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批评话语对惠特曼生态思想有所忽视。惠特曼生态思想发源于自身经历和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惠特曼生态批评思想建构在歌(文化)与自然、诗人与自然以及上帝与自然等关系层面,主张自然是艺术价值的标准,其创作实践又体现出生态整体统一、生态改良动力以及精神生态和谐等生态思想内涵,力图建构生态作家和生态批评家惠特曼形象。  相似文献   

2.
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深受近代欧洲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呼唤回归自然怀抱,体现终极关怀;关注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体现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当时英国诗歌现状、华兹华斯本人的思想、宗教等角度进行分析,得出"拟人化"应是指18世纪英国新古典主义后期诗歌中为了追求形式浮华而机械抱定古希腊、罗马作品中对神的人格化.同时,因为"拟人化"的对象涉及神的形象但并无真情实感,所以华兹华斯认为此法亵渎了他崇高的基督教信仰与情怀,偏离了万物有灵论和神的观念的本因.  相似文献   

4.
詹姆斯的"国际主题"是跨文化且动态发展的,历经了从早期强调欧美文化冲突到晚期探索完美人性的演变过程。从文化和人性双重视角分析詹姆斯早、晚期代表作《黛西.米勒》和《金碗》,可看出其"国际主题"发展的轨迹。詹姆斯对文化和人性的研究体现了詹姆斯对集文化融合和人性完美为一体的人类理想文明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天狗》一诗中的天狗形象,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彻底否定旧世界的反叛精神,也反映出了泛神论思想及惠特曼的浪漫主义精神对郭沫若五四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华兹华斯与袁宏道都是中西方抒情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但两者浸染于炯异的历史及文化,因而在回归自然的取向、诗歌题材的选择、入思方式等方面既有自由精神的共鸣又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华兹华斯是一位具有浓厚生态意识的诗人,他在诗歌中咏赞大自然,强调回归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从自然与上帝,自然与人类,自然与童年三方面探讨了华兹华斯的具有生态意识的诗歌。  相似文献   

8.
乔治.爱略特生活在19世纪基督教思想盛行的时代。她的小说处处可见其基督教思想的痕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无论从人物还是语言方面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这部小说体现了爱略特"博爱"的基督教思想和作为一个作家的"以道德诲人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9.
乔治·爱略特生活在19世纪基督教思想盛行的时代.她的小说处处可见其基督教思想的痕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无论从人物还是语言方面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这部小说体现了爱略特"博爱"的基督教思想和作为一个作家的"以道德诲人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0.
刘莉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2):164-164
《致杜鹃》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代表作之一,是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与高超的文字水平完美结合的具体体现。本文从诗歌的形式、思想内涵及写作技巧等几方面入手对这首诗进行了解读,试图使读者更直观的了解诗人及他的创作,更具体、更准确的对诗歌形成评价。  相似文献   

11.
华兹华斯,湖畔派诗人的领袖,其独特的儿童观与自然观既是他的思想观念与诗学体系的核心,更是一种精神存在。自然在诗人眼中是神性、理性与人性的结合,而他关注自然的目的就在于拯救人类。儿童乃成人之父,灵魂先于人出生这些思想是其童年复归思想的核心,其实质包蕴着深邃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表现了被社会异化的人类对属于人类的那种最纯洁、最美好的灵性的呼唤。  相似文献   

12.
华兹华斯和李白,作为中外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在诗歌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回归自然,情感的自然流露,丰富的想象力,同情劳动人民,具有抑郁和孤独感,叛逆精神。本文通过对这些相似点的比较,试图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作者诗歌的精髓,探索学习诗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在欧洲启蒙运动,特别是卢梭"回归自然"思想的影响下,北美大陆的有识之士开始认真思考科学技术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精神生活和思想道德的影响。以克雷夫科尔和贝弗利为代表的一批美国作家通过对印第安人纯洁高尚的品行和健康自由的生存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身处工业文明的人们对印第安古老文化发自内心的赞赏,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对因过度追求物质利益而导致的道德沦丧和人性异化的担忧,今天读来仍具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作品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天空之城》中,宫崎骏的美学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自然和人类文明尖锐矛盾的描写,呼唤回归自然和对人类希望的塑造成为作品的主线,也是宫崎骏美学思想的特征体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了华兹华斯诗歌中,诗人以自我情感为主线的创作风格。诗人通过"自我"的表现方式,使读者产生共鸣,最终达到自我情感与普遍情感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6.
胡梦园  江山 《科技信息》2013,(25):156-157
艾兴多夫是德国中、后期浪漫主义作家、诗人,更是德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一个无用人的生涯》故事简单,但其意蕴深厚,并且带有强烈的宗教意向。他的作品体现了浪漫主义自然哲学观,其旨在追求人神之间的对话。作者透过人与自然和谐的这个切入点,体现出自身渴望回归自然以及与自然同一的生态思想。这种自然哲学观也体现了一种对自我、对人类的救赎,或者说是精神的重塑。  相似文献   

17.
露茜是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兹华斯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自然诗歌广受世人喜爱.在著名的"露茜"组诗中, 华兹华斯塑造了永恒的大自然的形象--露茜.一个清纯的村姑, 但赋予了充分的神性和自然性, 代表了诗人的自然思想.  相似文献   

18.
毛姆的作品大都以探讨人性价值和人生意义为主题。毛姆对人生意义和人性价值的探索过程,也就是他的精神信仰之旅。毛姆的精神探索大概可以分为对基督教的摒弃,对叔本华哲学思想的认同,以及想借助东方哲学来拯救西方文明这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白站国 《孝感学院学报》2011,31(2):10-13,85
湛若水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其孝道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是以心学为根基,天道和人性相结合的孝道思想的形而上学构建;二是缜密而别具人情味的忠;三是孝道规范原则中体现出"以心制事"的原则;四是孝道实践当中的个体主动性的高扬。  相似文献   

20.
莎翁传奇剧是莎士比亚的晚期创作.这些剧作的主题与风格与其前期和中期之作都有明显不同,作者往往用离奇和意外的情节,使各种矛盾化解,呈现出"团圆"的结局,表现出宽恕、和解的思想.这一创作主题及风格的变化,既是时代与社会生活所使然,同时又是作者人文主义和基督教"仁爱"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