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分离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的苏都黄连根部的内生放线菌进行抗真菌活性测试,并对农作物致病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放线菌进行分类学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苏都黄连根部分离得到的10株内生放线菌中,菌株LJ-1发酵液对9种农作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抗真菌谱较广,其中对大豆菌核病菌和辣椒疫病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10mm和30.90mm,具有开发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经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分类学分析鉴定,菌株LJ-1与Streptomyces tauricus JCM 4837T在同一分支上,相似性为99.73%,最终鉴定为Streptomyces tauricus.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凤丹根腐病拮抗放线菌,丰富凤丹根际放线菌资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1~5年生凤丹根际放线菌进行分离纯化,平板对峙法及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拮抗菌筛选,并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经分离纯化,得到83株凤丹根际土壤放线菌,有15株具有拮抗凤丹根腐病菌作用,抑菌直径大于15mm的放线菌有4株,其中菌株NL_(4-2)10~(-4)6抑菌直径达19. 67mm,发酵液抑菌率最大为84. 38%,抑菌效果最佳,鉴定为Streptomyces tauricus(公牛链霉菌),该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球菌的抑菌直径分别为11. 50mm、13. 67mm、15. 17mm。凤丹根际拮抗根腐病放线菌资源丰富,NL_(4-2)10~(-4)6具有广谱抑菌性,对凤丹根腐病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和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从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不同植被根际采集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得到25株放线菌,以黄瓜枯萎病原真菌为指示菌,筛选出5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将其中拮抗活性较强的2株菌进行发酵培养,同时采用滤纸片法复筛,得到拮抗活性较强的放线菌A5,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sp)。  相似文献   

4.
定海海区潮间带的放线菌筛选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法筛选舟山定海海区潮间带放线菌并对分离到的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拮抗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结合SDS化学法样品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放线菌的检出机率;分离到的115株放线菌中,其中相当一部分菌株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和强抗菌活性;拮抗放线菌主要以抗革兰氏阳性细菌为主(80.7%),抗革兰氏阴性细菌(46.5%)和抗真菌(50.9%)的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5.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抑菌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健康棉花根部土壤中分离得到细菌、放线菌及真菌分离物1723个。通过室内平板筛选获得25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温室盆栽防治黄萎病实验结果表明:3株拮抗细菌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表现较好的防病效果,其中868菌株的防治效果为67.3%,3个拮抗细菌对病原真菌棉花枯萎菌、立枯丝核菌、番茄叶霉病菌、大豆黑斑病菌、大麦条纹病菌、大豆疫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谱较广。  相似文献   

6.
香蕉内生真菌、放线菌类群分析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采用内生菌分离法对华南种植的健康香蕉根、叶内生真菌、内生放线菌进行分离研究表明:叶内部的内生真菌主要为盘长孢刺盘孢菌物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占60.77%;而根内部曲霉Aspergillus spp. ,青霉Penicillium spp.,拟青霉Pacecilomyces spp.的分离频率较高,共占70.4%。在根、叶内生放线菌中灰红紫类群链霉菌分离频率最高,分别占65.2%与78.2%;在整个植株中玫瑰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griseolus的分离频率最高(占57.7%),叶中该种链霉菌占69.0%,根中占43.5%。对峙实验表明:内生真菌在体外对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香蕉专化型)不显示明显的拮抗作用而内生放线菌则显示明显的拮抗活性,玫瑰浅灰链霉菌中有42.5%的菌株显示拮抗作用,该种链霉菌在提高香蕉植株对香蕉枯萎病的抗性中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软腐病是白菜的三大病害之一,对白菜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对从不同生态环境下采集的样品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共得到菌株73株。测定它们对白菜软腐病的拮抗性,得到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11株,占分离菌株的15.1%。其中菌株M-14的拮抗性最强,具有开发成生物农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胥成浩  林天兴  李欣茹  龚明福 《科技资讯》2013,(32):212-213,215
