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
通过对瘦素的研究分析,了解到瘦素受体广泛存在于下丘脑、肺、肾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等中。瘦素是由ob基因编码、在脂肪组织合成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含有146个氨基酸,主要功能是调控进食、能量及体重。瘦素和其他激素一样,需要与特异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生物学作用。总之,瘦素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肥胖的发生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肥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肥胖已成为社会公共健康问题.随着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ob基因、瘦素、瘦素受体及瘦素作用机制,解耦联蛋白分子及其解耦联作用机理,抵抗素基因、抵抗素分子及抵抗素的生物学效应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运动减肥提供了新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楂叶总黄酮防治鹌鹑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通常血脂升高,特别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发生AS的物质基础。而且高胆固醇血症是造成AS的一个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山楂叶中所含的黄酮类成分,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但山楂叶总黄酮(HLF)对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却未见报道。本实验建立了鹌鹑AS模型,通过鹌鹑血脂代谢相关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HLF对动物血脂和血管病变的影响。以期为研究由于高血脂引起的AS病变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瘦素( leptin)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主要作用在下丘脑,具有调节体脂代谢、能量平衡等功能,瘦素水平的高低对肥胖、2-型糖尿病等疾病起到调节作用。血清瘦素可通过血脑屏障与下丘脑的瘦素受体结合,激活 JAK2-STAT3等信号转导通路,进而改变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系列神经肽的表达。通过收集大量近年来关于不同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情况对血浆瘦素水平影响的文献,总结分析出一次性运动、非一次性运动对血浆瘦素水平和能量代谢的影响,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加深对瘦素功能和机理的分子水平认知,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组织有脂代谢异常,但脂代谢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还不清楚.为了探讨脂代谢异常在肿瘤中的作用,本研究对45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癌组织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并结合ishak评分和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和探讨PPARγ2,SCD1及VEGF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它们相互之间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本研究发现在肝细胞癌组织中,PPARγ2,SCD1及VEGF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率分别为40.00%、46.70%、75.50%.相关性分析发现SCD1和VEGF之间存在相关性(r=0.482,p≤0.001),但是PPARγ2和SCD1(r=0.221,p=0.164),以及PPARγ2与VEGF(r=0.219,p=0.169)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该研究提示脂代谢相关基因与血管生成相关,但不通过PPARγ2调控SCD1途径;脂代谢相关基因SCD1是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发展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血清瘦素在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其意义,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了所有受试者的血清瘦素水平,选取OHS组23例、肥胖OSA组40例、非肥胖OSA组14例、单纯肥胖组6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比较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血清瘦素水平和多导睡眠参数,分析肥胖各组的血气分析结果。对瘦素与其他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分析其对OHS的诊断预测。结果表明OHS组BMI、颈围明显高于其他组。OHS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其他各组,且各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血清瘦素水平与BMI、颈围、腰围、臀围、Pa CO_2、动脉血HCO_3~-呈正相关,与Pa O_2呈负相关。BMI、颈围、腰围和血清瘦素水平对OHS具有诊断预测作用。可见OHS组血清瘦素水平较肥胖OSA组、单纯肥胖组明显升高,除了肥胖因素外,OHS本身也可成为血清瘦素水平升高的原因,血清瘦素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OHS的诊断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高住低练与低住低练两种训练模式下肥胖抵抗大鼠能量代谢的变化,明确两种训练模式对肥胖抵抗大鼠能量代谢影响的差异.方法:适应性训练后筛选出肥胖大鼠8只、肥胖抵抗大鼠24只,分别设肥胖低住安静组(ONS)、肥胖抵抗低住安静组(ORNS)、肥胖抵抗低住低练组(ORLL)、肥胖抵抗高住低练组(ORHL),实验第4周末,测定各组大鼠体重、体成分、血脂、食物摄入量、静息代谢率、血清瘦素水平.结果:实验末,ORLL组和ORHL组大鼠体重均显著低于ORNS组,虽运动组间体脂、肌肉相对重量无显著差异,但ORHL组股四头肌相对重量高于ORNS组;实验末,ORHL组TC、HDL-C水平低于其他各组,且其TG水平低于ORNS组;ORHL组食物摄入量低于ORLL组,且运动组食物摄入量均低于ORNS组;实验过程中,ORNS组静息代谢率呈下降趋势,而ORLL组和ORHL组静息代谢率则先升高再降低,实验末ORHL组静息代谢率降幅高于ORLL;实验末,虽ORHL和ORLL组间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差异,但ORLL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ORNS组.