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该实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青黄链霉菌、酿酒酵母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田基黄水提取液进行抑菌实验研究,并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其结果表明:田基黄水提取物对供试菌种普遍有抑制作用,黑曲霉除外;MIC也因菌种不同而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青黄链霉菌为0.25g/mL,酿酒酵母菌为0.5g/mL,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均为0.125g/mL.实验还采用不同有机溶剂的提取物对选取的五种供试菌种进行抑菌作用研究,其结果表明:田基黄有机溶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青黄链霉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均比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植物组织培养中真菌污染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组培接种室空气中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发现曲霉(Aspergillus),毛霉(Mucor),青霉(Penicillum),木霉(Trichoderma),根霉(Rhizopus)等常见菌为组培的主要污染真菌.抑菌环实验表明次氯酸钠与制霉菌素抑菌效果较好.50mg/L酮康唑 50mg/L制霉菌素 0.1%次氯酸钠组成的混合杀菌剂,抑菌效果好,对植物伤害小,是良好的防真菌污染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库拉索芦荟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滤纸片法、组织块法和液体培养法测定了库拉索芦荟叶片不同部分对6种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库拉索芦荟对6种供试菌生长均具自有较强抑制作用;芦荟叶不同部分的抑菌作用存在差异;芦荟汁经121℃湿热条件处理20min仍具有一定的抑菌效应,说明芦荟汁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黄芪渣虫草发酵粉的抑菌活性和安全性,以及为其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对黄芪渣虫草发酵粉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发酵粉中重金属及其污染微生物进行了测定.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黄芪渣虫草发酵粉对常见的4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沙门氏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G-)〉枯草芽孢杆菌(G-)〉大肠杆菌(G-),而对真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曲霉和青霉,对根霉和毛霉无明显抑制作用.重金属定量检测,铅的含量为0.7954mg/kg,汞的含量为0.0190mg/kg,砷的含量为0.6364mg/kg.在微生物分析中,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培养测得茵落总数为140g^-1,大肠菌群数少于30个/100g,霉菌数为0g^-1,沙门氏菌未检出.  相似文献   

5.
小茴香等7种植物蒸馏提取物的抑霉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存在于水果的常见霉菌中的灰霉、黑根霉、交链孢、青霉和黑曲霉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时倍稀释法,对小茴香、柠檬草、孜然、广藿香、肉桂叶、桉树叶和鼠尾草这7种植物的蒸馏提取物有效抑菌成分(精油)进行抑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小茴香抑菌效果最好且得率高,为1.90%,对青霉、黑根霉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3.2μL/...  相似文献   

6.
土豆皮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各种浓度的土豆皮浸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青霉四种菌种的抑制作用.100%、75%浓度的土豆皮汁液抑菌圈直径较大,抑菌效果非常明显,而50%浓度的土豆皮汁液的抑菌效果则不明显.鉴于土豆皮的抑菌效果.可将其粗制品作为天然防腐剂.  相似文献   

7.
利用超声回流法获取不同溶剂(水、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丙酮、环己烷)的黄皮叶提取物,选用滤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研究黄皮叶提取物对十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丙酮提取物对供试的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四联微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有明显抑菌效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2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3 mg/mL;对四联微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是12.5 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性受温度、pH影响较大,受光照影响不明显.各种溶剂的超声提取物对供试真菌(黑曲霉、青霉、根霉、白色念珠菌)均无抑菌效果.该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黄皮叶的防腐、抑菌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不同地区蜂胶的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胶具有显著的抑菌性,常被做成药品或保健品.为了解中国蜂胶的抑菌性,本实验以采自中国23个省的29种蜂胶(根据采集地气候区域分为5类)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获得蜂胶醇提物(EEP),并测定了EEP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毛霉、青霉、曲霉、根霉的抑菌圈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比较不同气候区域蜂胶的抑菌性差异.结果表明,EEP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性,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88mm±1.47 mm、8.75 mm±1.56 mm和10.01 mm±0.65 mm,EEP对真菌的抑菌性最强,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最弱为革兰氏阴性菌;9个菌种中,EEP对变形杆菌的抑菌性最差,对根霉的抑菌性最好;不同气候区域蜂胶的EEP抑菌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点红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一点红乙醇提取物对各种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同时就一点红提取物浓度以及加热处理对一点红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一点红乙醇提取物对G~-和G~-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霉菌抑菌效果不明显一点红提取物抑菌作用因菌种不同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有所不同,大肠杆菌为0.05g·ml~(-1)、金黄色葡萄球菌为0.0625g·ml~(-1)、枯草芽孢杆菌为0.125g·ml~(-4),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大肠杆菌12.1mm、金黄色葡萄球菌15.3mm、枯草芽孢杆菌14.9mm,表明对常见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在7h时抑菌效果最好.而对于真菌,黑根霉和米曲霉的最佳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25g·ml~(-1)和0.05g·ml~(-1).在111℃湿热条件下20min后一点红提取物抑菌效果基本不变,说明一点红提取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武夷冻茶霉菌的分布情况,采用镜相分析和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对霉菌进行菌相分析及优势菌种鉴定。结果表明,冻茶中主要菌属有曲霉属、毛霉属、根霉属和青霉属,其中青霉属为优势菌属;对随机分离纯化的青霉进行ITSrDNA鉴定,鉴定结果为壳青霉(Penicillium.crustosum Thom)。分析结果可为微生物污染途径分析以及改进冻茶的冷藏工艺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芦荟属8个品种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芦荟属内8个品种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所有品种都具有抑菌作用,其中3个品种对细菌、黑根霉有抑制生长作用,而8个品种对酵母菌均无抑制生长作用,抑菌有效成份存在于叶表皮组织与叶肉交界处组织。  相似文献   

