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为了对机场陆侧客运交通内部衔接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首先从转换方便性、设施布局合理性和衔接协调性三个方面,建立了机场陆侧客运交通内部衔接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了各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然后采用模糊AHP与熵权修正各指标的权重,结合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机场陆侧客运交通衔接系统进行了评价。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得出了机场陆侧客运交通内部衔接效率3种方案的评价等级。研究结果表明,算法和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2.
深入分析了Lozano and Villa(2004)提出的径向资源集中配置BCC模型(我们称之为LV模型)的投影机制.通过用经典的BCC模型研究LV模型的投影点,发现其达到了BCC有效.最后,把LV模型推广到评估部分决策单元总输出对总输入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铁开通后对长途旅客汽车运输业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高铁与长途旅客汽运运行线路对比分析,对高铁与汽车长途客运吸引力进行比较分析,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客流进行预测,并通过实际调研柳州市长途旅客汽运的经营数据,印证了高铁开通对长途旅客汽车市场的影响。针对这些变化和影响,提出高铁开通后长途旅客汽车市场转型对策。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新疆不同的客运方式对新疆经济的影响。选取1995—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基于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并引入变形后的Cobb 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回归模型,采用主成分回归法修正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三种客运方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三种客运方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公路客运、铁路客运、航空客运。受新疆不同发展时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的影响,公路客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时间序列上呈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铁路客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缓慢增长,航空客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近些年有所增长,但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高铁客运枢纽换乘客流分担率的精准辨识,研究结合多模式公共交通大数据,提出了一类基于广义出行链的高铁客运枢纽换乘方式选择模型.通过对不同公共交通方式换乘阶段的关联和融合,提取以高铁客运枢纽为端点的个体广义出行链,分析高铁客运枢纽换乘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综合考虑高铁客运枢纽乘客的个体经济社会属性、主观心理因素及其个体...  相似文献   

6.
从旅客感知角度合理评估高铁票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高铁票务服务质量,是高铁企业在竞争中保持市场占有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高铁票务服务工作内容和流程的基础上,从设计质量、技术质量、行为质量以及感知质量四个方面出发,设计以旅客感知程度为主线的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对高铁票务服务质量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分别采用信度分析与因子分析对问卷的有效性以及变量的关联性进行量化评估,SPSS软件的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旅客感知的票务服务优劣主要体现在特殊旅客期望、售后业务效率、售票业务效率以及费用方式期望等层面.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新疆不同的客运方式对新疆经济的影响。选取1995—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基于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并引入变形后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回归模型,采用主成分回归法修正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三种客运方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三种客运方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公路客运、铁路客运、航空客运。受新疆不同发展时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的影响,公路客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时间序列上呈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铁路客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缓慢增长,航空客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近些年有所增长,但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8.
根据LS估计理论,对非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化后参数估计精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变量变换对线性化模型随机误差的方差进行了修正,建立了新参数估计模型.新参数估计模型满足Gauss-Markov假定,保持了LS估计的优良性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中国高铁客运需求的发展规模和规律,通过分析与高铁客运需求相关的经济、人口、设施供给及民航竞争的影响因素,建立了高铁客运需求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经过对既有历史数据的验证分析,证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且预测精度优于传统方法.根据经济人口及出行要素设定了三种增长情景,预测发现,中国未来不同情境发展下的高铁客运需求将持续上升,高铁客运周转量2024年突破1万亿人公里,高铁出行量2026年突破30亿人次.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中国高铁建设、票价及服务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投影寻踪回归在无填料冷却塔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无填料冷却塔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传热传质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投影寻踪回归方法建立多变量输入单变量输出的多元回归模型,以各种影响因素为输入变量,出口水温为输出变量,计算无填料冷却塔性能.以某化工厂无填料冷却塔为例,根据样本资料,用遗传算法优化投影寻踪回归估算模型参数,将此模型直接用于出口水温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投影寻踪回归模型可以快速、有效地算出冷却塔出口水温,是一种新的冷却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综合考虑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机场乘坐出租车乘客的数量、机场到达的乘客数量、"蓄车池"等待的出租车数量以及该时间段内市区出租车服务密度、节假日因素、天气因素、司机的驾驶状态和司机的心理因素给司机带来的决策影响的因素,以这些因素为变量,构造了出租车决策模型,给出了出租车司机做出各种不同决策的阈值和相应的决策准则.通过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班到港数据以及北京出租车运营的相关数据,计算了司机获得的相应收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缓解机场场面交通拥挤状况,提高侧向跑道机场场面运行效率,构建了侧向跑道机场航空器滑行路径优化模型.该模型以航空器加权滑行时间和延误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提出了动态优化航班的优先级的优化方案.将航空器的运行规则转化为相应的数学约束条件,根据侧向跑道机场的滑行道调度问题进行算法设计,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航空器的优先级滑行序列和航空器滑行路径为染色体,基于MATLAB对双链染色体进行编码,并对4种滑行冲突与解脱进行分析.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为例进行算例分析,与先到先服务序列进行对比,采用优化方案的序列可以节省42 s,并与蚁群算法进行比对,验证了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可以为繁忙机场的滑行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顾广辉  许俐  夏蔷薇 《科技信息》2011,(33):91-92,48
研究航站楼仿真,可以为机场的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减少延误并提高服务质量。本文应用ServiceModel仿真软件采用分块建模的思想开发一种适合国内机场的通用离港流程仿真系统,并该系统应用于不同机场的评估,相关流程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中小机场吞吐量预测方法中首次引入了巢式Logit模型(NL)。并以无锡机场旅客吞吐量为实例,将预测结果与其他预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对中小机场进行预测时,使用巢式Logit模型由于综合考虑了机场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机场的服务能力以及周边机场的竞争影响因素,所以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小,并可以从计算过程中得到机场可能的客流量组成和地区客流量走向。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The disaggregate mode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odels for modal split forecasting and is widely used in transportation predictions.Unlike conventional ag-gregate models,the disaggregate model deals with in-dividuals who make transport de…  相似文献   