生姜中含有多种具抗菌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也有对“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色葡萄球菌(Mc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otisaureus,MUSA)有拮抗作用的菌株。从生姜中分离纯化得到20株内生细菌,并采用牛津杯法进行抗MRSA菌株筛选。结果表明,通过初筛得到8株对MRSA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复筛得到2株拮抗作用显著的菌株,其发酵产物对MRSA的相对抑菌率分别达到了79.17%和93.75%,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贵州喀斯特区域土壤放线菌分布特点及其多样性,将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不同的生境区域,并采集24份土壤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分别在高氏1号培养基中分离放线菌;通过形态特征对所分离纯化的放线菌进行初步鉴定;经初步鉴定排重后,选取部分放线菌菌株进行16S rRNA测序鉴定。结果显示:茂兰保护区土样中共分离出126株放线菌菌株,其中链霉菌属菌株占总数的91.3%,为烬灰类群、黄色类群、金色类群等;经初步鉴定排重后,选取23株放线菌进行16S rDNA测序。经鉴定,其中21株属于链霉菌属、1株为诺卡氏菌属、1株为小单孢菌属。初步揭示了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土壤放线菌多样性和生境分布,为贵州喀斯特土壤放线菌分布和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榆中县北山干旱地区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8株放线菌菌株,对其形态特征、在6种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经鉴定,其中包括4个属、11个种的放线菌.对各菌种在作物根际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Dengue (DEN) viruses, mosquito-borne pathogens of the Flavivirus genus, Flaviviridae family, are envel- oped RNA viruses that contain a single-stranded, posi- tive-sense, capped RNA genome of approximately 11 kb. Single polypeptide is co-translationlly pr…  相似文献   

12.
应用自编程序在MTS试验机上对43CrNi_2MoVA钢的Bauschinger效应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应变水平、应变历史对Bauschinger效应系数(BEF)的影响,并对该材料的强化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哈维氏弧菌TS-628菌株抗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海水鱼虾养殖中常见的致病菌,由该菌引发的病害给世界各地的养殖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但对其有效抗原的筛选或相关疫苗的研究报道相当少,对其病害的防治也尚无有效措施.本文以患病青石斑鱼分离到的病原菌哈维氏弧菌TS-628菌株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它的鞭毛蛋白、脂多糖(LPS)和外膜蛋白(OMP),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检测这3种成分的抗原性.结果显示,鞭毛蛋白主要的免疫印迹带约有4条,其中43、52 ku为主要免疫反应显色带;OMP主要的免疫印迹带约有5条,其中43 ku为最主要免疫反应显色带, 35、38、47和52 ku也具有较强的免疫显色反应.LPS没有检测到免疫印迹反应.这一研究结果将为灵敏检测哈维氏弧菌以及研制高效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水稻恶苗病菌发酵赤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稻恶苗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8763”作为出发菌株,经菌种分离纯化及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后发酵 9d,赤霉素的效价达到 2.190g/L,比原出发菌株提高了4.3%,获得了赤霉素的结晶。还研究了影响赤霉素发酵的多种因素,包括发酵培养基中主要原料的最佳用量,初始pH;通气量,以及添加氨基酸对产品效价的影响,对赤霉素发酵全过程的生化曲线分析表明;赤霉素合成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大量合成阶段,碳源是决定赤霉素效价高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角蛋白酶基因kerB的提取、 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角蛋白酶产生菌株地衣芽孢杆菌L-25中提取基因组DNA, 借助特定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kerB基因片段. 扩增后的kerB片段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 到产酶缺陷型枯草芽孢杆菌DB104菌株敏感细胞中进行表达. 结果表明, 表达成功的FD-8菌 株(DB104/pLK18)可以在羽毛培养基上生长并完全水解羽毛.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10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念珠菌检出情况,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集10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口腔、皮肤、指甲标本,采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培养、45℃生长试验及API-20C-AUX鉴定系统鉴定到种,同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中有44例(43.6%)检出念珠菌,所分离到的44株念珠菌中,有19株白念珠菌(43.2%),9株近平滑念珠菌(20.5%),8株季也蒙念珠菌(18.2%),1株为热带念珠菌(2.3%),1株克柔念珠菌(2.3%),5株涎沫假丝酵母菌(11.4%),1株产朊假丝酵母(2.3%).