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铁路跨越式的发展,铁路行车设备不断更新,既有行车设备改造、大修、检修任务也十分繁重,运用过程中难免发生故障;同时基建、工程施工、站场扩建、改造等项目多,导致车站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近几年来,所发生的事故中,有大部分事故是非正常情况下作业造成的,因此,铁道部、路局、行车站段加大了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培训工作,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实作教学,是车站值班员培训工作的重点,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手段。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实作教学,现就实作教学谈点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刘涛 《广东科技》2014,(18):126-127
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流与物流的交换越来越多越快,安全是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而铁路在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安全问题一直是铁路运输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此,对于非正常情况铁路车站接发列车情况一定要密切关注,并且采取安全而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防非正常情况下不良后果的发生。通过对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发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并对确保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安全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模拟系统特点和铁路信联闭的功能需求基础上,研究了在列车接发与调度指挥模拟实验系统中用软件完成车站联锁和区间闭塞的实现方法,着重论述了适用于模拟系统的通用联锁逻辑算法  相似文献   

4.
车站联锁表仿真平台由车站编图、车站联锁表可视化仿真系统构成。在车站编图仿真系统内,根据车站的道岔、信号、轨道电路的设置情况,构建各种站型的车站仿真图。将编好的仿真车站图导入车站联锁表可视化仿真系统内,对车站内接车、发车、通过、调车进路进行逐项设置,并可对设置的各进路进行可视化检验。车站图和联锁表导入到车站调度指挥系统,可构成特定的路网,并可进行接发列车操作。  相似文献   

5.
大型车站在列车运行图调整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铺画占线程序图的问题。(1)分析咽喉干扰。车站咽喉区的接发车干扰是每个车站复线区段都客观存在的问题,而且越是大型车站、衔接方向越多产生的接发车干扰也越多,可能产生接发车干扰的原因有多种,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车站站型不合理。例如,鱼腹型车站的到发线、调车线等线路偏重地布置于正线的某一侧,这时可能产生的接发车干扰就较多。  相似文献   

6.
接发列车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及铁路的经济效益,因此确保接发列车安全是铁路生产的重中之重。"反方向接发列车"是双线区段车站行车组织工作中的高风险安全关键环节,作业人员不仅需要理解掌握车站的各种闭塞特性、列车运行方向、列车运行路径、及其各种不同情况下行车组织方式的平稳转换,更要熟练掌握"改方"操作技能,落实各项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确保行车安全。该文主要讨论双线双向(反方向大区间)接发列车的安全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7.
牛春年 《山西科技》2013,28(4):31-34
非正常接发列车在行车工作中虽然不经常遇到,但无论是行车设备发生故障,还是施工以及运行条件发生变化等,对于接发列车人员来说其处理能力一直是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多年行车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接发列车人员非正常作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铁路信号设备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设备,它包括:铁道信号,联锁设备,闭塞设备。列车在车站上的接发,通过和调车作业安全是由联锁设备来保证的。当联锁设备发生故障时,如何准确快速的查找和排除故障是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重要保障。本文就作者在多年工作中经验和教学中的探讨如何在查找故障中利用借用电源法判断故障的体会与大家探讨和分享。  相似文献   