结论:长期高脂饮食,肥胖抵抗大鼠亦存在血脂紊乱现象.虽高住低练与低住低练都能有效控制大鼠体重、体脂的增长,但高住低练对肥胖抵抗大鼠血脂代谢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对机体瘦素敏感性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因编辑是一项对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的新技术。基因编辑主要通过对目的基因的改造,达到未知功能基因研究和疾病治疗的目的。近年来,人工核酸酶介导的锌指核酸酶(ZFNs)、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s)及RNA引导的CRISPR-Cas核酸酶(CRISPR-Cas RGNs)等新一代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兴起极大地推进了基因功能研究的进展,并在构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以及探索新型疾病治疗方案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3种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谢永涛 《科技信息》2013,(10):326-327
肥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严重危害健康。肥胖的形成与脂肪代谢异常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从脂代谢和能量代谢角度分析了向心型肥胖青年男性在6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后一段时间内脂代谢的异常变化,为今后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向心型肥胖的脂代谢变化提供了研究基础,为创新运动减肥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卵巢内瘦素信号传导缺失对卵巢自身功能和全身糖脂代谢的影响,阐明瘦素对外周生殖系统的直接作用,进行了以下研究:①对瘦素长受体缺失(LR-)的雌性B6.Cg-m / Leprdb小鼠和其同窝出生的有完整LR的雌性野生型C57BU6J小鼠(LR ),在性成熟期后的12周,进行卵巢相互移植,构建实验小鼠的LR基因型组合分别为A(躯体 ,卵巢-)、B[躯体 ,卵巢-)、C(躯体 ,卵巢 )、D(躯体-,卵巢 )、E(躯体-,卵巢-)共5组(n=5),移植后观测2个动情周期取材:②检测各自的全身糖脂代谢指标、卵巢周期和生殖激素;③卵泡刺激素(0.75 IU/g)刺激试验后,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WB)方法,检测卵巢内脂代谢信号蛋白包括Janus激酶(JAK2)、磷酸化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ERK)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表达.结果显示:①D、E组与A、B、C 3组比较,体重相差约1倍,性腺周围脂肪垫重量相差约10倍(P<0.01);血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胰岛素水平相差2-3倍(P<0.01);A、B、C 3组的全身血糖脂指标相似,D和E 2组的高糖脂血症升高程度也相似.(②A、B、C 3组小鼠均恢复正常的动情周期,而D、E 2组则始终处于动情间期;小鼠16周龄时D、E组与A、B、C 3组比较:卵巢重量及E2、P、FSH、LH水平显著下降(P<0.05 J.③瘦素刺激后JAK2在A、B、D和E组的卵巢中表达均呈弱阳性,而C组卵巢内呈强阳性表达;FSH刺激后p-ERK和LDLR在A、B、C 3组卵巢内均呈强阳性表达,而D和E组则表达下降.进而得出结论:①单纯卵巢内瘦素信号缺失并不影响卵巢自身的生殖功能、脂质代谢和全身的糖脂代谢.②瘦素受体全身缺失小鼠的卵巢功能障碍,与卵巢外的全身因素即高糖脂血症和低促性腺激素状态有关.③高糖脂血症降调节卵巢内的瘦素信号蛋白JAK2的表达,诱导小鼠卵巢脂质化和功能障碍;FSH刺激可诱导ERK磷酸化后LDLR的表达增强,缓解小鼠卵巢的脂质化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西方膳食和标准饲料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血液学及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用西方膳食饲料和标准饲料对3月龄ApoE-/-小鼠进行喂养,并于喂养3个月、4个月和5个月时,采集小鼠外周血和主动脉弓。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其血脂水平,并通过切片及染色,观察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情况。结果 血脂方面,西方膳食及标准饲料喂养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对照组C57小鼠明显升高,除了经4个月喂养的小鼠HDL-C外,其他各月龄血脂指标西方膳食喂养组都显著高于标准饲料组;在主动脉弓病理切片及染色方面,相同月龄下,西方膳食组小鼠主动脉斑块明显并且AS发病率明显升高。结论 西方膳食饲料及标准饲料均可诱导ApoE-/-小鼠表现AS病症,西方膳食饲料的诱导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温胆汤对高脂血症大鼠及小鼠体内脂质代谢调节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求温胆汤对实验动物体内脂质代谢调节作用的机理。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蛋黄乳剂的方法建立急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 ,观察温胆汤对急性高脂血症成年小鼠粪便脂质含量、血清总胆固醇 (TC)、血清总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胆固醇 (LDL c)含量、血清丙二醛 (MDA)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肝脏总脂解酶(LA)活性、脂蛋白脂肪酶 (LPL)活性和肝脂酶 (HL)活性的影响 ;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 ,观察温胆汤对大鼠血脂(TC、TG)水平、总脂解酶 (LA)、脂蛋白脂酶 (LPL)和肝脂酶 (HL)活性 ,以及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温胆汤可降低小鼠粪便脂质含量 ,显著降低急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LDL c含量 (P <0 .0 5 ) ,温胆汤还可提高血清SOD活性 ,降低MDA含量 ,达到降低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的目的。同时 ,温胆汤可提高肝脏脂蛋白脂肪酶 (LPL)活性和肝脏总脂解酶 (LA) ,但对肝脂酶 (HL)活性无明显影响。在针对高脂血症大鼠的实验研究中发现 ,温胆汤能够显著抑制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血清总甘油三酯 (TG)浓度 ,提高脂蛋白脂酶(LPL)和总脂解酶 (LA)活性 ,但对肝脂酶 (HL)活性无明显影响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实验显示高脂饲料能显著降低大鼠肝脏LDLRmRNA水平 ,温胆汤能显?  相似文献   

14.
