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 益源 ,男 ,196 3年生 ,台湾省彰化县人 ,文学博士 ,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兼任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台北县县政顾问、嘉义县文化艺术发展咨询委员 ,现兼任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彰化县文化局文学咨询委员 ,以及《彰化县民间文学集》、《云林县民间文学集》总编辑等职。长期投入台湾各县市民间文学的采录与研究工作 ,并在中国大陆、越南等地从事田野调查 ,且多次参与海峡两岸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的规划与执行。在台湾、香港、大陆、越南出版有《剪灯新话与传奇漫录之比较研究》(中、越文本 )、《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2.
金荣华先生,江苏无锡人,1936年生,在上海读小学。1949年到中国台湾读中学、大学、研究生。中国台湾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硕士,法国巴黎大学作研究。曾任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导师,台北中国口传文学学会理事长。金先生受中国文化熏陶,游访世界各地,见深识广,凡所论著,往往涉及中外材料之比较研究,撰有《比较研究》一书。金先生关心民间文学民俗学几十年:1.组织考察队伍,在台湾各地进行民间文学与民俗事象考察。先生主张…  相似文献   

3.
陈益源教授专长于民俗学、民间文学、古典小说以及域外汉文学。长期以来 ,他勤于民俗文化调查和民间文学采集 ,并着力于台湾民间故事家的发掘与研究工作 ,对于乡土文化的保存与推动更是不遗余力 ,堪称为台湾民间文学实践家。  相似文献   

4.
李晓峰博士《德沃金法律思想研究》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以为此书的出版会对法学学术有所裨益,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5.
民间文化是近年来文化界所关注的一个大课题.什么是民间文化?其价值何在?通过截取民间文化的一个方面——民间文学,探讨民间文学对《红楼梦》形式和内容的影响来阐明民间文化的价值及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浙江畲族史》作为研究畲族文化的代表作,已于2010年1月出版。书中对“畲族民间文学”的论述,是畲族历史叙述的重要辅助,是研究畲族民间文学的范本,其论述繁简得当、事例典型,是作者民族情感的重要表达。  相似文献   

7.
学术动态     
《镇江高专学报》2011,(4):F0003-F0003
我校丁钢博士所著的《大学文化自觉管理的向度、模型与方略》一书,已于2011年3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系丁钢博士继2005年12月出版《大学:文化与内涵》之后的又一部论述大学文  相似文献   

8.
刘明君教授、陈金明博士所著《民主政治与和谐发展》(以下简称《发展》)一书,已于2010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可喜可贺。该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主样式的转型与我国乡村群众自治制度的创新研究》(2009年)阶段性研究成果。这一专著在选题立意、体系构建、观点方法等方面都彰显出较为鲜明的学术特色和理论创新性,值得学界予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思想史纲》简评赵荣同志所著《地理学思想史纲》一书,己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8章,约28万字。地理学思想史研究,涉及中外史、地、哲诸多方面,研究难度较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出版的地理学思想史著作,除几本译著外,只出版过3种中国学者以教...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曾少聪副研究员所著的《东洋航路移民——明清海洋移民台湾与菲律宾的比较研究》,列入杨国桢教授主编的《海洋与中国丛书》,最近已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全书20万字,定价23.80元。 该书以中国海洋移民为研究对象,以台湾和菲律宾为研究范围,从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的  相似文献   

11.
正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的群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直接创作并广泛流传的,反映该区域群体的历史渊源、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心理特征且不断演绎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的总称,既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的遗产,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国《著作权法》对此已有明文规定,但具体如何保护还没有出台明确的落实办法。《著作权法》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  相似文献   

12.
汪玢玲教授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在中国民俗学史上 ,以《民俗学运动的性质和它的历史作用》一文 ,第一个起来破了民俗学是资产阶级伪科学的坚冰 ;《蒲松龄与民间文学》将蒲松龄作为民间文学搜集家、民俗学家来研究 ;《中国虎文化研究》发现了中华万年虎文化 ;所主编的《中国民俗文化大观》是篇幅最大、门类最齐全的中国民俗典籍 ,她以“一文三书”奠定了在中国民俗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刘锡诚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民俗学家,还是一位广大中青年民俗学者的良师益友。 第一次读到刘锡诚先生的名字,是在1980年。当时我还是大学三年级学生,准备往民间文学方面发展,老师向我介绍了刘锡诚先生编译的《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苏联民间文艺40年》和《高尔基与民间文学》等书。可见,刘锡诚先生的书虽然编译于20世纪50~60年代,但对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恢复和发展仍在理论上起着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安年 《世界知识》2013,(13):69-69
今年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欧柏林大学东亚系华裔教授马秋莎博士《改变中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百年》(To Change China: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s Century-long Journey in China)一书。  相似文献   

15.
当今民俗学元老,中国大陆首推钟敬文教授,在台湾则非娄子匡教授莫属。娄子匡,小钟敬文二岁,1905年生于浙江绍兴。中学时代,即在舅父顾仲雍、老师赵景深的鼓励与指导之下,开始采集民间文学,陆续出版《绍兴歌谣》(1928)、《绍兴故事》(1929)、《赵歌百曲》(1931)等书,从此与中国民俗学结下不解之缘。在1949年迁居台湾之前,娄子匡教授曾于对日抗战期间任国民党驻浙办事处主任,官拜文职少将;不过,他最为人所称道的,仍是在民俗学事业上的卓越作为,包括与顾颉刚等人在杭州创立中国民俗学会,又一口气同时在7家报纸主持7种《民俗周刊》,每周邮送给13…  相似文献   

16.
张维慎博士的论文集《沙苑子文史论集》,已于2014年9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该文集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学术文库中的一种,全书30余万字。书前附有宁夏社会科学院《西夏研究》主编薛正昌先生的题签和著名古文字学家王辉先生的序;书后为作者的后记。文集主体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编为“历史地理研究”,由10篇论文组成;第二编为“中国古代礼俗研究”,有6篇论文;第三编为“简牍与典籍研究”,有8篇论文;第四编为“文物研究与鉴赏”,有9篇论文;第五编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有7篇论文,合计40篇论文。在这40篇论文中,其中有10余篇论文刊发于《文史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州学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考古与文物》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7.
近日 ,陕西省人民政府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揭晓 ,本刊姚远编审的《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一书荣获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是我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专著 ,并首次采用文、理融通的方法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 ,从而开辟了新的新闻史研究的学科分支。该著出版 3年来 ,《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学时报》、新闻出版署主办的《中国报刊月报》、中文出版核心期刊《编辑之友》、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主办的《编辑学报》,以及英国李约瑟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和我国台湾合办的…  相似文献   

18.
从金荣华游学外国考察外国民俗,钻研中国古籍,访问大陆探索大陆民间文学,采录台湾卑南、鲁凯、泰雅、阿美和金门、澎湖故事与民俗,介绍金荣华比较民间文学的研究成果,采录台湾民间故事民俗的成果,撰写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成果,以及培养民间文学硕士、博士生,对中国台湾民间文学学会工作的热心关注,得出结论:金荣华教授是中国台湾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的耕耘者。  相似文献   

19.
黄开国与唐赤蓉教授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于2004年推出了由巴蜀书社出版的《诸子百家兴起的前奏》一书。之前,作者在《哲学研究》及其台湾的《孔孟学报》等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具有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有的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的受到一些学者的高度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任一飞研究员、周竞红副研究员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一书,近期已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正如该所所长郝时远先生在为该书所作序言中所言:“中国的民族关系史是一个延续、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一书中进行(得到)了清晰的背景勾勒和翔实的现实论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