16.
陈奇奇  王观虎  李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6):15140-15147
为提高机场运行效率,降低跑道占用时间,在兼顾军用飞机使用的基础上,对民用机场快滑最优位置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军用飞机与民用飞机的着陆过程,研究飞机着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分布规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仿真,计算各机型着陆转出的最佳位置。通过构建以最小加权无效占用跑道时间为目标函数的快滑转出位置模型,基于动态规划思想,设计了模型求解程序。最后以腾冲机场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快滑位置应设置在1650 m处。相比只考虑民用机型使用,无论是从加权无效占用跑道时间还是从使用该出口的民用飞机来看,两者都变化不大,但使用该出口的军用飞机可提高70%。本文研究为未来军用飞机使用民用机场奠定基础,为民用机场预留军事功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机场地面服务延误在大型枢纽机场总延误中占有较大比重。为此,从机场地面保障设备工作时间不确定性出发,对机场地面服务保障设备调度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更加高效地调度地面服务设备。首先,根据国内某机场历史数据,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机场服务设备的作业时间;并对不同服务项目作业时间的波动性进行评估。然后,建立机场地面服务保障设备调度优化模型,以提高设备调度对于不确定作业时间的适应性;并且平衡设备工作量。最后,设计了具有不确定作业时间的设备调度遗传算法;并结合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不确定作业时间下的机场设备调度优化方案对设备作业时间波动性具有更高适应能力,提高机场设备利用率,缩短航班机位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铁竞争的机场选址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9):2096-2099
机场选址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在综合考虑机场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旅客成本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高铁的高速发展给民航带来的巨大竞争和压力,对以往机场选址模型进行改进,引入单位客公里成本计算运营成本,创新性的提出了应对高铁竞争的机场选址优化问题.同时,分别从决策者和旅客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兼顾不同利益 主体利益的双层离散模型.为了描述该问题,建立了高铁竞争下的机场选址双层离散优化模型,最后并进行了算例验证.  相似文献   

19.
以中小机场航线网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时刻表数据,通过复杂网络指标分析中小机场及其航线的网络结构与分布特征,并从邻接机场类型、介数等视角,分析了四类中小机场的偏好连接特点.结果表明:中小机场的平均度值为大型机场的1/6,机场度值对航距的影响较客运量更大,高介数的机场并不对应为高客运量或远航距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