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算法无法平衡能耗和数据传输之间的矛盾, 导致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的数据传输时延较大, 无线传感器网络吞吐量较小的不足, 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整体性能为目标, 设计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算法. 首先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原理, 并建立相应的路由模型; 然后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对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中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能量进行实 时预测, 选择能量大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 构建能量消耗最小的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 最后与其他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算法进行对比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该算法的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能耗较小,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高, 加快了无线 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速度, 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整体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6,(8):1232-1236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传输能耗较大、节点能量有限、网络生存周期短等问题,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延长节点存活率,达到能量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K-均值和人工蜂群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算法(K-ABC).首先,根据汇聚节点到簇头节点的距离远近,将网络能耗进行了区域划分,然后根据层次K-均值算法和人工蜂群算法的结合,构建了簇头选择的目标函数.经过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均衡网络节点能耗,降低网络节点的死亡率,延长网络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3.
路由能耗直接影响无线传感器的寿命,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存在的能量利用率低、严重不均衡等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考虑剩余能量和通信代价的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该算法首先从簇首选择问题入手,全面考虑所有传感器节点剩余能量进行簇首选择和竞争,选择最优传感器节点作为簇首,防止剩余能量最少的传感器节点成为簇首;然后选择通信代价小、剩余能量多的传感器作为通信的中继节点,均衡各节点的能耗,最后采用仿真工具NS2对路由算法的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路由算法减少了无线传感器通信的能量消耗,延迟了传感器节点的死亡时间,改善了能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方法设计无线传感网络路由中,往往忽略了节点的能量消耗以及不同节点能耗的差异性,导致出现节点分布不均匀、路由平衡度较差、整体开销成本较大、能耗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了考虑节点能量消耗的无线传感网络平衡路由算法.构建节点能耗模型,建立无线传感网络梯度和传感器节点之间的信息素,结合蚁群算法求解整体能耗模型,实现无线传感网络...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没有考虑数据接收能耗的问题,建立了一种考虑接收能耗的网络模型,在该网络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耗均衡的无线传感器路由算法。该算法针对路径传输能力进行计算,通过设置能量阈值两次简化网络,设计了一个代价评估函数来重置能耗权值,以达到网络能量均衡消耗,并将该算法与CMAX算法应用于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和传输仿真。结果表明:网络在第一个节点失效时,该算法节点数据采集和传输次数比CMAX算法延长约4 000次以上,剩余能量减小20%左右;该算法更能保证网络有较长的生存期,并且可以保证能量均匀消耗和数据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分簇路由通信时存在数据传输节点死亡数量较多、传输能耗输出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迭代模型和蜂群优化的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分簇路由算法.首先构建网络通信能耗模型,以缩减能耗为目标结合差分蜂群算法及时优化网络节点分布;然后基于网络节点分布优化结果,制定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分簇方法,使用能量迭代选簇方法确定簇头,获取簇头半径完成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节点节能分簇;最后设定通信簇头节点与基站之间的距离,确定节点通信时的路由等级,并结合多跳的路由通信方式,实现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能路由通信.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网络节能分簇路由通信时,数据传输节点死亡数量最多为22个,节点传输最大能耗为21 nJ/bit,表明该方法节点通信节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存在能量空洞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该算法在选择候选簇首时引入位置因子和平均能量因子来平衡全网节点的剩余能量;网络运行过程中,候选簇首通过自适应校正其竞争半径进行非均匀分簇.采用基于能量和距离的能耗函数入簇机制以均衡全网能量消耗,利用多跳动态路由以避免稳定传输阶段转发节点因能耗过大而快速死亡.通过构建网络模型,采用Matlab对文中算法和UCR算法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算法簇首消耗能量的方差波动不大较稳定,相比UCR更好地均衡了簇首能量消耗,并且能够有效避免能量空洞,均衡网络负载,网络生命周期较UCR算法提高了约34%.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存在的节点能耗不平均、 节点过早死亡等缺陷, 提出一种改进低功耗自适应分簇(LEACH)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首先针对无线传感器节点过早死亡的问题, 引入簇半径动态确定方式, 将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划分为多个不均匀的簇; 然后考虑簇首能量消耗过快的问题, 结合簇首所在位置和节点剩余能量选择每轮中的簇首; 最后改进数据传输机制保证节点能量消耗均衡, 并在MATLAB 2014平台上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的性能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改进LEACH算法较好地解决了节点过早死亡的难题, 延长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 平衡了各节点能量消耗, 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显著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存在数据传输成功率低、 网络时延长和丢包率高等缺陷, 为获得更优的数据传输结果, 提出一种基于证据理论加权融合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首先引入聚类分析算法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分簇, 使簇首的分布更均匀, 解决簇首过于集中、 簇成员节点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然后采用证据理论计算剩余能量、 节点间通信距离、通信能耗的权值, 并根据权值对每个节点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选择每个簇最合理的簇首; 最后与其他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进行对比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相对于对比算法, 该算法数据时延均值和丢包率均大幅度减少, 改善了数据传输成功率, 使节点之间的能耗更均衡, 延长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 建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底层是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异构节点构成的无线自组网络,不同节点之间需要通过通信网络传送给感兴趣目标节点,传统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一般采用单播或广播技术,但是这些往往实时性不高,通信开销大,不利于在CPS中受限节点间通信.该文针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中无线多播路由问题构建网络模型,演化为最小路径问题,数学模型为约束Steiner最小树问题,并针对该NP难问题通过启发式算法求解,再通过贪婪思想构建一种最小路径多播路由算法.最后通过与uCast以及SenCast等经典的多播路由算法仿真比较,得出其算法在实时性以及能耗等方面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1.
