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邬郁盆地是西藏自治区最新发现的产铀盆地,深入研究该铀矿的可地浸条件对指明本区后期的找矿类型方向等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阐述邬郁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和砂岩型铀矿特征的基础上,对矿体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与砂岩型铀矿床地浸评价参数进行对比研究,认为该地区砂岩型铀矿的可地浸条件较差。研究区东部嘎扎村组中段砂体基本不具备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条件;研究区中西部宗当村组下段砂体具备一定的可地浸条件,但还需要后期工作进行验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松辽盆地区域地质背景、松辽盆地北部蚀源区岩性及区域铀源特征、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化产出的层位及其特点 ,在讨论铀矿化形成条件的基础上 ,着重研究了含铀层的沉积相特征及与铀矿化的关系、古水文地质特征及氧化 -还原地球化学分带对铀矿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准确地指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空间位置,从成矿特点出发探讨了金属活动态的异常形成机制,认为指示元素在弱氧化带为高异常,还原带为低异常,铀矿通常位于高异常向低异常过渡的区间内。以和什托洛盖盆地为例,综合分析了沉积相特征和铀源条件,认为研究区西侧的铁厂沟花岗岩体具备较好的铀源条件,铀元素自南西向北东方向迁移;在此基础上依据金属活动态的异常模式划定了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南缘1∶5万高精度航放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面伽玛总量测量、能谱测量和土壤氡测量等工作手段,对筛选的HFU-109号航放异常开展了异常查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异常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查证结果显示,空中异常特征与地面查证异常形态及走向特征大体一致,异常区地层具备"泥-砂-泥"结构,砂体较发育,结构疏松,且透水性较好,伽玛能谱异常及氡异常突出。总体认为该异常具备较好的砂岩型铀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世界砂岩型铀矿特征、产铀盆地模式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世界主要国家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基本地质特征及产铀盆地模式。方法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与目前实际研究成果相结合。结果研究总结得出了世界主要国家砂岩型铀矿的地质特征、主要的产铀盆地模式及其演化。结论世界主要国家砂岩型铀矿可基本分为6种产铀盆地模式,并呈有机-无机地质成矿作用相互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已有的航空能谱原始测量数据寻找砂岩型铀矿。方法利用航空能谱原始测量数据,选择区域等值图编制、元素间比值分析、能谱组合特征参数计算以及相关分析等数学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参数研究。结果应用不同方法提取了与砂岩型铀矿成矿有关的航空能谱测量的微弱信息,研究了铀源和铀元素的活化迁移规律,预测出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区。结论该方法在潮水地区砂岩型铀矿找矿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研究区内岩性-岩相特征,地质特征,地质构造环境,沉积环境的重点分析,阐述了神山沟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铀矿形成的地质特征,并得到以下结论:研究区内直罗组底部砂岩普遍具有铀异常现象,层位比较稳定,分布范围比较广,表明蚀源区具有较丰富的铀源条件;研究区铀的成矿地质条件是较为有利的,铀源充沛,沉积环境也有利于铀的迁移富集,含矿主岩物质及结构特征也有利于含铀溶液的活动,盖层保护条件很好,是铀成矿的有利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8.
我国砂岩型铀矿床上覆沉积盖层较厚,地表放射性异常微弱,找矿难度较大,迫切需要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进行铀矿预测。通过对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上方的重、磁异常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重力勘探可以有效地识别古河道位置与隐伏凸起等地下地质信息,有利于缩小铀矿勘探靶区;而与铀沉积富集密切相关的氧化-还原过渡带上存在明显的弱磁异常,故磁法勘探对此类铀矿床具有直接的指示作用。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有效利用重、磁勘探的优势,对预测砂岩型铀矿床勘探靶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前人研究认为,塔里克是塔里木盆地北缘砂岩型铀矿有利的成矿地区。为了查明该区含矿目的层克孜勒努尔组岩石学特征、成岩序列与铀富集的关系,通过野外露头岩性观察、剖面测量和系统的取样,对塔里克地区目的层砂岩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塔里克地区的铀矿石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对铀的分布规律进行总结。研究表明,塔里克矿点目的层砂岩属岩屑砂岩,为近源沉积产物;成岩作用较弱,主要分为碎屑沉积阶段、早成岩阶段、中成岩阶段、晚成岩阶段、表生流体改造阶段五个阶段,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塔里克地区铀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沥青铀矿,铀矿分布与沥青、有机质密切相关。研究将为塔里克地区以及塔里木盆地北缘的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通辽地区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和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利用GIS平台提取地质、地化环境、地面放射性异常、航磁、重力异常等多元找矿信息,依据矿产预测模型,采用网格单元及地质体法开展找矿预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已知矿床(点)均落在预测的6片靶区内,并在野外工程验证中发现了较好的铀矿(化)体。表明本次成矿预测研究采用的方法及模型正确、有效,可为该地区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粤北下庄矿田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第二亚带中段的大东山—贵东花岗岩带东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夏古陆西缘及闽赣后加里东隆起西南缘与湘、桂、粤北海西—印支坳陷的复合部位,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集区之一。本文通过对含矿岩性、控矿断裂以及放射性物化探等资料综合分析,结合近年来钻探成果,表明白水寨地区铀矿化严格受蚀变碎裂岩带及其上、下盘附近的蚀变碎裂花岗岩,以及花岗岩小岩体内、外接触带控制;认为区内岩浆活动多期多阶段、富铀热液活动多期次、含矿断裂构造带发育和围岩蚀变强烈,具备了铀成矿有利的地质条件,是下庄矿田内进一步开展铀矿找矿潜力较大的重要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祁程  何欣昕  艾虎  杨明  汪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5):15494-15505
