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井铀矿点是北大山地区已发现的重要铀矿点之一。在总结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从新井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入手,详细阐述了新井地区含铀建造、区域构造、围岩蚀变、矿体及矿石特征等,认为铀矿化位于断裂构造交叉部位的地层弧形拐弯地段,多期次、长期活动的断裂构造对铀成矿有利;古元古代浅变质片岩为有利的含铀建造,在浅变质片岩与富铀的伟晶状花岗岩接触带上矿化显示好;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呈多期次产出,铀偏向于最晚期岩浆活动形成的酸性伟晶状花岗岩中富集成矿,多期、多次性岩浆活动对铀成矿有利;区内后期热液蚀变改造类型多样,蚀变较强部位铀矿化显示好。综合分析认为,区域性断裂带、古元古代浅变质片岩与富铀的伟晶状花岗岩接触带及热液蚀变带是新井地区铀成矿的有利空间,同时指明了下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前人区域地质研究成果和本单位在芙蓉地区历史铀矿勘探资料,归纳分析该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评价其铀矿找矿潜力。研究表明,芙蓉地区隶属于雪峰山-摩天岭铀成矿带雪峰山铀成矿亚带;发育震旦系、寒武系、二叠系黑色岩系、碳酸盐岩、硅质岩及砂岩等富铀岩石组合,是中南地区最重要的富铀层位;该区印支晚期-燕山期多期次岩浆活动强烈,趋向于钾质富集、白云母化较发育,岩体铀含量高;存在大规模的基底断裂构造,具有控岩、控盆和控矿作用,构造活动持续较长时间、具多方向性,低序次低级别构造发育;以往铀矿地质勘查工作中,探明了一些铀矿产,发现了大量铀矿化(异常)点带,放射性物探和水化学异常发育。该地区与鹿井铀矿田在区域地质背景、铀成矿地质条件方面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大兴安岭中段的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境外邻区斯特列措夫铀矿田与区内典型铀矿点成矿特征,认为区内铀找矿类型主要为火山岩型和花岗岩内带"交点"型,北东向大兴安岭主脊—林西、板房沟防火站—哈玛尔、牦牛沟公社—哈拉哈乌拉深大断裂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位于深大断裂交汇区的中生代火山塌陷盆地内的酸性火山岩系、次火山岩体或早侏罗世花岗岩体中的暗色岩墙脉体发育部位为铀成矿有利部位,南木、东沟营盆地是铀成矿最具远景的盆地。  相似文献   

4.
开鲁坳陷作为松辽大型内陆盆地的一部分,近年来的铀矿勘查取得了重要突破。本文通过对开鲁坳陷的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尤其是开鲁坳陷钱家店凹陷中的宝龙山地区铀成矿条件及铀矿化特征的分析,总结出研究区内铀矿化的主要控矿因素为五个方面:断裂构造控制、沉积相与砂体控制、后生还原蚀变作用、后生氧化作用、热流体改造作用。通过成矿控制因素分析研究得出,开鲁坳陷宝龙山地区断裂构造与氧化—还原过渡带重叠部位是该区铀矿找矿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浙江西部深部和外围铀矿找矿,拓展新的找矿方向,以大洲地区重点铀矿床为对象,深入研究了其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区内铀矿体主体形态为层状,沿断裂构造有少量的脉状矿体,矿石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少量为铀石,呈显微浸染状和团块状,铀矿石年龄分布在110.0~67.1 Ma,铀成矿具多阶段性。铀矿床(体)明显受构造、地层、热液蚀变联合控制,多期次、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控制了铀矿床(体),多期次火山喷发形成的层状流纹岩为铀成矿准备了围岩条件,热液蚀变多样,成矿期蚀变主要有赤铁矿化和萤石化,其中水云母化蚀变的"绿色层"与铀矿体赋存关系密切,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深部下地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阶段深部铀成矿模式,指出在深部找矿的重点为(1)九里坪组第四、第五层流纹岩层控制的层状矿体,(2)九里坪组层状矿体之下的深部脉状矿体,这些认识可供本区铀矿找矿新突破参考。  相似文献   

6.