OSPF动态路由协议中的路由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动态路由协议层次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OSPF中用到的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及路由表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2.
In recent years,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SDNs) have become a promising technology to improve network utilization. However, limited flow table size and long deployment delays may result in low network performance in large-scale networks and a poor user experience. While a typical solution to this issue is routing aggregation(i.e., wildcard routing), the aggregation feasibility problem and reduced network performance may be encountered. To address this dilemma, we first design a novel wildcard routing scheme, called the Tag-based Rule Placement Scheme(TRPS). We then formulate a Hybrid Routing by Joint optimization of Per-flow routing and Tagbased routing(HR-JPT) problem, and prove its NP-hardness. An algorithm with a bounded approximation factor is designed for this problem, and the proposed methods are implemented on a Mininet platform. Extensiv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our methods are efficient for wildcard/hybrid routing. For example, our proposed tag-based wildcard rule placement scheme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required rules by about 65% on average compared with previous wildcard routing methods. Our proposed hybrid routing algorithm can increase network throughput by about 43% compared with existing hybrid routing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3.
在综合考虑光路径跳数、链路拥挤程度以及整个网络剩余资源对路由选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支持优先级的路由算法.该算法给较高优先级的链接请求安排较多的资源,从而降低高优先级的阻塞率,同时优化低优先级请求的阻塞率.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同传统的路由算法Fixed-Alternated Routing algorithm(FAR)相比,该算法在支持优先级路由的同时能有效降低网络各优先级的阻塞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适合于Internet路由行为描述和分析的代数系统-路由网络代数(routing network algebra,RNA),路由网络代数中的变量,常量以及相关的运算定律,重点介绍用于路由行为分析的扩展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BGP4路由策略冲突检测方法,理论与试验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因错误的AS关系配置所产生的路由策略冲突。  相似文献   

15.
王德东  李征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35(11):1616-1618,1623
对多芯片组件的布线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以MCM布线中的四通孔算法(v4R)为基础,针对其易对图的拓扑结构信息丢失的缺陷,通过引入最小斯坦纳树(Minimum Steiner Tree,MST),减少总布线层数,使总布线长度缩短,减小延迟,以达到总体布线结果优化。此外,针对v4R算法自动布线结果不均匀的缺点,引入预分配层进行手动预布线,使最后MCM总布线层数减少,软件模拟表明,改进算法有效利用了整个布线空间,在电特性方面使整体延时减小。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网络的发展,平面路由难于适用不断扩展的大规模网络。文章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一种分层路由结构。文章具体分析了层次网络结构和树构造过程,并结合层次网络结构特点提出了动态层次组播路由算法(DHMR),该算法具有扩展性,适用于大规模网络。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层次组播路由算法从运行速度比动态平面路由算法(DFMR)快,同时减少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存储空间,但组播树的性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QoS routing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providing guaranteed service in IP network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for bandwidth constrained QoS routing, and proposes an optimal algorithm based on the global optimization of path bandwidth and hop counts. The main goal of the algorithm is to minimize the consumption of network resource,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minimize the network congestion caused by irrational path selec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our algorithm has lower call blocking rate and higher throughput than traditional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两种新的边选择函数———费用下限函数 (LBC)和最大剩余时延 费用下限函数 (LBC RDM) ,并提出了时延约束费用最小路由的DCLC LBC和DCLC LBCRDM算法 ,大量随机网络模拟结果表明 ,DCLC LBC和DCLC LBCRDM算法性能相近 ,在费用竞争性和平均路由长度等指标上均明显好于目前的DCLC RDM算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DTN长延时、高动态拓扑、节点分布稀疏、频繁断路等网络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存储-携带-转发机制的DTN路由算法.该算法的源节点不以建立到目的节点的路由为发送数据的前提,而是在通信范围内选择与目的节点之间传输概率最大的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中继节点存储数据,遇到目的节点或更优中继节点进行数据转发,经过逐跳携带转发,最终到达目的节点.在存储-携带-转发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频繁变化的特点,针对到目的节点或更优中继节点的短时局部连通路径,采用Ad Hoc网络路由策略,提高效率.通过NS2仿真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适合在DTN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