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就直接电镀工艺方法生产线路板产生的电镀废水自动化处理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缓冲还原法治理电镀废水新工艺的实验结果表明,设备投资少,治理费用低,沉渣量少,对电镀含铬废水中的铬及多镀种混合废水中的锌、镍、氰化物等均有显著的治理效果,是较理想的电镀废水治理工艺,尤其是中小电镀行业,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缓冲还原法治理电镀废水新工艺的实验结果表明,设备投资少,治理费用低,沉渣量少,对电镀废水的铬及多镀种沸合废水中的锌、镍、铜和氰化物等均有显著的治理效果,是较理想的电镀废水治理工艺,尤其中小电镀行业,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浅谈电镀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会芳  王顼 《科技信息》2011,(25):I0051-I0052
电镀废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传统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处理程度较低,会有少量的重金属排入水体,为减少重金属对水环境的影响,电镀废水治理要采取深度处理,以达到废水回用,实现电镀废水的零排放。本文根据工程实例,论述电镀废水实现回用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关明添 《科技资讯》2007,(20):175-176
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某市电镀废水中重金属铜、镉、铅、锌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经过废水处理以前,广州市某五家电镀企业电镀废水中铜、镉、铅、锌含量均超过了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经过相关的废水处理工艺以后,重金属的含量达到了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电镀废水综合治理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电镀废水的来源和危害。对现行的电镀废水治理的各种工艺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且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作用方式、特点和适用范围。同时,提出了采用“蒸发浓缩-净化-回收利用”处理电镀含铬含氰废水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7.
朱海龙 《科技信息》2010,(21):J0393-J0393,J038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镀工业的规模亦发展,排放的废水量越来越大,电镀废水中主要有含氰废水、含重金属废水、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四大类,主要来源于电镀清洗过程和报废毂镀液,它们具有毒性大、难治理等特点。本文主要对电镀废水处理新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电镀废水回用技术开发”成果首次将纳滤及反渗透技术集成处理电镀镍废水。该工艺先进合理,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外工业应用上未见同类报道,现已申请了“电镀废水处理零排放的膜分离方法”的发明专利。该成果的成功实施为电镀生产废水治理达到零排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可节约电镀生产用水量以及减轻电镀行业对水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电镀企业的集中管理及其废水处理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现有电镀企业的基本状况与电镀废水处理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了化学法集中处理电镀废水的实施效果和经济技术,认为电镀企业的废水相对集中处理有利于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化学法仍是处理电镀废水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镀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青岛市黄岛区电镀工业园实际,提出了电镀废水处理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漂洗和气雾喷淋洗涤相结合的闭路水循环系统,以减少废水排放;论述了对含氰废水,含铬废水,重金属废水以及酸碱废水等四种废水分别处理的方法,特别是铬的回收处理方案,体现了电镀废水处理方面的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镀废水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提出了铝板作为极板的电絮凝设备处理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Crn+、Cu2+、Zn2+,研究了初始pH值、电流密度、电极间距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电絮凝过程中,初始pH值在4-8之间时,金属离子的去除率最好,但当初始pH值超过8时,铬的去除率有所下降;并且随着电流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山市东升镇东锐电镀有限公司电镀废水处理工艺的改造,对原处理工艺不达标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造后新的处理工艺,经过一年的运行实践,新工艺运行良好,得出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应针对生产废水的收集情况统筹考虑处理工艺,各别环节各别处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两步混凝法对某电镀废水中的Cu2+和Ni 2+进行去除,并对混凝剂的类型、混凝剂和助凝剂投加量、废水pH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该方法可作为该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结果显示,当溶液pH值为11.0、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的投加量为1.0g/L、助凝剂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0.2g/L时,电镀废水具有最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废水中Cu2+和Ni 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3mg/L和0.06mg/L.同时,处理成本可降至1.9元/m3.  相似文献   

14.
纳米复合电镀是制备复合材料的一种新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材料的表面性能如耐磨性、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性等,与其它金属基纳米复合镀层相比,镍基纳米复合镀层表现出了更加优异的性能,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镍基纳米复合电镀的研究进展,包括复合电镀工艺和不溶性固体微粒的种类等方面,评述了不同功能性镍基纳米复合镀层和主要应用范围,并展望了镍基纳米复合电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电镀镍漂洗水为代表的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废水属于对环境危害极大的一类污染物.含有改进内部构造的特种分离电去离子(EDI)过程,是一种高效、稳定、环境友好的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新工艺.本文利用模拟电镀镍漂洗水,研究了填充树脂类型以及树脂粒径分布对该特种分离EDI过程分离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使用窄粒径分布的大孔强酸、强碱性混床树脂是特种分离EDI处理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废水过程传质强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五级化学连续提取法测定电镀废水污染的土壤中Cu、Cr、Ni、Pb及Mn等重金属的五种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留态),分析金属元素和土壤固相组分的结合形态.结果显示,电镀废水污染的土壤中Cu、Cr和Mn的有效态含量较高,而Ni和Pb则主要以残留态为主;在有效态中,Cu、Cr和Ni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分别占有效态含量的54.1%,73.5%和39.1%,而Mn和Pb则以可交换态含量最高,分别占有效态含量的38.9%和39.6%;大部分Cr来源于电镀废水污染;电镀废水污染的土壤中Mn对植物的影响最为直接.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含铬电镀废水的危害。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国内外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如:化学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反渗析法、吸附法和微生物法及它们的优缺点,重点阐述了电渗析法和微生物法,并展望了含铬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高压脉冲电絮凝法处理电镀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电解槽中将铁板作为电极,探讨了高压脉冲电絮凝技术处理含Cr3+,Cr6+和Zn2+的电镀废水,并与直流电絮凝方法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絮凝法处理的工业电镀废水出水水质较好,在最优条件下,处理后的废水中总铬和Cr6+含量均为~0.1 mg/L,Zn2+含量为~0.6 mg/L,pH=8.3,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水平.该法运行方便,处理时间短、与直流电絮凝法相比能量效率高,是较理想的电镀废水治理工艺,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具鞘微鞘藻(Microcolus vaginatus)为实验材料,探究了其最适的生长温度以及不同温度下对电镀废水中金属铜、锌和铬离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具鞘微鞘藻最适生长温度是30℃,它对三种重金属离子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30℃时去除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椭圆形自动电镀机运行的数学模型及自动机工艺设计的电算程序。该程序可以根据自动机运行参数或电镀技术条件调整计算结果,适用于电镀自动线工艺设计及生产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