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开发了一种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便携式土壤电导率测试仪.测试仪采用"电流-电压四端法"设计方案,包括传感器电极、控制电路和基于蓝牙与PDA的无线通讯系统3部分.传感器电极由4个不锈钢探针组成,外侧电极用于向土壤中输入交流恒流激励信号,内侧电极用于检测与土壤电导率密切相关的电压降.控制电路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包括作为输入激励的交流恒流源电路和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交流恒流源电路可以输出10μA~1 mA电流,电流变化幅度小于1.5%;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具有将检测到的信号整流放大后进行A/D转换、计算、显示的功能,以及接收GPS数据和U盘存储等功能.无线通讯系统将数据通过蓝牙传给PDA,在PDA上可实现数据的接收与显示、文本文件存储和测量结果的实时图形化显示等.室内及室外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土壤质量含水量在15%左右条件下仪器输出可以有效地反映土壤电导率水平.  相似文献   

2.
彭颖  郭泽林 《科技信息》2013,(3):183-184
提出一种嵌入式快递跟踪仪的设计方案,系统采用S3C2410型ARM处理器为控制器,WinCE操作系统,通过SIM908模块中GPS芯片接收GPS信号进行定位.通过SIM908模块中GPRS模块远程数据传输.通过0V9656获取快件的图像嵌入式快递跟踪仪能够实时把快件的位置信息及外观信息传至远程服务器,以供用户查询。经测试嵌入式快递跟踪仪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基于AT89S52单片机下的GPS信息的接收及输出显示。采用GPS模块按收卫星信号,通过串并转换,再由单片机进行处理,最终在LCD终端输出显示。可实现在航船导航、汽车导航、紧急救生以及实践教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GPS技术是重要的测量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各类测量活动中。针对GPS测量中的误差来源,从信号源、信号传播与信号接收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处理这些误差的方法,包括模型改正法、求差法和回避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强干扰环境下的GPS接收机的性能,通过搭建一套软硬件接收系统,研究不同整列流型对抗干扰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使GPS接收机在-38 d Bm强干扰的环境下接收到GPS卫星信号,满足了干扰抑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际中自旋导弹GPS接收天线相位中心与导弹自旋几何中心的不一致性,建立弹载天线坐标系。推导弹体自旋条件下接收的GPS卫星信号的附加多普勒频移变化规律,验证弹体自旋对接收信号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GPS信号跟踪环路设计方法,以消除附加多普勒频率对跟踪的影响。该设计在传统环路基础上加入旋转跟踪环,实现对弹体自旋转速的估计,利用转速信息辅助环路跟踪。经过计算机仿真验证,新环路载波相位跟踪误差较传统环路显著减小,表明该设计能够获得更佳的信号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通用相关器的高动态GPS信号并行快速捕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动态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的快速捕获是GPS接收机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现有算法难以兼顾捕获速度和硬件成本。该文研究在低成本通用GPS器件上实现快速捕获算法。对高动态GPS信号的并行捕获方法基于商用GPS系列芯片GP4000进行了改进,通过扩大算法频率搜索步长提高搜索效率。对该算法进行仿真验算并利用接收的GPS卫星信号进行实测。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以有效地扩大GPS接收机频率搜索步长,提高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质量,同时缩短卫星信号的搜索时间。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天线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结构方案,用于某些恶劣定位条件下、接收信号的卫星数量较少时对用户位置进行解算.该方法可以在仅接收到3颗卫星信号的情况下,根据GPS的原始数据和伪距,进行较理想的三维位置估计,满足单机定位的精度.建立了基于非线性滤波的位置估计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特点,运用平淡卡尔曼滤波算法求解该模型.通过GPS定位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张博  张斌 《应用科技》2015,(2):29-32,38
同步系统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通信系统的质量。GPS接收机将天线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经射频前端处理后变成了数字中频信号,接收机对GPS卫星的信号处理过程,可依次分为捕获、跟踪、位同步和帧同步4个阶段。针对GPS信号的BPSK调制和强度微弱等特点,模拟GPS接收机基带数字信号处理过程,首先介绍了科斯塔斯(Costas)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分析研究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软件无线电载波同步技术的实现方法,并采用Costas环实现了载波同步,性能测试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PDA的GPS定位精度提高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阐述了在Windows CE嵌入式系统中实现PDA和GPS串行通信的方法;验证了DGPS和卡尔曼滤波器在提高GPS接收机定位精度方面的有效性;针对动态滤波器在静态定位时滤波精度下降的问题,对传统卡尔曼滤波方程作出改进,并进一步采用滤波选择结构完善卡尔曼滤波器的动静态滤波性能;利用DGPS和卡尔曼滤波器在误差消除上的互补性,设计一个由PDA接收平台、差分GPS系统和滤波选择结构组成的组合定位试验系统.试验证明,采用组合定位的方式,可以将GPS的定位精度从2.4m(2σ)提高到0.9m(2σ).  相似文献   

