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历史时期,农业机械化,特别是水稻全程机械化,成为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出路所在。到2015年,全国水稻机械化种植(包括机插、机播和机抛)比例也只要求达到45%,远低于机耕、机收的比重,可见在我国全面实现水稻机插、机播,是相当艰巨的。目前,多种机动插秧机难以满足杂交水稻每蔸插1~2株本秧的要求,更难满足杂交水稻制种田母本秧机插的要求,如果采取减少插种量来减少秧爪每蔸取秧株数,在育秧时又难以形成由根系织成的合格的毯状秧,不便卷秧上机。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全国实现了水稻机械育插秧,他们的机具和技术都是用于育插常规稻多本秧的,日本很少杂交稻。这类机具和技术,对我国东北三省和江苏省等以常规稻为主的省份基本上是适用的,因此这些省份的机械育插秧发展较快,但用于近占水稻种植面积六成的杂交水稻时,问题就不少了。  相似文献   

2.
技术管理人才的培育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一项关键工作,本文介绍了技术管理(management of technnlogy,MOT)教育项目在国外兴起的背景、MOT的内涵、MOT教育项目的性质和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技术管理人才的教育现状和教育体系设置特点,提出在我国发展技术管理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设施农业专用品种创新与良种产业化”项目,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优先主题“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为目标,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中的两个主要产业——籽种农业与设施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我国设施农业生产能力与产品安全和质量稳定性、扩大内需、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就业、保证农村经济稳步增长为方针,建立了设施专用农作物与设施栽培有关的生物逆境(病毒病、疫病、根结线虫、枯萎病、黄萎病、白粉病、角斑病、黑星病、抗虫性)及非生物逆境(耐寒性、耐热性、耐低温弱光性、耐抽薹性)抗性的快速评价和筛选技术体系和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共计79项。  相似文献   

4.
1项目介绍 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新技术由重庆市南川区富民科技推广中心于2008年研发示范成功,当年列入南川区创新科技基金项目,2009年以《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新技术示范推广》列入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通过市科技部门及专家结题验收(渝科成登字2009Y435),“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新技术”2010年被南川区管理单位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1,(17):25-25
在山东农业大学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业(奶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经费及国家863计划“奶牛精细养殖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课题资助下,针对现代奶业技术密集的产业特点和饲养管理技术粗放是制约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关键技术问题的现实,立足于为奶牛养殖的标准化、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22-24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产品产前质量安全控制及应急计划标准研究”课题六,本研究重点针对我国现行标准中有关水稻、花生、食用菌(为香菇、黑木耳、姬松茸共三种产品,下同)中的镉,紧压茶中的铅和海藻产品(为海带、紫菜共两种产品,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的课题之一。研究目标是:为体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中明确提出的“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目标”等城镇化领域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结合我国村镇住宅建筑特点及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村镇现代住宅、传统住宅、村镇住宅配套设施、住宅结构、住宅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形成科学的、完整的、可操作的配套指导村镇住宅设计与建设的技术规范、设计手册、技术措施和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构建我国村镇住宅建筑设计、建设技术标准规范体系,提升村镇建筑的整体技术水平,以推动乡村建设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8,(7):42-42
“城市机载对地观测生产应用体系”[863-308-13-02(5)]是“九五”国家863计划重点示范工程——“对地观测技术用于城市规划示范工程”的技术集成创新课题。课题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先后组织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遥感所、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0余个科研单位以及相关地方政府,在项目负责人陈燕申的带领下进行关键技术科研攻关,成果在实践中检测。  相似文献   

9.
刘祥臣 《中国科技成果》2014,(19):F0002-F0002
该项目是在河南省信阳市科技攻关计划“水稻覆膜湿管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KJGG1007)支持下完成的。项目组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结合豫南稻区生态气候特点,以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1成果简介 本项目主要产品有传统特色风鸡、风鹅和风鸭中式培根等畜禽新产品,其新产品新工艺规模化深加工成套技术来源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及江苏省科技项目“特色樱桃谷鸭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BE2007322)”和“淘汰蛋鸡嫩化及传统风鸡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BE2005327)”的研究成果。风干成熟是风鸭生产的关键工艺,本项目采用全程温湿度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6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随后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这一重要论断第一次把产学研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既符合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也抓住了当前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并分析了几个典型跨国转移机构,诸如美国国家技术转移中心(NTTC),欧盟创新驿站网络计划(IRc),以色列工业研究开发中心(MATIMOP)和意大利国家新技术、能源和可持续经济发展署(ENEA)的基本情况和技术转移工作的特点,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麦秆粉碎、旋耕翻埋和机械插秧5个技术环节的紧密结合,能有效提高麦秸还田和水稻移栽的效率与质量。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不同麦秸旋耕翻埋方式对水稻的插秧质量、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在完善相关配套技术基础上形成了麦秸快速还田水稻机插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并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1):6-6
各有关单位: 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性研究的核心力量,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其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一)“旱育秧”去年五月,去乡下办事。意外发现农民兄弟都把小秧苗育在旱地里,这让儿时在农村长大的我颇感不解。于是,我便请教了当地的农技人员,了解到这是国家近几年推广的水稻“旱育秧技术”。它减少小秧在苗期的用水,培养它的耐旱性能。在移栽到大田后的生长期中,便能减少水的灌溉量,节约宝贵的水资源。而且小秧在育苗期一直处于缺水状态,到了大田遇到充足的水份,它便能迅速地扎根、生长,获得高产。而以前的水秧苗,由于在秧池里用水充足,生长条件好,移栽到大田后,一时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扎根和生长的速度慢,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8,(24):59-59
国家863、973计划项目资金支持的“中国北方草地监测管理数字技术平台”项目于近日顺利完成,该项目针对我国草业产业化发展对数字化监测与管理技术的需求,构建了草地信息采集、更新、监测和决策服务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技术集成体系,在草地监测管理数字关键技术方面获得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7.
“基于智能化构架的新型数字地震监测台网”是由国家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智能台站试验性研究”(XH12024)、安徽省地震重点基金项目“安徽台网地脉动处理系统及运用”(200904002)、“安徽省地震速报平台的开发”(20100505)、“安徽省测震台网地震仪可靠性评估及应用”(20110501)、“基于移动互联网地震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20120602)、“安徽省地震自动处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20130601)等7个科研项目的资助。项目研究成果是对传统地震监测台网构架的一次全面创新,相关应用技术和攻关思路值得推广到其它地震台网及台站的建设发展中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8,(2):54-54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专项基金项目“国外先进农业信息技术引进与创新”,针对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以及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技术落后、无成熟的现场、便携式测定仪器的问题,吸收、借鉴国内外的相关先进技术,与北京普析通用有限公司联合研制了适合我国农情模式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定位分析仪(见图1)。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7,(13):59-59
为了能更客观地反映生态系统结构与稳定性的变化过程,特别是针对宏观要素的配置与调整对策为管理部门提供依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长江、珠江流域及我国主要湖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对策研究”之专题项目——“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技术与典型地区研究”(96-911-08-04)。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7,(13):58-58
该项研究得到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1JJY204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4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86)和国家“973”计划项目(G1999011802)资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