董恒达  郑翔 《江西科学》2015,33(1):20-24,51
鹿井矿田处于闽、赣后加里东褶皱地块西缘,是我国的重要铀成矿区之一。鹿井矿田共探明众多矿床(点),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岩体内及其外接触带的变质岩系内,其主要受断裂(特别是北西向断裂)和寒武系地层制,富铀层位提供了铀源,断裂为矿液运移、富集提供了通道和空间;接触带碎裂蚀变花岗岩型矿床铀矿化受构造控制,与花岗岩岩性及不同期次花岗岩接触带有关,矿化主要赋存于晚期花岗岩侵入的接触带外侧,特别是岩体隆起部位外侧花岗岩中。  相似文献   

7.
该区位于桐柏—大别山褶皱带东部,分布着丰富的铀矿产资源。区内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主要有硅化、萤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且蚀变强弱与矿化强度有关。铀矿化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化主要赋存于硅化破碎带及蚀变花岗碎裂岩、角砾岩等构造岩中;同时在构造带上下盘或接触带中也见有不同程度的铀矿化;蚀变愈强矿化愈好。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红山子盆地铀矿勘查新进展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10-2012年开展的新一轮铀矿补充勘查和基础地质研究,确认了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红山子盆地的含矿火山岩以高钾钙碱性流纹岩-碱性流纹岩组合为特征,属晚侏罗世早期新民组,发现铀钼矿体主要受NE向推覆构造控制,成矿期热液蚀变属碱交代型.红山子盆地赋矿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和地质时代,与早白垩世早期高钾钙碱性流纹岩-碱性粗面岩组合为特征的沽源盆地张麻井铀钼矿床的赋矿围岩明显不同,是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一个新的找矿层位;红山子铀钼矿床的控矿构造和热液蚀变特征,也不同于具有“上酸下碱”蚀变规律、矿体赋存在流纹斑岩与流纹岩接触带附近的张麻井铀钼矿床,一方面证实断裂构造在铀矿体定位中具有控制作用,另一方面暗示红山子盆地抬升剥蚀程度较大、保矿条件不好,指示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铀矿靶区的圈定应注意保矿条件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探讨四川若尔盖铀矿田铀的成矿地质条件,为成矿预测和找矿靶区选择提供依据。通过对若尔盖铀矿田主要矿床的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铀矿的形成与富铀古陆块、富铀沉积建造、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和富铀岩体、区域性深大断裂带、中新生代陆相红色砂砾岩盆地、有利的岩石组合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等区域地质背景和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若尔盖铀矿田西部矿带的集中分布和一系列有利于铀成矿的良好地质条件,表明若尔盖地区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仍存在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冀东地区金矿产出较为集中,且地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比研究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以及成矿条件,认为冀东地区金矿床成矿岩体应定位在燕山期花岗岩体,控矿构造定位于断裂或剪切带处。石英脉和黄铁矿脉可做为较好的直接找矿标志,此外,硅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对金的富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深冲矿区位于苗儿山铀矿富集区,是花岗岩型铀矿产地.本文从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围岩蚀变、包裹体特征、铅同位素组成、氢氧同位素组成等入手,系统阐明深冲矿区铀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类型为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源混合特点,是低温低盐度岩浆热液成因铀矿床.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贵东岩体产铀矿与非产铀矿花岗岩中晶质铀矿的标型特征。据研究结果,贫钍晶质铀矿的含量高是产铀矿花岗岩的基本特征,其晶质铀矿的强烈溶蚀现象是铀活化转移的直接证据,可以将其作为寻找铀矿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是吉林省东部一个大型的浅成热液型金铜矿床,矿床主要受NW向的帚状断裂构造系统控制。在研究小西南岔矿区地质及北山矿段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总结,指出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赋存于五道沟群、花岗岩与闪长岩接触带、闪长岩体内密集裂隙带及闪长玢岩脉上下盘,矿体及围岩变形强烈的部位、金和铜矿化及其近矿围岩蚀变叠加部位品位相对较高,以期对该区外围及深部进一步找矿勘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甘肃范家坝铀矿地质特征及未来开采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家坝铀矿床位于礼县-白云-山阳深断裂西段膨大分支锐角夹持区,受印支期中川复式花岗岩体东外接触带中近东西向的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控制,矿床为典型的淋积型铀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开采条件等问题的研究,提出未来矿山采用原地爆破-地下溶浸工艺开采.  相似文献   

15.