E Y Lee  C Y Chang  N Hu  Y C Wang  C C Lai  K Herrup  W H Lee  A Bradley 《Nature》1992,359(6393):288-294
The retinoblastoma gene, a prototypic tumour-suppressor gene, encodes a nuclear phosphoprotein (Rb).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role of Rb in development and in tumorigenesis, mice with an insertional mutation in exon 20 of the Rb-1 locus were generated. Homozygous mutants die before the 16th embryonic day with multiple defects. The haematopoietic system is abnormal;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mmature nucleated erythrocytes. In the nervous system, ectopic mitoses and massive cell death are found, particularly in the hindbrain. All spinal ganglion cells die, but the neural retina is unaffected. Transfer of the human retinoblastoma (RB) mini-transgene into the mutant mice corrects the developmental defects. Thus, Rb is essential for normal mous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Atherosclerosis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and is the primary cause of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in Western countries. Derivatives of cannabinoids such as delta-9-tetrahydrocannabinol (THC) modulate immune functions and therefore have potent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HC in a murine model of established atherosclerosi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HC (1 mg kg(-1) per day)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disease progression. This effective dose is lower than the dos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psychotropic effects of THC. Furthermore, we detected the CB2 receptor (the main cannabinoid receptor expressed on immune cells) in both human and mouse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Lymphoid cells isolated from THC-treated mice showed diminished proliferation capacity and decreased interferon-gamma secretion. Macrophage chemotaxis, which is a crucial ste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 was also inhibited in vitro by THC. All these effects were completely blocked by a specific CB2 receptor antagonist. Our data demonstrate that oral treatment with a low dose of THC inhibits atherosclerosis progression in the 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 mouse model, through pleiotropic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n lymphoid and myeloid cells. Thus, THC or cannabinoids with activity at the CB2 receptor may be valuable targets for treating atherosclerosis.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饮食限制对高脂小鼠体质量、血脂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建立了高脂小鼠模型,设模型组和20%,40%,60%饮食限制组(DR20%组、DR40%组、DR60%组),饮食限制28 d,测定小鼠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用开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解剖小鼠,测定小鼠各脏器系数及Lee’s指数.结果显示:各饮食限制组小鼠体质量、Lee’s指数、脂肪系数、TG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DR40%组和DR60%组小鼠肝系数显著大于模型组,脾系数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而HDL-C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DR60%组小鼠TC和LDL-C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水迷宫实验中,各饮食限制组小鼠潜伏期显著短于模型组(P<0.05).表明饮食限制对高脂小鼠具有降低体质量和血脂及增强学习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建立高脂血症食蟹猴模型。方法 采用高脂膳食饲料诱导食蟹猴,分别在4、8、12、18个月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指标,对其血脂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模型组在饲喂高脂膳食饲料4个月后,TC、HDL、LDL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TG在饲喂高脂膳食饲料8个月后明显升高,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造模后,高脂饲料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C、HDL、LDL、T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在本实验中,模型组TC、HDL、LDL、TG均呈现递增趋势,尤其是TC、LDL明显高于食蟹猴正常参考值水平,说明模型组食蟹猴具有高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特征,初步建立了食蟹猴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血脂及血管内皮活性因子的影响,探讨血府逐瘀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血脂康组、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治疗组在高脂饮食基础上分别给予血脂康,...  相似文献   

20.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鼠VLDL和IDL在动脉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鼠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中间密度脂蛋白(IDL)组分(apoEko-VLDL/IDL)致动脉硬化作用.采用超离法从apoE-基因敲除鼠血浆中分离VLDL和IDL组分,与鼠腹腔巨噬细胞共育,观察apoEko-VLDL/IDL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ApoEko-VLDL/IDL导致细胞胆固醇酯含量显著增加.其诱导的细胞[3H]胆固醇油酸脂量高达15.1nmol/mg细胞蛋白,是天然低密度脂蛋白的8.4倍.形态学观察显示,经apoEko-VLDL/IDL处理的巨噬细胞与苏丹黑B呈阳性染色.细胞结合实验表明,125I-apoEko-VLDL/IDL与巨噬细胞的总结合可被非标记配基取代80%以上,特异结合呈一饱和图形.同时细胞缔合和细胞内降解实验也显示相似结果.非修饰的apoEko-VLDL/IDL可通过一特异而不依赖于apoE的途径导致巨噬细胞胆固醇酯的显著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