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锋 《广东科技》2014,(2):152-153
摔跤是一项历时悠久的竞技体育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摔跤运动同样进行着发展和转变。呈现日益紧张的趋势,在高强度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受伤的情况十分常见。从业余摔跤运动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容易受到的损伤入手,分析损伤的成因,并积极寻求防御措施。致力于以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业余摔跤运动员,减少运动过程中的损伤,使之能更好的适应现阶段摔跤运动发展的新形势,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举办首届省直职工运动会足球比赛,有30支队参加,我们从参加决定的14队赛准备,热身赛和比赛方面入, 对足球运动员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得出结论;运动员损伤易发部位为踝、关节、大腿、腰部、胸部和小腿,小腿骨折和关节扭伤最为严重;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比赛对抗和争夺的激烈程度是导致损伤出现的主要因素,赛前科学高水平的训练和适宜的热身赛安排,提高裁判员执法水平和运动员遵守规则的意识可以预防和减少比赛中运动员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范春满 《科技信息》2009,(31):164-165
探讨胸部在足球运动中撞击时胸壁动力学适应过程及其与损伤的关系。能更好的为足球运动员在比赛时减轻撞击损伤的程度,能进行科学的预防及更科学的康复损伤部位。为我国足球事业作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连文冲 《科技信息》2013,(4):356-356
足球裁判员是足球比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水平的比赛中,也需要高水平的裁判员。在业余足球比赛中,虽然很多裁判员能较好的理解规则和准确的判罚犯规行为,但是在裁判员之间的配合上有着诸多的问题,从而导致一些错判、误判、漏判。本文结合笔者的足球教学和足球裁判工作实际,对业余足球比赛中裁判员之间的协助与配合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分析,使业余足球裁判员能逐步的提高执法水平,在比赛中更好的默契配合,高水平的完成执法任务。业余足球裁判员的能力提高对促进业余足球比赛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越  孔庆梅 《科技信息》2013,(4):337-337
本文对参加沈阳市业余足球联赛2011-2012赛季的足球运动员中的500名队员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发现,参加沈阳市业余足球联赛的队员损伤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业余基层足球联赛裁判员执法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球裁判员在执法基层业余足球比赛的过程中,应根据参赛运动员自身比赛的特点,裁判员采用机动灵活的跑位,提高合理地运用竞赛规则能力.在执法配合上要求裁判员随时进行多种途径交流,灵活的运用规则掌握判罚尺度,对有异议的判罚做出简短的规则解释,以促进广州市业余基层足球联赛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新平 《科技信息》2009,(28):I0228-I0228
本文通过对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现象的剖析,根据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对赛前集训到开始比赛前运动员出现的心理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足球比赛作为足球运动员的一个整体的心理对象为基础,对足球运动员比赛心理过程进行初步的探讨,从而认为,足球运动员比赛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三类心理活动,并对它们的内涵以及相互联系进行初步分析,最终认为,在足球运动训练以及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培养及心理控制应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运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量表、训练比赛满意感量表,对陕西省部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运动动机、训练状态监测、训练比赛满意感存在性别差异,男子在多个维度均高于女子足球运动员;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训练比赛满意感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任务定向和训练状态监测的相关程度高于自我定向,训练比赛满意感和训练状态监测的五个维度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李旭武  孙艳玲 《科技信息》2011,(33):303-303,314
本文通过对高水平运动员和业余水平运动员在赛前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对比,找出业余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弱向所在,针对业余运动员的特点,并且同时借鉴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优势,提出相关调整方法,从而有利于完善提升业余运动员赛前心理的稳定性、适应性的特点,使得运动员得以在不同的激烈紧张的比赛场面中发挥出正常甚至于超常的水平,获取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11年浙江省第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的18所中学代表队250名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中学生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患病率达78%;损伤多属于急性损伤;造成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犯规率较高、场地因素、自保不力、准备活动不充分等;损伤发生的主要阶段是在比赛时;损伤的部位主要是踝、膝、小腿及脚趾等。  相似文献   

12.
黄飞 《科技信息》2010,(27):145-145,183
高校足球运动员由于缺乏系统的训练,而且参加比赛的机会较少,平时教练员又不注重队员比赛能力的培养,出现比赛焦虑,心情不稳定,不能很好的适应比赛节奏的现象,从而导致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下降,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本文以高校足球运动员的特点为基点,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从六个方面探讨了高校足球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以期为培养高校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聂良荣 《科技信息》2011,(3):I0126-I0126,I0114
运动中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足球运动的身体对抗激烈程度之高,使得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业余足球运动员在参与足球运动时所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常见损伤的原因,分析合理的预防措施。为更科学的进行运动健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少足球运动员赛前身体、技术、战术训练都较理想,平时比赛发挥也不错,但在重大比赛中却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在赛前有一个良好的竞技心理状态.这是取得比赛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1影响足球运动员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训练程度直接影响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如果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配甘(’练比较好,训练的比赛效果也好,那他对比赛就信心十足,心理状态就稳定。比赛上验决定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控制情绪、运动员的休息、睡眠、体力及伤病、领导、领队、…  相似文献   

15.
韩增虎 《科技信息》2012,(6):297-297
在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今天,足球运动员能否踢好足球,能否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营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学生足球运动员不仅要承担学业,还要训练和参加比赛,为了他们健康成长和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膳食中必须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为此本文通过对丽江师专体育系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全面了解丽江师专体育系足球运动员的饮食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建议和意见,为丽江师专体育系足球运动员的饮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足球运动项目特点,对高校足球业余运动员采取腿部核心肌群力量训练效果进行研究,仔细分析实验前后足球业余运动员专业素质发生的改变.结果说明,借助腿部核心肌群力量训练,业余运动员原地正脚背射门和凌空正脚背射门的准度与速度都得到了提升.可见,科学应用腿部核心肌群力量训练,有利于业余足球运动员提高上下肢统一发力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控制身体.相较于传统基础训练,实验训练科学性更强,同时采取各种训练手段,提升了训练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7.
闫景林  李晓亮  张忠孝 《科技信息》2011,(36):I0121-I0121,I0120
笔者通过对2011年CUBA大超联赛黑龙江省赛区报名参加此次比赛的六所民办高校的60名运动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我省民办高校篮球运动员训练、比赛过程中主要损伤发生部位为手指的挫伤、膝部的拉伤、腰部扭伤和肩部肌肉拉伤,其次是大腿部、踝部的拉伤,而其余部位损伤发病率较低。本文主要对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类型、部位和原因及规律特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志 《科技资讯》2011,(13):235-235
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对足球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从足球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足球运动员文化素质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足球运动员文化素质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范珣 《科技信息》2007,(30):198-198,233
现代足球比赛对抗性强,比赛的胜负已不仅仅局限于运动员体能、技能和战术水平的高低,而对运动员在场上所表现出来得足球意识提出了很高要求。"足球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它必须经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渗透,以及运动员自我经验的积累,在对足球技战术的认识、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笔者通过多年的足球训练与教学经验总结认为:良好的足球意识的是赢得比赛的关键。此文对足球意识及其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足球运动员集训前、中和比赛期间的血红蛋白、血睾酮、肌酸激酶和尿素氮指标进行训练和赛后的检测,及时分析检测数据,准确掌握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期间的身体机能状况,以提高运动员竞技比赛水平,为教练员科学指导训练和比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