11.
尽管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现在精度最高的无线电导航系统,但GPS的原始精度仍不满足有些应用领域.人们在不断提出新的方法,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基于输出的数据处理就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技术.但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使用简单、有效的算法提高GPS的测量精度是车载GPS等领域需要解决的.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单个GPS接收机输出数据的滤波、平滑处理有效的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在提高GPS定位精度的有效性.同时将其应用到所开发的车载GPS中,样机的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提高GPS定位精度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GP2015和CY7C68013A为核心,进行了GPS中频数据采集器的研制.该采集器可以接收GPS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中频数据,通过编写的USB设备控制程序和PC端上位机程序,实现中频数据的传输和保存.将采集的中频数据进行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GPS中频数据采集器能够正确、完整的保存数据,并且数据满足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13.
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与3S集成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掌上电脑硬件平台下,对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与分析,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移动GIS数据模型,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探讨了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低内存环境下的大数据量组织与管理,与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等的集成技术,构建了一个可支持数据移动采集、定位与导航、多源数据融合等应用的集成应用服务环境.在上海某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移动GIS数据模型和构建的集成服务环境具有较好的高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时东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6):1363-1365,1372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 的GPS 接收机的开发过程,并对接收机的软硬件设计和信号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平台采用GP2015作为接收机的射频前端,使用GP4020芯片进行信号的基带处理,芯片内嵌ARM7核作为微处理器,在上位机显示处理结果。实验证明,采用本方案设计的GPS 接收机能较好地完成信息提取与处理任务。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个概念:基于微软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平台的PDA设备作为无线节点,采用802.11b无线网络接口,工作在Ad Hoc模式. 通过在网络层实现多径源路由协议(MSR),并使用会话发起协议(SIP)作为通讯的信令控制,以使节点具备组通讯能力. 重点研究在WinCE平台上实现MSR. 在设计中,通过修改Passthru框架,将Linux下的源代码移植到Windows的NDIS架构中,最终实现了WinCE下的MSR.  相似文献   

16.
周跳的探测和修复是GPS相对定位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修复周跳首先要探测周跳。根据小波变换对信号奇异性检测的原理,对GPS相对定位中载波相位差分观测值进行周跳的探测,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证明小波技术探测载波相位差分观测值中的周跳效果明显,其自动化程度较高、定位准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移动GIS和GPS集成的绿化调查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掌上电脑为移动设备,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实现了移动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的集成.对移动GIS空间数据组织、GPS采集数据的GIS表达、GPS坐标转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移动环境的GPS坐标转换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坐标转换参数的求取与平差.构建了应用于绿化调查的移动GIS和GPS集成系统,利用该系统对上海某区进行了绿化信息调查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GPS坐标转换模型和所实现的绿化调查系统,在移动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作者研制的柴油机着火滞燃期微机检测系统及其应用情况。该系统由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微型计算机及记录装置组成。传感器检出的信号送入信号处理电路后,经滤波、放大、整形及合成,成为等效于滞燃期的数字脉冲信号。将其输入单板机,运行汇编程序,连续采样并处理滞燃期数据。该系统检测精度高,在故障诊断及自控中使用便利。  相似文献   

19.
李建  郅强  李建勋 《河南科学》2006,24(4):547-550
针对超宽带探地雷达,编制了信号处理软件包SPUWGPR.相关的处理内容包括数据编辑、信号处理和图像显示.信号处理包括预处理、频域滤波、宽相关处理以及深度估计等.图像显示包括灰度和伪彩色显示等.从而较完整的建立了Windows环境下的信号处理软件包.对实测数据的有效处理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