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素质教育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教学生学会学习。诱思探究教学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这一要求。在探究课堂中要变教为诱,变教为导,通过引趣、设疑、演示、引申诱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不是直接从老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知识,而是变学为思,变学为悟。  相似文献   

2.
钟晓静 《科技信息》2010,(24):I0255-I0256
本文通过引入诱思探究策略,在导趣、导思和导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并对比传统教学方法与诱思探究策略,指出诱思探究策略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孙修楠 《科技信息》2012,(36):I0127-I0128
“诱恩探究”教学模式中的“实践探究”理念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笔者将其精髓实践于职业教育教学中,选择性地借鉴原有理论,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多种反馈评价机制验证“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应用于职业教育的可行性。本文主要针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结合高职生物技术专业基础课《无机及分析化学》创造了“职业角色探究法”,为一些受实训条件限制的基础理论性质的教学内容提供情境模拟的探究方法,并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产品流程化的思维模式,为发展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做铺垫。  相似文献   

4.
激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学中可以采取“以需引思,以疑诱思,以趣促思”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根据诱思探究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亦师亦友”,教学中教师巧设情境,让学生联系实际,自主探究等,对提高教学质量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孙建军 《科技资讯》2007,(20):169-169
为了实施新课改,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人通过教学中的体会,从激发学习动机、巧设引导、诱思导学、注重亲身体验、超越自我几个方面来浅谈物理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诱思探究教学的思想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它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应该是“诱导”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应该是“思考、探索”的过程。指数函数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基础。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这节课中尝试运用“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教师,教导学生是我们的天职,但我认为在“教导”中“导”更为重要。“诱思探究”、“循循善诱”不仅适用于语文课本教学,同样也适用于高三的语文复习教学。高三的语文复习知识覆盖面很广,如果只是一味地做题、讲题,而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那么就是在舍本逐末,最终必定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9.
“诱思探究”英语课堂教学以诱导引入新课,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为操练设计活动,诱导思维,强化体验;用小结总结规律,及时反馈,促进同化终达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诱思探究教学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新课题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1.
诱思探拓课堂教学模式是围绕如何“诱”、“探”促使学生解决问题和应用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学生个性全面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听、说、读、写、思的综合能力。只有通过听、说、读、写、思的训练,学生才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才能使他们具有适应当今竞争社会的能力。教师应该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减负增效”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向课堂要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为此 ,我进行过尝试 ,稍有感悟 ,愿与同仁一叙 ,意在引玉。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怎样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 ,形成正确的思想观 ,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是教师必须考虑和设法解决的问题。我校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现代化学科教学论的研究与实验———诱思探究教学深化探索》的实验研究基地之一 ,该课题研究的负责人陕西师大的张熊飞教授多次来我校指导实验研究的实践工作 ,使我们更…  相似文献   

14.
缪庆贺 《奇闻怪事》2005,(11):21-21
[教法和学法]教学本身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开展。教师要采用点拨、启发等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敏捷性,使学生能在教师的诱思下,通过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加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学实践证明,有激情才有兴趣,有兴趣才有求知欲,才能打开思考之门,才能把学生的精神力量发动起来。各个学科都应想方设法去创设情景,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从多方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尤其是思品课,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过程,而且是情感活动,觉悟提高的过程。可有很多教师往往因忽视了情感因素的激发,以至于把活生生的课讲“死”了,收效甚微。“以情促思,以思导行”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略有所得,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的教学中,思维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思维可分为分析性思雏、创造性思雏和实用性思维,不同的个体具有比重各不相同的三元能力,但这三种思维能力同等重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三种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7.
探究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美国几十年的科学教育实践表明,探究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文章分析了探究与探究教学,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及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它的历史演变,并针对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编的思想品德教科书设计了形式众多的活动,目的是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体验。因此,“活动”成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形式。而学生的“活动”最容易生成新的问题。本文试在“动态生成”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探究思品课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体现出朴实、灵活、真实的特点,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从阐述探究教学的概念与内涵入手,对其提法由来与思想渊源、美中两国实施现状等做了较详尽的介绍.抓住高校现行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措施不得力,甚至严重失职的培养现状等,对大学课堂实施探究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论证.以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教学实施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为依托,就提高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层面问题做了较深刻的总结反思.  相似文献   

20.
姜齐 《科技信息》2009,(29):314-314,359
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活动的制约和束缚。将这种信息技术应用于思品课的教学实践,可以将原来抽象深奥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对思品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一改过去沉闷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认为,只要从思品教学实际出发,信息技术便可成为思品课教学工作的有益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