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更逼真地模拟植物生长形态,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分形算法与BSP技术相结合的编程思路.借助CDi+编程,通过为植物各部器官灵活建模、提取控制参数和使用随机函数,能灵活地模拟多种植物的形态.使用计时器技术,还实现了植物形态的动态模拟控制.  相似文献   

2.
植物全息胚的分形特征及计算机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琨  李泽民 《河南科学》1996,14(2):131-134
本文依据植物全息胚和整体的全息笥,用分形几何的观点讨论全息胚遥分形特征,利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模拟植物全息胚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3.
分形算法的仿真“竹”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形理论适于解决不规则形态物体的建模仿真问题,分形理论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起来可以生成逼真、复杂的自然景物。针对研究者少有涉及的仿真"竹"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主要运用了分形理论中的2种模型方法来研究"竹"的计算机模拟。首先根据"竹"是单轴分枝植物的特点,对分形算法中的L-系统建模方法作了相应的改进,并采用位移映射技术对竹节进行高效真实绘制;在逼真实现"竹"的三维建模后,利用分形算法中粒子系统模型的基本思想,对原有粒子系统模型的随机分布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模拟"竹"群分布形态的仿真算法。描述了对"竹"仿真过程中各方面所涉及的问题,逼真的模拟出"竹"在自然界中的形态、特质以及"竹"群的不同分布形式,这在"竹"的仿真方面给出了一种新颖且相对全面的解决思路,并实验了虚拟场景中的竹林构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利用Matlab软件,采用L系统与迭代函数系统(IFS)分形绘制方法,通过数学实验的形式绘制分形植物,模拟的分形植物细节丰富,形态生动逼真,体现了分形学在描述自然景物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将分形递归算法与BSP算法相结合的编程思路。通过为植物各部器官建模和忠实于真实植物生长机制的程序处理,可生成多种自然逼真、立体感较强的植物形态图像。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形几何学的植物图像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分形几何学理论,从计算机图形学的角度讨论了植物模拟的几种方法,如迭代函数系统、L-Sys-tem文法和递归方法.给出了实现植物图像模拟的计算机程序算法,在算法中加入随机参数,并显示了程序运行生成的逼真图形.  相似文献   

7.
IFS系统在植物形态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FS系统是模拟植物形态的一门重要技术。首先分析迭代函数系统中IFS码产生原理,阐述IFS如何模拟植物形态,然后依据拼贴定理,研究IFS码的变换特点,并利用IFS码的连续性探讨IFS码变换的规律及表现效果。另外通过增加IFS码,对分形图进行变换,逼真模拟森林、草地等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8.
厉鹏 《科技咨询导报》2008,27(12):174-174
分形方法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利用了描述具有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的数学功能来表现植物生长的拓扑及形态结构。实现分形几何建模的方法主要包括迭代函数系统(Iterated Function System,IFS),分枝矩阵(Ramification Matrix)、粒子系统(Partial System)、正规文法方法、A系统(A-system)以及Oppenheimer提出的特定的分形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自然景象的分形图形模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分形函义及其分形图形技术在计算机模拟不规则自然景象的中的应用,分析了绘制双曲迭代函数(IFS)吸收子的确定性算法和随机迭代算法的两种模拟方法,用计算机模拟自然景物可生成逼真而生动的图象。  相似文献   