何向前 《科技信息》2013,(5):407-409
澜沧县下湾子铅锌矿属老厂铅锌矿外围,地处昌宁—澜沧银铅锌成矿带,是云南省重要的成矿带和银铅锌产地。经多年矿业开发,资源日渐短缺,对矿山外围的进行地质找矿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下湾子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对控矿因素、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指明了矿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铀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砂岩型铀矿是目前我国铀矿勘探的主要类型。研究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诺木洪北五道梁一带,整体位于霍布逊坳陷带内,北部为锡铁山-牦牛山隆起,南部为诺木洪凹陷。通过收集研究区已有地质资料,开展了地质-伽玛能谱剖面测量、活性炭剖面测量、取样分析及适量的钻探工程等对研究区进行了调查评价,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分布的航放异常的展布特征、异常特征、铀镭含量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铀异常的成因,为该区下一步砂岩铀矿勘查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野外路线地质调查、重点坑道考察、沿层追索、矿床地质调查以及室内综合分析,对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矿床主要赋存于上震旦统灯影组顶部(Zbd3)的硅质条带白云岩中,矿床明显受地层、岩性、构造条件的控制;矿石矿物以铅锌硫化物为主,矿床属中、低温热液矿床;提出4个找矿标志,地层是找矿的基础条件,岩性和热液蚀变是找矿的重要标志,控矿构造是找矿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东胜矿床是近几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发现的一个特大型铀矿床,对该矿床成矿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找矿价值.早期人们认为该铀矿床属层间氧化带型矿床,但经对资料的分析认为用层间氧化带的观点很难完全解释东胜铀矿床的成矿问题.利用遥感技术研究了矿床的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发现本区存在一断隆构造,矿床处于该断隆构造的南缘.该断隆构造叠加在早期蚀源区-斜坡带成矿背景之上.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进行了追溯,并探讨了断隆叠加与铀矿化形成的关系,提出断隆构造的发生、发展促进了东胜矿床成矿作用的演化.从断隆的隆升作用,构造-热事件作用和断隆边缘断裂的导通作用等方面,论述了断隆构造的叠加是东胜铀矿床叠合成矿的诱因.由于东胜铀矿床是断隆叠加成矿作用形成的铀矿床,因此,对这类矿床的勘查,不仅要重视沉积体系和氧化带的研究,还要重视构造和深部物质运移迹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粤北诸广山岩体为印支-燕山期形成的多期多阶段复式岩体,其南部发育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本文根据该岩体密下水地区出露岩性的宏观韧性变形与镜下微观证据、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年代学约束,认为区内燕山期花岗岩为同构造侵位岩体,能为区域热隆伸展构造的形成与演化提供可靠的年代学约束,可准确限定热隆伸展构造活动的时间下限。研究表明,区域热隆伸展运动启动于燕山早期(~160 Ma),较前人利用中基性侵入脉岩限定的时限提早了约20 Ma;区域铀成矿时代从早期(~150 Ma)至晚期(~40 Ma)与区域伸展构造活动的时间具有高度耦合性,揭示出区域热隆伸展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对区域铀成矿具有控制作用;同时,该期同构造花岗岩与构造前花岗岩的接触带是早期高温铀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0.
光石沟铀矿床是我国花岗伟晶岩型铀矿的代表性矿床,矿体产于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中的伟晶岩密集带内。在矿床外围扩大找矿中,常遇到含矿与非含矿伟晶岩难以区分的实际问题,直接影响找矿效果。在野外观察和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手段,对光石沟铀矿床含矿与非含矿伟晶岩的岩石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稳定同位素特征等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了二者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总结了含矿伟晶岩的主要特征,初步建立了光石沟铀矿床含矿伟晶岩的宏观和微观标志;同时还初步探讨了二者的成因差异,该成果对我国该类型矿床的外围扩大找矿和科研工作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