9.
铁路接发列车作业是车站重点工作之一,是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因此,为确保铁路接发列车的安全,降低接发列车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文从影响铁路接发车作业安全的人员、管理、设备和环境四个方面入手,对影响铁路接发列车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个影响因素,分别提出了与之相应的防控措施和对策,希望能在铁路接发列车作业安全防控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引入多屏拼接技术, 然后详细介绍了接发列车模拟训练系统、车站调度模拟系统的系统基本原理;对两套系统的显示需求进行分析;采用软件与硬件相结合, 构建系统的多屏拼接硬件平台, 对拼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以来,我学院利用运输培训基地为沈阳铁路局车务系统车站值班员举办“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培训班”31期,培训人次约1500余人。培训效果显著,深受现场职工的赞誉。普遍反映培训内容能紧密结合现场实际,真正解决了车站在特出情况下接发列车中现场普遍问题。良好的培训口碑,促成吉林车务段主动来院寻求与学院联合对车务段接发列车人员进行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能力的“应急培训”。使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所覆盖区域为基层站段的安全生产服务的愿望得以实现。为确保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安全奠定了基础。为校企联合办学,提高现职人员技术业务素质和应急能力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铁四、五号线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一个适应线性电机运载系统的移动闭塞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由计算机联锁系统(故障导向安全),列车自动防护(ATP,故障导向安全),列车自动驾驶(ATO),列车自动监督(ATS)四个主要子系统组成。其中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主要对列车驾驶进行防护,对与安全有关的设备或系统实行监控,实现超速防护、列车间隔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鲁志彤 《甘肃科技》2009,25(11):61-62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开始了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研制。计算机联锁系统大有取代继电联锁之势。介绍了我国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概况,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潞新公司运销总公司集配车站设备的落后间接制约了矿井的效能,因此对保障运输安全车站信号的升级,车站信号由6502电气集中改造成计算机联锁,不仅能保证安全运输生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煤炭铁路的运输能力。通过对改造后计算机联锁信号的跟踪,我们认为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实现铁路现代化和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之一,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车站联锁设备。同时,计算机联锁系统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都较为便捷,且便于改造和增加新功能,为铁路信号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今后潞新集团公司对既有车站信号改造和新建设的车站铁道信号起点要高,应全部采用计算机联锁。  相似文献   

15.
安全是铁路运输生产永恒的主题,联锁软件是保障铁路车站列车或机车作业安全的关键软件,而高效、充分的测试对于保证其安全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描述了被测联锁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采用了基于灰盒测试方法来完成对计算机联锁系统各部分软件的功能与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非正常情况下铁路接发列车工作人员认知行为产生的机理,由此构建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的认知行为模型。基于认知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人因失误因素,并以某铁路局在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人因失误数据为学习样本,分析人因失误因素对人误影响的主、次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培训与应急演练"、"工作经验"、"疲劳程度"及"工作压力"等因子是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人因失误的主要贡献因子。研究表明,该认知行为模型与灰色关联分析法正确可靠,适用于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人因可靠性分析,对制定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丽 《科技信息》2010,(29):I0062-I0062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地铁、轻轨具备客运量大、污染少等特点,是解决大中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目前,我国各大中城市不断增加地铁的运营里程。由于地铁列车运行密度高、车站间距近、安全性要求高,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及列车本身需要实时了解列车在线路中的精确位置和速度,那么如何对列车进行精确的定位和速度控制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造车站列车到发和调车作业的仿真模型 ,并辅以站场数据和联锁模型 ,在计算机上构造虚拟的车站及列车、机车、车辆 ,实现铁路中间站和大站车场的基本生产过程的模拟  相似文献   

19.
JD ID型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联锁工程联合体自行开发研制的新一代计算机联锁系统 .JD ID型计算机联锁系统 ,集成了北京交通大学原有几种计算机联锁系统制式的优点 ,参考了国内外其它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长处 ,采用了国内外最先进的计算机、控制工程和通信技术 .系统特点 :( 1 )采用现场高抗干扰I/O总线和计算机高速数据总线相分离的技术 ,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提高系统的整体抗干扰能力和计算机的I/O扩展能力 .本系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车站 ,大大简化了设备结构 .( 2 )采用双网并联CAN总线构成计算机网络 ,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高铁枢纽车站接发列车和客运作业的特点,考虑接发列车技术要求和现场客运组织要求,将到发线运用和进路选择作为整体进行综合优化,以到发线运用和检票口作业量均衡、接发列车受交叉干扰程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0-1整数规划模型,并针对实际问题设计蚁群算法求解。最后以广州南站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到发线接发列车数量和检票口作业量较为均衡,占用同一到发线相邻两列车最小时间间隔较为合理,有利于列车运行受到干扰时接发股道和时间的调整,达到了优化到发线运用和进路选择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