10.
利用Monte Carlo模拟的方法对电沉积超薄膜的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了电解溶液中总粒子数n、粒子相遇时的反应概率Ps及粒子定向漂移概率Pd等因素,得到了一系列二维薄膜的分形生长图形,计算了相应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总粒子数n和反应概率Ps共同决定了沉积薄膜的形貌和相应的分形维数及聚集的粒子数N,而定向漂移概率Pd则对薄膜的形态及分形维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植物叶片图像的边缘检测是基于图像分析的植物叶片识别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的合理选取与叶片识别的准确度紧密相关.运用Canny算法和SUSAN算法分别对10种具有典型叶形特征的植物叶片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并作主观分析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植物叶片的叶形和叶脉特征对算法效果的影响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这2种算法对叶形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两点地质统计学储层建模通过变差函数确定随机变量的相关关系,解决了地质变量的空间线性插值问题,借助在不同方向上定义的独立变差函数,这种插值算法还能表征地质变量的各向异性。多点地质统计学(MPS)模拟主要有基于像素的模拟和基于样式的模拟等两大类算法,根据对样式分类与模拟过程的差异,又可将基于样式的模拟算法分为直接模拟算法、基于过滤器的模拟算法和基于距离的模拟算法。从地质统计学的算法演化角度出发,总结了两点地质统计学和MPS算法及其适用性;以图像识别为基础, MPS在识别沉积体中薄的非渗透夹层、集成生产数据、模拟井间储层连续性及裂缝分形特征模拟等方面拓展了两点地质统计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李斌  秦奋  陈郁 《河南科学》2009,27(1):110-114
利用河南省行政区界线图,借助GIS软件支持,分别计算了河南省地级市行政区边界的分维、紧凑度和放射状指数.结果表明:郑州市分维值最小而紧凑度最大,有利于行政区边界管理;安阳、濮阳、三门峡3市的分维值最大而紧凑度最小,说明行政区边界复杂,需要进一步加强边界管理.河南省地级市行政区边界的分维和紧凑度整体上与地貌复杂程度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计算表明,驻马店的放射状指数最小,而三门峡则最大.说明优势点趋于质心且边界形状趋于圆时,放射状指数小,反之优势点趋于边界且边界形状远离圆时,放射状指数大.放射状指数较好地反映了区域内部的联系强度.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辅助分形艺术图案设计的算法造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分形图案的生成或构图为背景,讨论计算机辅助分形艺术图案设计的算法造型技术,介绍几类典型的分形图案造型算法及其与传统艺术造型方法的结合,并给出应用这些造型算法的生成实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低插损、大相位覆盖范围的加载缺陷地结构(DGS)的微带线液晶移相器,利用 HFSS仿真软件对 DGS微带线液晶移相器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改变DGS的形状来改变单个移相单元的色散特性,提升单个单元的移相能力,从而减少移相单元的使用数量,降低移相器传输线整体插损。以哑铃型DGS的液晶微带线移相器作为参考标准,比较了5种形状的DGS(哑铃型、减少DGS面积、一阶分形、三角形、交叉型)的移相能力和插损差异。仿真结果表明:下一阶分形和交叉型DGS微带线液晶移相器移相能力较好,最后对不同介电常数的移相器进行仿具观察其S 参数和移相能力,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以分形理论为依据,论述了用递归分形方法生成一种植物树的基本参数、实现过程及结构形状控制的基本方法.并用TurboC语言编程,通过形状控制生成了3种不同结构的植物树.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任务调度算法的仿真环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研究了分布式任务调度算法的仿真环境.首先给出了分布式任务调度算法的主要规则构成,然后提出了分布式任务调度算法仿真环境的一种系统结构,并说明了面向对象技术的设计和实现思想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基于仿射变换系的分形图形的交互式生成分形图形方法,用此方法可以交互式地设计出各种形状分形图案。通过这些分形图案,可以加深对分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发育溶蚀孔洞等孔隙结构,其固相颗粒级配良好,直径跨度范围约为三个量级,且为连续分布,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和标度不变性,为严格意义上的固相分形多孔介质,与之伴生的不同形态、不同尺度的孔洞累积数量与直径分布遵循幂律关系;基于CT图片处理统计4块震旦系碳酸盐岩储层岩心的孔隙累积数量与直径分布,确定存在分形特征的无标度区间,计算分维值大小,结果表明固相颗粒配级越好,尺度分布范围越大,孔隙结构越复杂,分维值越大;分析计算了分维值与微观结构参数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定量关系,可为室内实测孔渗值的校正提供参考,也为探究多孔介质的分形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