北天山七角井南部地区位于北天山造山带博格达-哈尔里克裂谷南缘,是准噶尔-巴尔喀什火山岩型铀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铀矿化主要赋存于受北东向构造控制的晚二叠世石英斑岩裂隙带中,或者石英斑岩外接触带砂岩、凝灰质砂岩中,以及断裂构造破碎蚀变带中,因此,厘定石英斑岩空间展布特征对扩大深部矿化规模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音频大地电磁测量与地面高精度磁测相结合的物探方法,对该地区的石英斑岩进行探测,采用Rubust阻抗估算技术、二维有限元差分法的电磁数值模拟技术、非线性共轭梯度法的电磁反演技术、2.5D地磁异常反演技术等进行综合研究,结合地质背景,大致查明了石英斑岩深部发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晚二叠世石英斑岩沿北东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呈裂隙式侵入,呈狭长线性带状分布,自西向东,石英斑岩深部规模呈下窄上宽→下宽上窄变化的形态。受北西向构造挤压抬升作用影响较大,石英斑岩被抬升并剥蚀,西部岩体破碎更强烈。结合钻孔验证情况,分析推断铀成矿有利区有2片,为下一步铀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修水碳硅泥岩型铀矿主要有保峰源、董坑、大椿、白土、洞下矿床,矿床集中分布于修水复向斜中,构成修水矿化集中区,该矿化集中区位于修水-宁国-开化碳硅泥岩成矿带西端,是我国重要的碳硅泥岩型铀矿主产地,具有优越的区域铀成矿地质条件.通过铀矿调查评价工作,分析厘定了研究区岩性岩相、构造、岩相古地理、铀源等条件,明确了灯影组、王音铺组碳硅泥岩建造为研究区主要铀源层、赋矿层,新发现了观音堂组中的工业铀矿体.以铀成矿地质条件、铀矿化特征分析为重点,预测铀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东部新近系沉积相与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柴达木盆地东部新近系沉积相,为砂岩型铀成矿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实测剖面和前人钻孔、测井及区域地质等资料,在总结新近系沉积特征的基础上,识别了各沉积相带,并分析了其空间展布;结合砂岩型铀成矿理论,探讨了砂岩型铀成矿与沉积相的关系。结果识别出辫状河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湖泊相等4种沉积相和9种沉积亚相类型;上新统狮子沟组辫状河三角洲相砂体是铀成矿有利部位。结论清水河斜坡带是砂岩型铀成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
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南坡铜矿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对南坡北延测区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共圈定5个综合异常。异常形态清晰、规律清楚、性质明确,物化探成果与地质成果一致,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新开田地区处在康滇地轴中段东缘,已发现冬瓜坪、坪街村、中梁子、大岩洞4个铀矿化点及众多异常点带。通过在该区开展专项地质测量、地面伽玛能谱测量、槽探及坑道揭露、样品分析等工作,并结合中梁子和坪街村典型铀矿化体分析了该区的铀矿化特征,发现中元古界黑山组和青龙山组炭质板岩、炭质千枚岩(平均铀含量7.5×10-6~7.9×10-6)是主要的赋矿层位,老街子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是该区的控矿构造,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与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发育。笔者认为新开田地区铀矿化受地层及岩性、构造、热液蚀变等的控制作用明显,老街子断裂与大马窑断裂挟持部位铀矿化信息丰富,存在良好的岩浆、构造、热液条件,为新开田地区最有利的成矿地段。  相似文献   

17.
杨妮妮  王志宏 《河南科学》2009,27(3):324-326
为了对新疆库车坳陷地区进行铀矿勘探,采用了勘探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的CSAMT法进行铀成矿地质环境的研究.通过野外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静校正处理,钻孔验证了CSAMT测量资料与推断解释地层、岩性的测井资料基本一致,达到了物探电磁测量资料指导钻探的目的.并根据CSAMT测量资料,按照电性层与地层的对应关系,勾划了侏罗系顶板埋深平面图,为进一步勘探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伊犁盆地南缘及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侏罗系砂岩铀矿露头剖面与岩心观察、扫描电镜及显微薄片测试与分析、有机质成熟度测试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砂岩铀矿中常见的红、褐色“氧化带”砂岩及“过渡带”白色砂岩属于烧变岩,提出表生热液的概念,由此将煤层自燃与砂岩铀矿的形成联系起来,提出中国北方含煤盆地煤层自燃促进铀的富集成矿的设想。即煤层在新生代干旱气候条件下自燃,在相对湿润气候条件下大气降雨影响煤的自燃,形成表生热液,携带从自燃煤层及附近高温烧烤岩层中释放的 U6+沿渗透性岩层流动,在流动遇阻及温度降低条件下铀元素从(已经降温的)表生热流体中析出,并富集成矿。该成矿模式对中国北方陆相盆地“层间氧化带”、“潜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提出新的成因解释。其证据主要体现在:(1)烧变岩与铀矿在空间上的相关性;(2)“氧化-还原带”砂岩微观特征;(3)铀石激光原位同位素年龄测定数据;(4)伊犁盆地煤等有机质成熟度;(5)伊犁盆地及鄂尔多斯盆地方解石胶结物流体包裹体测试数据;(6)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同位素测试数据等。该模式合理解释了砂岩型铀矿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的原因,预示着煤层自燃形成的烧变岩及(近地表)表生热液疏导体系是陆相含煤盆地表生热液砂岩型铀矿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