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对合肥市2004年航片进行判读的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通过对研究区域内城市森林景观斑块进行分析,文章得出研究区范围内城市森林景观斑块总体比例不大,且分布不均匀;城市森林景观斑块的数量与面积从中心城区向外递增,但单位土地面积拥有的城市森林斑块数从中心向外递减,旨在为合肥城市森林建设提供相关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述国内外对森林景观美学评价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彩云  梅拥军 《科技信息》2010,(19):I0209-I0210
森林景观是开展森林旅游的物质基础,美学价值是森林景观的重要功能之一,其美学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森林景观区的游客数量。本文通过对国外森林景观美学研究现状,可从中了解森林景观美学的指标构建。同时,结合国内森林景观美学评价的研究,分析出国际上对景观美学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描述因子法、调查问卷法和直观评价法。在通过对我国森林景观美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我国在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价中的一些缺陷。为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和有效的经营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原生观赏植物筛选与繁育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植物群落的深入调查,从树型、花、叶、果等多种因子进行综合评定,筛选出景观价值高的原生观赏植物30种,对筛选出的冬樱花、滇榄仁、木蝴蝶等12种原生植物进行繁殖和轻基质培育试验,找出最佳繁育方法,培育苗木10万株,推广应用于攀枝花城市视野区的山体生态治理、植被恢复和森林质量提升等城市森林建设工程,营建了1500 hm~2生态景观林,为金沙江干热河谷类似地区山体生态治理、原生植物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中创建森林生态型景观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笔阐明了实现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森林引入城市,在成都市中创立森林生态型景观路的必要必琢重要意义;并结合工程实际,探讨如何进行森林生态型景观路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5.
介绍南宁市城市森林的发展及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指出南宁市城市森林发展中存在缺乏长期全面合理的规划、城市森林体系尚未形成,大量使用草坪、绿化模式单一,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等问题.建议南宁市城市森林建设要与城市空间格局、环境格局相结合,完善城市森林体系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城市森林特色;要将城市森林纳入生态网络,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全民城市森林建设意识.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广州森林景观生态规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GIS空间分析构建各景观要素的专题图层,建立了森林景观生态模拟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并应用分维数、破碎化指数、多样性指数和聚集度指数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广州市森林景观进行规划和评价.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泛化能力强,对于研究自然、社会驱动因素与城市森林景观结构变化的非线性对应关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是森林景观格局预测、模拟分析及景观规划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森林具备调节气候、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净化大气、降低噪音等生态功能。文章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分析了该市的城市森林建设现状及城市森林景观对本市的生态、经济、社会贡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岷江源头区森林经过变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了岷江源头区的森林景观动态(1974—2002年),应用USLE模型计算该区域同时期的土壤侵蚀变化。近30年来,随着森林景观面积的持续增加,土壤侵蚀量逐渐减少,各景观类型的散布指数也随着土壤侵蚀量的减少而增加。各不同的森林景观控制土壤侵蚀的能力存在差异,针叶林最优,阔叶林次之,针阔混交林最差。森林号观破碎度随土壤侵蚀的增长而增加,分布在较轻侵蚀区中的景观斑块具有更复杂的形状。  相似文献   

9.
城市边缘区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过渡地带,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边缘区历来成为城市空间扩展中的热点地区.通过对城市边缘区概念、特征、空间扩展及其景观生态变化的研究现状分析,提出了控制城市蔓延的两种途径用来解决城市边缘空间变化所引起的景观生态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铁岭市龙首山景观区典型单元水土流失的调查和定位观测,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系统地提出了龙首山景观区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模式,为城市景观区水土流失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采伐对森林景观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伐既是影响森林景观结构特征的关键因子,又是森林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过控制采伐格局能构造理想的、可持续利用的、和谐的森林景观格局.采伐格局与森林景观的关系始终受到林学家和景观生态学家的特别关注.从采伐对森林景观影响的研究方法入手,总结了国内外在景观尺度上研究森林采伐影响的现状,针对国内外采伐对森林景观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我国今后森林采伐对森林景观影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PCI、ArcGIS软件的支持下,提取徐州市城市森林的信息,并将徐州市城市森林划分为点状林、线状林和面状林3种类型.随后,在线性抽样法的基础上用SPSS软件对城市森林类型的景观异质性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城市森林空间分布不均匀;面状林占有绝对优势但聚集程度较高.为了改善徐州市城市森林分布不均和面临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建议构建徐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北坡林火迹地森林景观格局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黑龙江省图强林业局的育英和奋斗林场为研究区,从景观尺度上,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探讨和分析了1987年大兴安岭“5·6”特大森林火灾中,火烧强度对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强度不同,导致种源、土壤理化性质等自然环境要素产生差异,并决定了火后森林景观更新与恢复的措施,进而影响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GIS技术,在提取乡村景观类型的基础上,对福州郊区乡村旅游景观特色及其组合形成的空间分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丘陵山地针叶林景观构成了福州郊区乡村景观的基质;丘陵山地农田景观与森林基质构成有特色的山岳森林田园风光;乡村景观多样性高,可满足多种乡村景观旅游审美需求;平原城市景观和丘陵山地人工马尾松林景观...  相似文献   

15.
广西森林景观与森林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森林景观组群、森林景观组、森林景观型以及林分景观四级的构成形式,将广西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划分为3个森林景观组群及18个景观组和70多个森林景观型;就森林景观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作了概述。阐述森林景观在广西森林旅游区划。  相似文献   

16.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玮  李莉萍 《江西科学》2012,30(2):157-163
兼具城市和农村双重属性的城市边缘区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景观生态问题和生态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出现了城市与乡村交互的界面逐渐模糊,乡村逐渐被城市所吞噬,景观格局混乱等问题。从城市边缘区的特征和功能入手,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进行了特征、功能的定位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整治方法以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表热环境与景观格局的关系——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深圳市2009年10月的TM影像和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地表温度反演、温度差异分区和叠图分析方法,研究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与地表热环境分异特征之间的关系,同时使用不同温度分区样地调查与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探讨城市景观格局与地表热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温度分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差异显著,景观格局特征分异明显,中温区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最高、形状最复杂,冷岛区景观的异质性最低、形状简单聚集程度高;2)不同温度分区的景观格局特征与温度的相关关系也截然不同,热岛区的景观整体格局指数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在冷岛区为正相关关系;3)绿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百分比及格局指数在冷、热岛区域与地表温度的相关关系差异显著,并且对地表的降温效应显示明显的阈值特征。研究城市景观格局与地表温度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地利用格局对城市地表热环境的影响,可以为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缓解热岛效应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景观结构和功能对生态过程的影响,重视景观中生物群落与主要环境条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因此,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导入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必将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原理主要包括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景观连接度及景观连通性以及景观生态规划格局原理等.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从城市园林斑块的建设、席道的规划设计、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的构建以及大型的城郊森林斑块和环城森林带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19.
运用平坝县森林资源分布图,通过透明网格纸人工统计有关数据,分别计算景观要素优势度、景观斑块密度、景观要素斑块密度和森林景观粒级结构,由此对平坝县的森林景观异质性进行了静态分析.研究表明,平坝县森林景观受环境因子、植被自然演替和人类活动的共同控制,总体异质程度较高.控制因子中,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游彩云  梅拥军 《科技信息》2010,(21):I0380-I0380,I0415
本文通过感性工学实验,对森林景观资源进行美学构景。为森林生态旅游景观林设计及经营提供依据,从而构建理想的森林景观条件,使森林旅游更好地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给旅游行业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