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硫脲、丙二酸二甲酯、间苯二酚为主要原料,分别得中间体4,6-二甲氧基-2-甲砜基嘧啶和2,6-二羟基苯甲酸,再经缩合反应制得目标产物2,6-二[4、6-二甲氧基嘧啶-2-氧基]苯甲酸钠.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熔点测定证实了中间体化合物及目标分子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新型四氢吡啶并噻吩并嘧啶-4(3H)-酮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ewald反应使哌啶酮、氰乙酸乙酯与硫磺在吗啡啉存在下反应,制得中间体2-氨基四氢吡啶并噻吩衍生物3.3再与三苯基膦、六氯乙烷在无水三乙胺存在下作用,得到中间体膦亚胺4.应用膦亚胺4与异氰酸酯及仲胺的三组分串联aza-Wittig反应合成了6个未见报道的2-烷氨基-5,6,7,8-四氖吡啶并[4',3':4,5]噻吩并[2,3-d]嘧啶-4(3H)-酮的新衍生物7a~7f.所得产物的结构由1H NMR,MS,元素分析所确证.  相似文献   

3.
以四甲基哌啶酮为底物,合成一系列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该方法应用膦亚胺4与芳基异氰酸酯的氮杂wittig反应,得到的碳二亚胺5再与仲胺反应。以72%~81%的总产率合成了8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二烷氨基噻吩并[2,3-d]嘧啶-4(3H)-酮衍生物7a~7h。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7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7f在浓度为5×10-5 g/L时,对黄瓜灰毒菌的抑制率达到71%。  相似文献   

4.
以2-氨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3-甲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有别于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经3-苯基-2-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中间体,高产率的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3-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七乙酰乳糖硫苷.  相似文献   

5.
利用室温离子液体[BPY][BF4]作溶剂,将芳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三组分于80℃一锅煮"合成了一系列3,4-二氢嘧啶-2(1H)-酮.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法操作简单,产率高,反应时间短且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6.
2-烷氨基噻吩并[2,3-d]嘧啶-4(3H)-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膦亚胺(2)与芳基异氰酸酯的氮杂Wittig反应,得到的碳二亚胺(3),再与伯胺作用得到中间体(4),而后在醇钠的催化下选择性关环,制得2-烷氨基噻吩并[2,3-d]嘧啶-4(3H)-酮衍生物(5)。讨论了该成环反应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对4-氯-2-甲基-5,7-二氢噻吩并[3,4-d]嘧啶6,6-二氧化物为原料合成2-甲基-5,7二氢噻吩并[3,4-d]嘧啶6,6-二氧化物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与文献报道的Pd-C/H2脱氯方法相比,用新的甲苯-锌粉-氢氧化钠溶液-TBAB体系常压脱氯,简便易行,避免了加氢脱氯的危险性,降低了成本,产物收率达92 %.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甲苯为溶剂,TABA为相转移催化剂,n(4-氯嘧啶二氧化物)∶n(Zn)∶n(NaOH)=1∶10∶20,温度100 ℃,反应时间2 h.  相似文献   

8.
二氢嘧啶-2(1H)-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和抗炎等生物活性,可作为钙拮抗剂、降压剂、$1a-拮抗剂,因此进一步拓展此类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超声波辐射下,利用Big-inelli缩合反应,以氨基磺酸为催化剂,芳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为原料,一锅法合成出了5-乙氧羰基-4-芳基-6-甲基-3,4-二氢嘧啶-2(1H)-酮(4).探索了反应物的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与经典方法相比较,该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产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5,7-二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2-苄硫醚类(A系列)和5,7-二甲基-1,2,4-三唑并[4,3-a]嘧啶-3-苄硫醚类(B系列)化合物,并通过熔点测定、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以前不同的是,在合成过程中,我们改变反应温度,并使用相转移催化剂苄基三甲基溴化胺,在氢氧化钠的乙醚-水溶液中进行了相转移反应,该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所得产物更纯、产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在硝酸铋[Bi(NO3)3]催化作用下,由醛、乙酰乙酸乙酯(或乙酰丙酮)、脲(或硫脲)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3,4-二氢嘧啶-2(1H)-酮衍生物.此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并且硝酸铋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广义系统H∞控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通过解广义代数Riccati不等式给出具有相同控制器的广义系统H∞控制器设计方法,所设计的H∞控制器使得闭环广义系统容许而且它的传递函数H∞范数有界。  相似文献   

12.
多目标规划的Hα-共轭对偶理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34(4):571-575
  相似文献   

13.
电控离合器的H控制及鲁棒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35(9):1303-1305
针对典型不稳定对象推导了PID控制器整定公式.设计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根据闭环系统内稳定的定义推出镇定系统的充要条件,然后定义H∞最优性能指标,利用有理近似逼近控制对象中的纯滞后进行控制器推导.在给出的例子中比较了新的控制器和其他控制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任意时滞离散系统H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散系统任意时滞α-稳定判据及离散系统时滞状态H∞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研究了任意时滞的离散系统H∞状态反馈控制问题,得出的结果避免了对时滞常数的限制,适应了应用中普遍性问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广义线性磁悬浮对象的H控制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了广义线性磁悬浮对象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出其具有非渐进稳定的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变换方法,得到了一种利于设计H  相似文献   

16.
多时滞线性系统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
不确定多时滞系统H鲁棒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确定多时滞系统H  相似文献   

18.
线性时滞系统带记忆静态输出反馈H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存在状态时滞的线性时滞系统,提出了无记忆与带记忆的复合H  相似文献   

19.
多时滞系统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相似文献   

20.
用Penning离子阱经碰撞反应H ,H 2/H,H2产生稳定的H n(n=3,4,5,6).高分辨离子谱中除了H ,H 2,H 3和H 5之外,还探测到H 4,H 6.根据Wright和Borkman预言n=4,6的偶数氢团簇离子与对应的n=5,7的奇数离子具有可比较的结合能,由该实验结果可以推断,n=4,6与n=5,7的离子在反应动力学方面具有相近的性质,都能够经碰撞合成反应获得.还分析了H 4,H 6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