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为主要指标,对桑黄(鲍氏层孔菌)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碳源、氮源,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桑黄液体深层发酵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蔗糖为最佳碳源,氯化铵为最佳氮源;最适培养基各成分的质量浓度为蔗糖70g/L、氯化铵10g/L、磷酸二氢钾0.5g/L、硫酸镁0.5g/L、氯化钠1g/L,pH值自然,以此条件发酵最大菌丝量为2.814g。在接种量5%、装液量50mL、28℃发酵过程中发现,发酵120h时桑黄菌丝体生成量最大,随后呈下降趋势;发酵液pH值随着发酵进程呈现明显下降,在120h后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以紫芝为研究对象,讨论液体深层发酵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培养条件对菌体生物量的影响,确定紫芝液体发酵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g/L、蛋白胨3,g/L、KH2PO41.2,g/L和MgSO4·7H2O 0.8,g/L.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起始pH自然,装液量24%,接种量15%,140,r/min培养7,d.同时,以菌体生物量、胞外多糖和pH为指标,绘制紫芝液态发酵动力学曲线,发酵培养7,d后菌体生物量和胞外粗多糖的含量分别达到最大值3.63,g/L和1.67,g/L.  相似文献   

3.
对硫酸盐还原菌产亚硫酸盐还原酶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碳源、氮源、温度、起始pH、装液量及发酵周期等.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表明,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以尿素作为氮源,选C∶N比为1∶3,在初始pH 7.0的条件下,接种量为5%,装液量为1∶3,35℃摇床培养42h,酶活力可达到16.2U/mL.  相似文献   

4.
优化条件对蛹虫草菌丝体与胞外多糖得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摇瓶法对蛹虫草无性型菌种(ACCC 50383)菌丝体发酵培养,以菌丝体与胞外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S-N-K多重比较和回归方程分析,分别考察6种碳源和6种氮源,确定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对发酵条件的研究表明,获得较高产率的发酵时间为6 d,最适发酵温度为(26.3±0.9)℃,发酵液初始pH值对发酵产率无影响,获得最大发酵产量时装液量为(208±28)mL。  相似文献   

5.
嗜热链球菌产胞外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嗜热链球菌为材料,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了影响嗜热链球菌菌体生物量及胞外多糖生物合成的因素以及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法分析了碳源、氮源、初始pH值、温度、时间对嗜热链球菌生物量及胞外多糖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生长的最佳条件为:葡萄糖20 g/L、大豆蛋白胨5 g/L、胰蛋白胨5 g/L、培养液初始pH 6.5、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24 h时,菌体生物量达5.00×1019个/mL;嗜热链球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葡萄糖20 g/L、大豆蛋白胨5 g/L、胰蛋白胨5 g/L、培养温度为40℃时、培养时间27 h、培养液初始pH 6.5,胞外多糖产量达到为914.33 mg/L,胞外多糖产量相对于茵体的生长在时间上表现出滞后现象.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以4倍体积的sevag液加入多糖溶液脱蛋白,用三倍体积90%的乙醇于4℃时沉淀12 h,多糖的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到蝉拟青霉优良的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通过对碳、氮源筛选的单因素实验,筛选出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在此基础上以筛选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K2HPO4,MgSO4.7 H2O为考察因素,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生物量较高的培养基组合.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按质量分数为葡萄糖3%,蛋白胨1.5%,K2HPO40.1%,MgSO4.7 H2O0.05%.适宜的摇瓶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27℃,培养基起始pH6~7,接种量6%,摇床转速为150 r/min,500 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为100 mL,发酵周期为7 d.  相似文献   

7.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紫陀螺菌(Gomphus purpuraceus)适宜的发酵碳源和氮源、发酵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碳源、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牛肉膏;最优发酵条件的初始pH5.4~6.2,振荡速度145r/min,培养温度26℃,100mL三角瓶装液量50mL。此外,还测定了紫陀螺菌深层培养菌丝体中蛋白质成分中的氨基酸种类。  相似文献   

8.
吴丹  张岩  徐海洋  徐淋香 《广西科学》2021,28(5):451-459
为提高微杆菌Microbacterium XL1胞外多糖的产量,探究其生理活性功能,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微杆菌XL1发酵产胞外多糖的碳、氮源种类及添加量、温度、初始pH和发酵时间,并对微杆菌XL1胞外多糖的吸湿保湿性能、抗氧化活性以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微杆菌XL1产胞外多糖的最佳条件如下:蔗糖为碳源、酵母提取物为氮源,蔗糖添加量为20%、酵母提取物添加量为0.3%,温度20℃,pH值为8.0,发酵时间24 h。在最佳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最高达92 g/L,是优化前的3.2倍。同时,微杆菌XL1胞外多糖的吸湿、保湿性能与透明质酸相似,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铁离子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0.8和0.3 mg/mL,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可达55%。本研究提高了微杆菌XL1胞外多糖的产量,并证实微杆菌XL1胞外多糖具有优良的生理活性,对丰富微杆菌胞外多糖活性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可为其在化妆品和食品行业中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产辅酶Q10热带假丝酵母菌株C-1发酵过程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C-1为CoQ10的生产菌,通过发酵过程的优化,重点考察了碳源、氮源、接种量、酸碱度和装液量等对生物量和CoQ10产量的影响。发现氮源对产物合成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酸碱度、装液量和碳源。优化后的发酵条件是:碳源,葡萄糖26g/L+蔗糖26g/L;氮源,酵母膏7.5g/L+蛋白胨7.5g/L;pH为6.5,装液量为40mL,发酵时间为30h,培养温度为30℃,CoQ10的得率为10.8mg/L。此外,加入适量的维生素B1、烟酸和铁离子等有利于CoQ10微生物细胞的生长和CoQ10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一株磷细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其中,单因素发酵试验表明,碳源以2%的淀粉最佳,氮源以0.1%的NH4CI最好。最适培养温度为37℃,最适初始pH为7.0,最佳振荡频率为200r/min,装液量为30/250mL,并进行了中试罐发酵分析,测定了罐发酵过程中的菌量、pH、还原糖及总氮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