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国国内对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历史的研究,为数不多,国内研究状况十分薄弱.至于以专著形式讨论魏玛共和国时期历史,则为笔者所未见.而2007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的陈从阳教授专著<美国因素与魏玛共和国的兴衰>一书,从某种意义上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当为开创之作.  相似文献   

2.
魏玛共和国时期设立强有力的总统受到德国专制传统的影响,也与莱兹牢普议会制理论和权力平衡理论以及马克斯·韦伯的“直选领袖民主”等理论有关。民选总统的设立给怀有野心的政治家提供了机会,二元体制下国会与总统间的失衡和权力向总统的倾斜、总统内阁的建立,毁灭了魏玛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3.
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对民主政治的第一次尝试。它的失败原因,可以上溯到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由于战败,魏玛共和国自建立之日起,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畸形儿,潜伏着日后失败的隐患。在共和国短暂的生涯中,战败和随战败而来的有关问题犹如锁链一般,缠绕在共和国孱弱的身躯上,抑制着共和国的正常发育,直到其最后夭折。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马克成为废纸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第一次大战后,德国成立了魏玛共和国。从1919年到1923年期间,德国通货膨胀,物价飞腾,犹如脱缰野马,货币流通量和消费物价的增长率达到了天文数字,整个国民经济遭受破坏和停顿,成为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被称为“德国魏玛式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背景和情况 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由于德国战败,1919年6月与协约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除了领土变动和浩大的实物赔偿外,还  相似文献   

5.
从《魏玛宪法》的渊源、性质、内容和特点、魏玛宪法的地位和影响、魏玛宪法与魏玛共和国灭亡的关系、魏玛宪法与中国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学术界近30年来对魏玛宪法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魏玛宪法作为一部民主性律法,有其不可否定的历史作用,但魏玛宪法也存在体制性弊端。魏玛宪法中的 双首长制造成总统权力扩张,议会政治难以运行;其比例代表制助长了小党的生存和发展,推动了纳粹党的发展壮 大;另外,赋予总统紧急处分权也导致希特勒纳粹独裁有机可乘。这些体制性弊端一步步侵蚀了魏玛共和的根基, 它客观上助长了纳粹独裁,也使自己最终葬送于纳粹独裁之手。  相似文献   

7.
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的影响是迥然不同的.笔者从二次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德国两个共和国的议会民主政治及其运作、经济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主要是由于这三个要素及其交互作用,使一战后德国建立的魏玛共和国仅15年后即为第三帝国所替代,德国再次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而作为战后德国主体的联邦德国却在废墟上站立起来,成为世界经济巨人.  相似文献   

8.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总统,素有"穿着便服的皇帝"之称,总统要谁当总理,谁就能当上总理。如干得不错的布吕宁及后来的冯·帕彭,均是因为失去总统的支持而被迫下台。据说当时的兴登堡总统曾竭力阻止被称为"巴伐利亚二等兵"的希特勒上台,最后在确认自己能掌控希特勒的情况下才艰难同意希特勒任内阁总理。事实证明,总统这个"自信"源于魏玛宪法第48条对总统可采取任何行动的授权,当希特勒借"国会纵火案",成功操纵了第48条后,也表明魏玛共  相似文献   

