词教学中的应有地位,让学生在诗词学习中有意识地感受美,鉴赏美,进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特点和理念的界定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语文美育教育实则是审美期待——审美展开——审美弥漫的审美过程。依据审美心理学原理并遵循中学语文教育的自身规律,就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诱导学生入情入境,启发学生知情悟理以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等问题,联系教学实际和具体作品进行阐述。肯定并强调审美心理过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体验情感的基础上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教师应该通过古诗教学,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小学古诗教学成为美的教学,让小学古诗教学的课堂成为美的课堂,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美育。本文试从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哲理美和语言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古诗教学中审美教学的实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简而言之,整个教学活动都应贯穿有激发学生情感、发挥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学中审美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塑造自我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审美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提出了英语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陈红英 《科技信息》2012,(21):330-330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鲜明特色和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去感知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审美趣味及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而且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只有从美育形式激发起学生对语文课的情感.才能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激励他们去学习、去拼搏.  相似文献   

12.
<正> 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材是一座美的宫殿,语文教师则应是美的使者。审美是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其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是创造美。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汉语这种具有丰富的美的资源的语种,展开优美的抒情和滔滔的雄辩,展示生动的审美场景,使美质像春风细雨般渗入学生心田,让学生体验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无论是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只要语文教师具备  相似文献   

13.
审美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从和谐美、图形美、运用美、创造美等方面对在"圆锥曲线"一章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素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绪,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和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在整个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审美诱导”和“审美体验”是声乐教学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为此,声乐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调动一切积极手段,诱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完成美育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一、引导学生感知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是和谐的、自然的,而不是强加的,要潜移默化.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善于阅读,引导他们进入作品的意境,感知作品蕴含的更为动人、更为细腻的美,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从"审美"着眼进行小学音乐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淼 《科技咨询导报》2007,(19):197-19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小学音乐课已逐渐从唱歌型、知识能力型的模式中解脱,面向审美型发展。因此,每个音乐教师都应把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贯穿在每堂音乐课之中,使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并起到陶冶心灵与塑造人格的作用。本文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三方面入手阐明了审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8.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美育是化学教学中美育的基础与关键,它是爱美教育、审美教育和创美教育三个连续阶段的动态的统一。在爱美教育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形成他们爱美的情趣。在审美教育中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与欣赏美。创美教育包括再造创美、应用创美与开拓创美。  相似文献   

19.
袁玉红 《科技信息》2009,(31):I0260-I0260
美育对发展人的创造性具有特殊功能,语文教学本身蕴含着美。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新能力,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陶冶情操,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营造语文教学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20.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美育是化学教学中美育的基础与关键,它是爱美教育、审美教育和创美教育三个连续阶段的动态的统一。在爱美教育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形成他们爱美的情趣。在审美教育中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与欣赏美。创美教育包括再造创美、应用创美与开拓创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