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该人群念珠菌检出率的CD4计数、病毒载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V/HCV共感染患者念珠菌主要菌种是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检出率与CD4计数、病毒载量高度相关;检出率可能对HIV/HCV共感染患者判断临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简称 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43例胃癌患者的新鲜癌手术标本及血清标本、36例十二提肠溃疡患者 (对照组 )的胃窦粘膜组织及血清标本入本组研究。分别采用 PCR及血清学试验检测其 Hp感染状况 ,两项检测均为阳性者即确立为 Hp感染。结果 :(1) 4 3例胃癌中 ,Hp阳性 30例 ,阳性率 6 9.77% ;36例十二指肠溃疡中 ,Hp阳性 30例 ,阳性率 83.33% ,两组阳性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Hp阳性患者中 ,胃癌及对照组 cag A基因阳性分别为 2 4例、2 5例 ,阳性率分别为 80 .0 0 %、83.33% ,两组阳性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2 ) 4 3例胃癌中 ,高中分化腺癌组 Hp及 cag A检出率分别为 6 2 .5 0 %及 70 .0 0 % ,低未分化癌组 Hp及 cag A检出率分别为 74.0 7%及 85 .0 0 % ,但两组 Hp及 cag A检出率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 Hp感染及 cag A+ 菌株感染不是胃癌发生的唯一或必须因素。 (2 )胃癌的分化程度与 Hp及cag A+菌株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大戟科4种植物内生真菌分离与抑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大戟科4种药用植物大戟、泽漆、乌桕、重阳木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检测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均含有内生菌,乌桕中获得13株内生菌,鉴定12株,分别属于丝核菌属、小菌核菌属、拟盘多毛孢属、小单头孢属、毛壳菌属、壳小圆孢属、棒盘孢属、交链孢属;京大戟中获得9株内生菌,鉴定8株,分别属于镰刀菌和交链孢属;泽漆中获得6株内生菌,鉴定4株,属于交链孢属;重阳木中获得15株内生菌,鉴定了4株,分别属于小穴壳属、壳小圆孢属、拟茎点霉属。茎中均有内生菌,种子和重阳木叶中均未分离到。总计43株内生菌中有11株有稳定的抑菌活性,占总菌株的25.58%,有12株有不稳定的抑菌活性,占27.91%。用绿豆发芽试验检验表明,仅有1株菌在绿豆幼苗上形成病斑,其余均生长良好,且21株表现出对绿豆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RAPD技术对八个不同的灵芝株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经筛选得到四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52条DNA片断,其中多态性条带为43条,多态性位点频率为82.7%,说明灵芝间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利用POPGENE软件计算遗传距离并建立UPGMA聚类图,可将八种灵芝株系分为两个组群。通过分析DNA指纹图谱,找到了有代表性的特异条带,为进一步开发稳定的、优势菌株特异的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8个敏感菌株作为指示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分离自湖南省德夯峡谷(28°15′~28°43′ N,109°30′~109°45′ E)普通非盐环境土壤样品中的294株嗜盐及耐盐细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并对其中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菌株进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受试菌株中有109株的发酵产物具有抗菌活性(阳性率37.1%),其中5个菌株具有较强抗菌活性(JSM 102030,JSM 102052,JSM 102054,JSM 102066,JSM 102082).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5个菌株分别属于细菌域(Eubacteria)的3个门(Actinobacteria,Firmicutes,Proteobacteria)中的3个科(Bacillaceae,Halomonadaceae,Nocardiopsaceae)的4个属,菌株JSM 102030属于Halobacillus属,与该属已知种Halobacillus trueperi DSM 10404T的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序列相似性为99.1%),JSM 102052和JSM 102054属于Halomonas属,与Halomonas alkaliphila 18bAGT的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序列相似性为98.3%),JSM 102066属于Nocardiopsis属,与其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的是Nocardiopsis prasina DSM43845T (序列相似性为99.3%),JSM 102082与Oceanobacillus属的Oceanobacillus kimchii X50T以99.6%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聚在一起.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自湖南省德夯峡谷普通非盐环境土样的嗜盐及耐盐细菌中存在较高比例的抗菌活性菌株,且这些细菌具有较为丰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