9.
第一共和国一七九二年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建立,一八○四年为拿破侖一世第一帝国所代替。第二共和国一八四八年法国二月革命后成立,一八五二年拿破侖三世称帝后告終。第三共和国一八七○年法国九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共和国50年文学学科的主要研究专著进行了回顾。力图对中国文学各分支学科所到得的研究成果作出概括。文章认为共和国文学了重要的成就是进一步氢文学学科奠定在现代科学成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从而使整个学科产生划时代深刻变化。中国文学学科经过数代学者的努力,业卢比较齐全的二、三级学科,并在不断深化且向变又性边缘性的新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11.
共和国刍议     
共和国在现代语境中往往被理解为一种与君主制相对应的国家形式。但共和国还有另外一层的含义:共和国是人民共有权力、共治国家、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以及保持内部和平的国家。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共和国在价值取向上要求自由、平等与国内和平;在政治制度上要求民主、法治和权力制约;同时还要求公民具有公共美德。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教育市民阶层对德国社会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力,但在一战之后,这一阶层陷入了一场严重的职业危机,它不仅对德国的教育和学术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而且对德国政治的极端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马共和国时期土地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共和国早期是公私并存、以国家公有为主导的土地制度,采取中小型土地经营方式;共和国晚期,公有土地私有化膨胀,大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不同时期的土地制度对当时的阶级关系、政治斗争、政治制度以及政治观念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德国是欧洲最早实行行政官员考试任用制的国家。早在1700年,德国就开始在军队的法官中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的制度。1713年威廉一世皇帝下令,法官、律师、书记官、书记等职位也都要经过公开竞争考试及格后才能录用。弗里德里希大帝上台后,规定所有高级官员都必须从成绩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中录用,而且在正式任职以前,必须经过政府机关的考试。“铁血宰相”俾斯麦当政时期,更加强了吏治改革,扩大了考试范围。但这些文官制度封建色彩浓厚,与现代公务员制度有很大不同。 1919年,德国帝制被推翻,魏玛共和国成立。魏玛宪法中对文职官员任用的规定便有了许多现代色彩,如:“官吏是全国的公仆,不是一党一派的佣役,”“公民都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按照  相似文献   

15.
地方告中央     
刘怡 《世界博览》2010,(5):18-19
1932年秋天,设在莱比锡的魏玛共和国宪法法院受理了一桩奇特的诉讼案。案件的原告是普鲁士自由邦前总理布劳恩(Otto Braun)以及七位被解职的部长,他们以该邦国务部的名义,会同普鲁士邦议会中的天主教中央党和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以及巴伐利亚、巴登两个邦的国务部,控告作为起诉反方的魏玛共和国违反宪法!  相似文献   

16.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是巴尔干半岛上领土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它的面积有二十五万六千平方公里,人口有一千七百五十多万。大多数居民是南方斯拉夫族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人、斯洛文人、马其顿人、门的内哥罗人。国家的联邦制度以及各共和国所享有的自治,保证每个共和国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广泛可能性。各共和国政权机关组织,基本上和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中央机关相似。共和国国民议会(国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每四年选举一次,由两院组成。共和国国民议会(在马其顿称国民大会,在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称人民会议)选举执行委员会(政府)。在各共和国内也建立了国家秘书处和其它管理机关。根据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和自主的精神来解决民族问题,是南斯拉夫的最大成就之一。那末构成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的六个共和国和国究竟是些什么样的国家呢?  相似文献   

17.
忆魏玛     
“魏瑪国立歌德紀念館22日举行了德国大詩人歌德逝世一百二十五周年的盛大紀念会。来自民主德国、西德和外国的貴宾們在歌德和席勒的墓前献了花圈。”(“人民日报”8月24日) 这段消息把我的记忆引向了魏瑪,引向了那兒的与歌德、席勒有关的遺迹。魏瑪这个德国有历史意义的都市,同別的民主德国的都市一样。是那久的整潔,那么的一尘不染。街道是用在欧洲略为古老的都市中常看到的小方石塊鋪的;一片片的小花圃,一会兒出現在街道中間,一会兒又出現在街道两旁。街道旁是三、四层的楼房,楼房的窗子上挂着各种花紋的窗帘。窗帘后面,隐约可以看到绿盈盈的盆景。魏瑪位于德国南部,在紹林吉亚山区的边緣上。这个还不到十万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指导,在殖民地时期争得有限的自治权,在邦联制时期进行主权在州的政治实践,最后建立联邦共和国的历史过程,从而确立了美国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实现了资产阶级比较理想的统治形式──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19.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就深深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由此产生了一种朴素的认为粮食为“万物之首”的思想,并乞求上苍赐予。多少年来,对五谷丰登的向往和企盼,可以说是各国劳动人民的共同心愿。由此看来麦穗图案反复出现在许多国家的硬币上并不是偶然的。在德国,无论是在何种政治制度下,无论是20年代的魏玛共和国还是现在的德意志联  相似文献   

20.
苏联是一个拥有100多个民族、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制国家。一个时期以来,某些加盟共和国提出了退出苏联的要求并宣布“独立”。现行苏联宪法第72条规定“每个加盟共和国有权自由地退出苏联”,但并未制定退出的具体办法。为了解决这一复杂的问题,苏联最高苏维埃两院于今年4月3日通过了《解决与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有关问题的程序法》(简称“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程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