12.
9种芦荟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40个引物对中国芦蔡(Aloe vera var.chinese),鹿角芦荟(Aloe arborescens var.natalensis bgr.),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L.),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皂质芦荟(Aloe saponaria),Aloe hybrid 1,Aloe vera hybrid2,皮具刺芦荟(Aloe aculeata),朱旺纳芦荟(Aloe juvenna)等9种芦荟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其中18个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非常明显的品系间多态性,将结果以Phylip软件包,由程序eighbor-Joining和UPGMA,分别构建聚类图,结果表明中国芦荟,Aloe vera hybrid1和皮具刺芦荟具有较近的亲缘,鹿角芦荟,木立芦荟和库拉索芦荟具有较近的亲缘,其中鹿角芦荟,木立芦荟的遗传距离特别近,可认为是同一品种的变种,由于形态上的一些分化而出现了不同的命名,皂质芦荟,Aloe vera hybrid2的亲缘关系接近,朱旺纳芦荟与各品种之间都保持着相当远的遗传距离,原因可能是该品种未广泛栽培,从而还保持着某些自己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3.
5种药用芦荟中芦荟甙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好望角芦荟、中华芦荟和皂质芦荟5种药用芦荟中芦荟甙的含量进行了定量的测定,发现全叶干粉中芦荟甙含量差异显著,含量高低依次为: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好望角芦荟、中华芦荟、皂质芦荟;而以鲜质量计算芦荟甙含量,发现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和好望角芦荟中芦荟甙含量接近,并大大高于中华芦荟和皂质芦荟中芦荟甙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应用植物解剖学和植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3年生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和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 Mill)的形态结构和芦荟素、芦荟多糖等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库拉索芦荟茎极短,叶丛生,成熟叶片长60~80 cm,质量400~550 g;木立芦荟茎高50~70 cm,叶互生,成熟叶片长40~50 cm,质量100~150 g.(2)两种芦荟叶都由表皮、同化组织、贮水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库拉索芦荟叶的贮水组织占横切面的90%以上,而木立芦荟叶的贮水组织仅占横切面的70%.(3)库拉索芦荟叶中芦荟素含量为1.46%,芦荟多糖含量为3.56%,宜作为芦荟多糖的原料;木立芦荟叶中芦荟素含量为2.15%,芦荟多糖含量为2.58%,宜作为芦荟素等蒽醌类物质的原料.研究结果为芦荟的引种栽培、采收和产品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1-甲基咪唑、氯化羟胺、乙酸酐将海藻糖衍生化,以气相色谱法作为定量分析手段,建立了植物组织中微量海藻糖定量检测方法.用该方法对同一种糖类衍生物进行多次分析,其特征峰保留时间误差在3 s内;能将D-葡萄糖、乳糖、蔗糖和海藻糖进行分离.海藻糖在(3.697~28.661)×10-9 g检测量范围内其相关系数为0.998 6.利用本实验建立的植物组织中微量海藻糖定量检测的方法,分别对3年生、5年生库拉索芦荟和半年生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转化芦荟凝胶中海藻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年生库拉索芦荟凝胶中海藻糖含量是3年生的1.59倍,每10 g凝胶匀浆中分别为1.103×10-5 g和6.905×10-6 g;每10 g半年生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转化芦荟凝胶匀浆中海藻糖含量为1.614×10-5 g,是3年生的2.33倍.证明目的基因成功转入芦荟并已经表达.  相似文献   

16.
铅污染对芦荟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对芦荟在不同浓度Pb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以亚甲基蓝-Fenton体系、鲁米诺-邻苯三酚体系分别测定盆栽芦荟体内抗氧化酶清除·OH和清除O2-·的能力,进而评价铅污染对芦荟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对低浓度铅污染水平下,芦荟提取酶的活性均比无污染时的对照值有所升高,并与芦荟体内铅含量成正相关;而在相对较高浓度铅污染下,提取酶的活性均比对照值有所下降,与芦荟体内铅含量成负相关。说明在低浓度铅毒害作用下,芦荟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对重金属胁迫的生理的响应使其活性有所上升;高浓度铅毒害使芦荟自身的保护机制遭到破坏,体内抗氧化酶系统也受到一定损害,使其活性值降低。  相似文献   

17.
用正交设计法筛选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最优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了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和蔗糖对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糖对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6-BA,而NAA影响最小。筛选出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为MS+2.0mg/L6-BA+0.3mg/LNAA+30g/L蔗糖。  相似文献   

18.
库拉索芦荟6号染色体表达序列标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微分离的库拉索芦荟(Alove vera[L.] Burm.f)6号染色体DNA及库拉索芦荟叶总cDNA分别用LA-PCR(linker adapt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扩增,然后采用杂交片段扩增技术(hybrid specific amplification,HSA)分离6号染色体与cDNA同源的表达序列片段.对表达序列片段进行克隆,得到约40000个重组子.随机选取96个克隆进行分析,分别用DIG标记6号染色体的LA-PCR产物和cDNA扩增产物作探针对其进行点杂交,对显示阳性信号的克隆进行测序.将库拉索芦荟6号染色体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与GenBank中核苷酸进行比较,发现库拉索芦荟6号染色体的表达序列中有87.4%与植物的EST具有同源性,12.6%的EST与人或动物的EST具有较弱同源性,其中与石刁柏的EST及非生物素胁迫下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咖啡(coffee)、高梁(Sorghum bicolor)和菠萝(pineapple)等作物的EST具有很高的同源性(>93%).  相似文献   

19.
芦荟多糖对S180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库拉索芦荟多糖对S180小鼠红细胞促淋巴细胞、粒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库拉索芦荟多糖可显著提高S180小鼠红细胞对淋巴细胞、粒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从而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