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婷 《科技信息》2011,(11):I0263-I0263
在倡导众生平等的明治期,日本女性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仍然未得到改变,在笔者看来这与日本明治期制度化的"家父长制"的家族制度有关,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将结合樋口一叶的作品,来分析日本女性悲剧与当时家族制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公元1、2世纪至8世纪日本古代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多位女性登上王权宝座。她们的出现对于稳定社会政治,推动国家的体制、制度建设,繁荣文化与物质生活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本古代社会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影响。拟通过日本古代女性王权的出现及其作用分析其历史、社会和政治背景,由此从一个侧面揭示日本女性与日本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平安时代是日本文学文化活动最为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女性作家的活跃则成为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现象。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主要作品及其特征,应从日本平安时代的摄关政治与女性文学之间的关系入手,在政治、文化和文学形式三个方面,研究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日本女性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社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古代中国文化和近代欧美各国的社会制度,在现今的日本社会,虽然女性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男尊女卑的观念在日本人的心里也影响深远.从日本教育现状特别是日本女性的教育现着手进行分析,探析教育经济效益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特别是积极方面的影响,剖析了教育对日本女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简姿亚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4):80-81,87
就女性解放思潮而言,辛亥革命时期,在西方女权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冲击下,男女平等之说转换为"男女平权",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权思想终于形成,女性解放思潮的发展终于达到高峰期。而这时的女性报刊在女性解放思潮的冲击下,从戒缠足、倡导女学、要求女性自立、倡导婚姻自由等各个方面来进行鼓吹、宣传,可以说,作为女性解放思潮的体现者和宣传者,女性报刊向我们展示了极其丰富的内涵。而女性报刊的这些宣传鼓动反过来又推动着现实社会中女性解放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禁忌是一种极其复杂而又普遍存在的人类文化现象。女性禁忌因其特殊的生理现象而成为人的禁忌中的最主要的内容。日本女性禁忌的发生、发展、变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女性禁忌既有相似性,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禁忌是一种极其复杂而又普遍存在的人类文化现象.女性禁忌因其特殊的生理现象而成为人的禁忌中的最主要的内容.日本女性禁忌的发生、发展、变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女性禁忌既有相似性,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日语中的女性用语是现代日语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日本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亦有其相应的阶段性特征。分析、研究女性用语的制度化过程,有利于理解和把握女性用语的特征及其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为研究近代以来女性用语不断出现的中性化趋势提供先行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9.
近代日本的一些女教育家们参与或独立创办女子学校,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方针,为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日本女子教育史乃至日本教育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本文将从教育思想和理念、学校的影响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来说明这些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在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史上的地位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女性与教育的互动作用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他的前期的创作中选择了独特的角度,集中了大量的笔墨对在悲惨世界中的下层女性的生活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反映。塑造了日本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下层女性的群像,再现了这些女性的不幸遭遇,而且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她们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作家的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1.
杨迪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2):45-46,72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高超的艺术创作,熟练的写作手法将"叙事"与"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他通过多种叙事方式的展开,有利于我们对人物内心情绪进行有效的捕捉;通过巧妙的叙事策略,有利于塑造让人记忆深刻的女性形象;还通过典型的叙事意象的呈现,有利于更深层的挖掘女性群体的特点。这样,他笔下几部主要的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丰富而富于变化,现实而又不缺乏灵动,将女性的性格、心理、意识等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是一位对女性比较关注的作家,他的诸多作品里显示了其一以贯之的女性观。文章以《京华烟云》为例,分析其女性观的内涵就在"自然"二字,并从林语堂所倡导的女性"自然"之德、"自然"之貌以及"自然"之力三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3.
元稹,中唐著名的诗人,有"才子"之称。元稹是位多产作家,其诗歌题材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描写了社会上的各种人:君主、官员、耕夫、女性等。他诗歌中的女性各自代表了不同的阶层,有与元稹朝夕相处的妻妾,有美貌多才的歌姬舞女,有幽居深宫的妃嫔宫女,也有辛劳生活的普通女子,同时还有不忘红尘的女道士,这些女性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形象鲜明。  相似文献   

14.
《小妖精集市》是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最杰出的,也是最受学术界关注的诗作之一。诗歌向读者们展现了两种分裂状态:一是男性"自我"空间和女性"他者"空间的分裂与对立;二是处于边缘化深渊中的女性心理的分裂状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只有借助于"第三空间"才能实现身份的重构和自我拯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以两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樋口一叶和柳美里为中心,从时代背景、创作体裁和作者经历以及女性意识等几个方面,通过对比研究,考察日本传统家庭观的转变,以期连一步认识女性作家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6.
王彩云 《科技信息》2010,(31):153-153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座艺术高峰。作品中描写了大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构成了《聊斋志异》作品中最亮丽,最有魅力的部分。在近五百篇小说中描写女性形象的就接近二百篇。其中有一批贤德类女性,如林氏、颜氏、庚娘、细柳、珊瑚等都是作者尽力刻画的贤妻形象。在男性看来,她们的确很贤德,因为她们符合男性所设定的标准。但我们去认真分析她们的处境,会发现她们一直处于"他者"的地位。本文通过对贤德类女性形象加以分析,来阐述她们的"他者"地位。  相似文献   

17.
学界存在着一个神话,认为周作人早年生活中的"悲苦"女性形象,如祖母以及杭州花牌楼的诸妇女,激发与促进了其"哀妇人而为之代言"的女性观的生成。这个神话不仅在周作人自己那里被一再言说,后来的研究者如钱理群先生等也延续了周作人的这种误识。实际上,所谓的"悲苦"更多的是强加给那些女性形象的标签。悲苦女性形象对周作人的影响,在周少时并未显现,它主要是周在后期回忆中的"重构"。并非这些悲苦女性形象促发了周"哀妇人"女性观的形成,而是在其已成型的女性观的视阈中,她们经过扭曲和过滤而呈现为特定的符号表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日本作为东方两大民族,有着丰富且充满魅力的神话传说,这里主要将视角放在其中的创世神话部分,通过对中国的伏羲女娲创世神话以及日本的伊耶那岐命、伊耶那美命创世神话的比较揭示中日两国文化的深层影响和互融,同时对日本女性崇拜在创世神话中的渊源也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19.
女性的从众心理,之所以甚于男性,主要来自女性处在社会性别弱势地位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其所"从"之"众",也多是"从"同性之"众"。倒不是从同性那里得到安全,而是从同性那里得到调整自我的评价与参照;即便是与"异性相吸",出现反差,也是在异性霸权面前被"窥视"的群体心理折光。这样,女性在长期的社会群塑中,趋奉时尚,追赶时髦,盲目从众,从而丧失了"自我",成为现代女性自觉意识迅速提升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传统的婚姻观认为,婚姻可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但是战后随着日本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当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开始强调自我价值,追求独立与自由,从而很多女性放弃结婚生子。同时,离婚也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