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军 《创新科技》2015,(12):23-25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了"逆城市化"理论和观点,而现阶段河南省城镇化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这与西方逆城市化的特征和表现具有相似性,所以西方"逆城市化"可为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推进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展望"十四五"时期,全球正在经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既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文章旨在把握"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碧江定位,客观总结"十三五"时期碧江区"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不足,认真研判"十四五"时期碧江区"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战略机遇和困难挑战,提出碧江区在"十四五"时期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议,是"十四五"时期碧江区创新供给和扩大需求,进而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抉择.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带来了人类社会财富的巨大增进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然而,人类也为现代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代价突出表现为环境和资源等问题,中国也同样如此。然而,在全国不断出现的癌症村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现象:环境污染正从城市转移到农村,现代化的代价正在转移农民头上,农民难以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却在承受着现代化的巨大代价。这个现象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90后面对日趋现代化、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以及与现在前所未有的家庭环境,出现了独特的90后现象,甚至每个人都有着他们独特独立的价值观;但是医学这个行业决定了医务工作者必须具有和当今主流核心价值观相同或者更高境界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价值观:进而探讨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春风化雨般塑造未来医务工作者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解读《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之"生态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现,绿色家园、绿色地球的呼声越来越高,寻求一种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新模式成了现代人的共同愿望。以“生态现代化”为主题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一经公布,立刻激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生态现代化”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人们似乎从这种新模式中看到了巨大的魅力和潜力。 其实,生态现代化建设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中国仍属于世界较低水平。生态现代化建设是整体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和价值追求目标,是现代化发展到了一个高级阶段的体现和表证,是保证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近年来.这些城市坚持“环保优先”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同步发展的良好状态。与此同时,苏北地区的许多城市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发展模式.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生态面貌得到大大改善。江苏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表率。 本期“特别关注”栏目,带你走进“生态现代化”,解读2007年《中国现代化报告》,同时刊登了《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城市》、《苏南环境向好提前出现拐点》和《射阳精心打造绿色环保家园》等文章,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金磊 《科技潮》2003,(2):14-16
现在很多城市明确列出了自己的现代化实现目标,列出了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看,怎样理解城市现代化的标准?现代化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应当同世界来比,不能各搞各的标准,只强调自己的特色。现在各地研究的现代化标准,在概念上大同小异,但很多方面在实质上差得很远。作为学术研究、“百家争鸣”值得倡导,如果作为国家政策、政府行动的依据,就要小心谨慎了。实现现代化是个历史性的宏伟任务,二三十年实现并不慢,何必非要规定三五十来年。不要单纯认为现代化是个经济数字的增长问题,根本的问题是人的生活质量得到真正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前,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除了用GDP这个常用指标外,还有衡量生态质量、文化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人均预期寿命、人均教育、人均收入指标。实现城市现代化是需要若干届政府和人民长期努力的,不是靠短期的几项形象工程、几项政绩就能达到的,重在要以人为核心,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学"公地悲剧"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发展乡村旅游出现的对公共资源的破坏和掠夺现象的成因,并就如何避免乡村旅游的"公地悲剧"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思考"非典"事件发现,优良、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对于抗击"非典"具有非常重要的伦理功能,这种功能对于现代化建设同样具有重大意义;透视"非典"事件还可以看到,抗击并战胜"非典"在伦理上向社会和人们迫切诉求普遍信任、社会责任感、健康生态道德观和正确、合理的价值观,这种伦理诉求对于我们社会的未来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一、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高原现象"就是对一个学生或一个学校而言,当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某一水平时出现了停止不动的现象,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这种现象专家们称为"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在初中和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它是影响学校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瓶颈,要想打破这个瓶颈必须首先知道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一)左脑使用过度目前,我们许多学校的学生负担依然很重,上午4节、下午4节,完成作业需到晚上11点左右,这种学习状况实在令人怛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以来,全国各地大、中城市都纷纷刮起了一股争相购买"小产权房"的热潮.据统计,全国小产权楼盘已经占到总体销售市场的20%左右,而且颇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但是,由于小产权房本身存在的法律上的局限,再加上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其明确立法,使得大多数购房者在享受了当前利益的同时,又不免对手中的所有权及以后的发展前景产生疑虑.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亟待出台相关的法律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综合过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红三角”地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具体表现为综合经济实力低下、中心城市凝聚力低、城市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地形地貌的约束等。“红三角”地区应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和特色,确定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有利于城市化的制度创新,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从国际比较城市化研究、国内比较城市化研究、其他非区域性比较城市化研究3个方面,对近年来比较城市化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世界上不存在统一的城市化道路模式。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中国城市化面临着新的问题。在"两栖式"城市化背景下,通过对典型乡镇外出农民工的实地调研,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条件、现状及意义,由此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方法对陕西省1991—2002年的耕地面积与城市化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之间存在着极强的负相关关系,并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结论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并提出了解决加快城市化进程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矛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农民工”是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论证了“农民工”转化为市民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旅游城市化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连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化与旅游的互动关系,阐述了旅游城市化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旅游城市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关于城市化定义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当今社会科学领域使用最频繁的学术用语之一,但人们对城市化的认识和理解千差万别,不同的学科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从城市的定义及标准、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城镇化、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城市化的质与量、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以使城市化的定义更为系统和明朗。  相似文献   

18.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两型社会的稳步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辐射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趋同、公共服务滞后等。为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的健康和谐发展,应构建合理的城市群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统筹,促进集约开发,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和城市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城镇化经历了波动徘徊—缓慢发展—快速发展—稳步发展等主要阶段。当前总体上正进入城镇化中期的快速扩展阶段,但存在城镇化与工业化较大脱节、城镇化质量不高、大城市蔓延和低密度扩散趋势加剧、城乡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突出问题。顺应城镇化发展的新特点及新趋势,应当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工业化为先导的产业支撑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城镇功能,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分工协调、城镇聚合轴和都市圈有机结合的战略布局,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坚持优先发展特色镇、重点中心镇的“小城镇、大战略”,以科学分类考核推动城镇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新型城市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城市化的概念、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新型城市化道路、城市化存在阶段性和地域性、城市化中政府作用等方面。新型城市化研究有许多创新之处,也存在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