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艾里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著作《紫色》使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黑人女作家。她还写了大量的论文阐述自己的创作观念和女性主义观点。小说《紫色》更是进一步深化了她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她自创了一个新词"妇女主义"(Womanism),引起了人们对黑人女性的广泛关注。其小说《紫色》鲜明地体现了她的女性主义观和黑人女性寻求自我解放的互助精神——姐妹情谊。这部小说通过描写黑人妇女的内心生活、她们被压抑的创造天性与才能以及她们为重新确立自我、为创造自由和独立完整的生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揭露了黑人妇女在种族、性别双重压迫下的坎坷遭遇和悲惨命运,反映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追求平等、自由的进步思想,体现了作者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彭博 《科技信息》2013,(7):182-182,196
托尼·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最重要的黑人女作家之一,黑人妇女问题一直是她创作的重点题材。她深受女权主义影响,把争取种族平等和妇女解放作为终身事业。《爱》是她2003年新发表的一部作品,体现了她对黑人社会的新思考。不同于以往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人黑人社会内部,通过对其内部矛盾的揭露,试图寻找一种方法使黑人在白人主导的主流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3.
邓婷  宋宝梅 《科技信息》2013,(4):55-55,57
艾里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著作《紫色》使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黑人女作家。她还写了大量的论文阐述自己的创作观念和女性主义观点。小说《紫色》更是进一步深化了她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她自创了一个新词“妇女主义”(Womanism),引起了人们对黑人女性的广泛关注。其小说《紫色》鲜明地体现了她的女性主义观和黑人女性寻求自我解放的互助精神——姐妹情谊。这部小说通过描写黑人妇女的内心生活、她们被压抑的创造天性与才能以及她们为重新确立自我、为创造自由和独立完整的生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揭露了黑人妇女在种族、性别双重压迫下的坎坷遭遇和悲惨命运.反映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追求平等、自由的进步思想,体现了作者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是创伤的世纪。战争、疾病,以及对妇女和儿童的性虐待,所有的一切给人类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了难以抹去的创伤。以创伤理论结合文学叙事来看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它是一部悲剧色彩浓重的小说,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在美国"白人纯粹主义"社会中生存的黑人群体的困境和悲惨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使用卡夫卡式的寓言手法,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种族冲突和动乱中的南非,勾画了在一个在战乱中没有具体身份的K的形象。通过他对于食物的渴求以及他的种植行为,揭示了战争的荒诞和滑稽。同时,K对南瓜种植的执著形成了对于战争的无声抵抗,成为一种对人类存在的拯救。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哈克贝里对黑人杰姆的种族统治意识,并进一步指出了文中所体现的哈克贝里如何处理与黑人杰姆关系的矛盾心态,象征了美国工业文明初期、奴隶制末期白人统治阶级对黑人种族身份认定上的困境,马克.吐温小说的这种表现形式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美国白人种族对黑人阶级的殖民主义统治。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小说世界中的畸形母爱折射出奴隶制影响下黑人社区母爱伦理缺失的悲剧世界。在母爱伦理缺失的世界里,母爱陷入伦理困境并遭遇伦理冲突,演绎着有悖伦理的故事,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悲剧。然而道德审判并没有缺席,黑人母亲对社会和内心道德审判的接受,表明了莫里森对母爱伦理道德回归伦理情境的期待。  相似文献   

8.
小说《春季日语教程》中塑造的“白人意识的黑人学者”,形象生动地体现了黑人的种族身份越界,阐释了黑人知识分子在种族身份构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与众不同。基于种族越界叙事,分析黑人教授普特帕特在“政治正确”以及“种族协商”策略之下的种族身份越界,可以展现黑人知识分子为寻求种族关系发展做出的努力。同时种族身份越界方法的使用,也有效传递了里德对于种族主义以及文化多元主义背景下产生的各种投机行为的讽刺。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关于人格结构"本我"、"超我"的理论,对小说《飘》中女主人公郝思嘉的行为和性格进行了具体、全面地分析,从而发现正是郝思嘉内心中"本我"和"超我"的激烈冲突导致了她复杂、矛盾的多重性格。但也是这种冲突使郝思嘉这个人物形象具有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拉尔夫.艾立森的小说《隐身人》以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刻画了来自不同阶层的众多黑人,涉及到历史上黑人的多种盲目自救方式。艾立森从反面亮出自己的观点,认为黑人要融入主流社会就必须首先接受本种族的文化传统,内部团结一致,还要辩证地吸收白人的文化精髓。艾立森在种族文化观上表现出来的理性和豁达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他的音乐修养和对边疆精神的体悟。  相似文献   

11.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讲述了黑人男青年奶娃找寻真实姓名的历程。通过对小说中人名隐喻性的分析,揭示了美国黑人的"无名"状态,从而揭露出黑人在"上帝也是白人"的社会里所受的种种身心创伤。  相似文献   

12.
李曹  高强 《科技信息》2008,(14):275-278
马克·吐温是作者的笔名,原名为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年11月30日出生于密苏里州一个名叫佛罗里达的小村,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在1910年逝世前已成为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演讲家和旅行家。他于1884年发表了他最成功的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它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美国十九世纪的社会现实。本文详尽地分析和评论了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特点和人物形象。这篇小说的主要线索就是白人男孩哈克帮助黑人逃奴吉姆获得自由的历险经历。作者运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接和深刻地领会小说的意义。小说的主人公哈克和吉姆尽管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是经过曲折波荡的历险经历,使两个人建立起永恒的友谊打破了黑人与白人的种族束缚。作者的创作语言富于幽默,讽刺和嘲讽。这一写作特点和创作风格使本作品更深刻地揭露了奴隶制的黑暗,反映了当时的人民大众要求废除种族压迫以及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3.
冯英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4):73-74,110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把人物置于悲情的困境下叙说他们对命运的抗争,反映了美国黑人在极端生存环境下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她笔下形形色色的自杀把黑人内心冲突推向了悲剧极限。本文试从悲剧视角评判莫里森笔下黑人的自杀行为是黑人用身体渗透到种族和阶级斗争中,是黑人由死向生的革命性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个人因曾经所受的间接或直接的暴力而引起创伤是常见的社会现象。小说《接骨师之女》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揭示了一个母亲摆脱内心苦痛与女儿和解的心路历程。用创伤理论分析茹灵经历的个体创伤以及创伤记忆对她造成的伤害,采用创伤的回避、展演和安度的分析方法揭示主人公所经历的家庭创伤和战争创伤,是对该小说进行深度理解的一种恰当方式。  相似文献   

15.
蒋芳 《科技信息》2010,(32):162-162
《土生子》因其深远的社会意义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理查德·赖特在小说中谴责了美国社会的种族主义和种族压迫,探讨了白人对于黑人的压迫如何造就如别格·托马斯之类的复仇形象。由于被剥夺了尊严和人格,别格的内心变得阴郁、恐惧和充满仇恨。从误杀玛丽到故意杀害贝西,再到行刑之前与麦克斯的交流,他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发展过程。为了反抗种族主义以取得自我实现以及独立人格,他唯有付诸暴力和犯罪。  相似文献   

16.
高峰 《科技信息》2012,(14):138-138
托尼·莫里森,作为第一位获得最负胜名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为现代文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莫里森迄今为止最优秀的小说,也是战后最重要的文学成果之一——《宠儿》自1987年出版以来,对它的评论大量涌现,赞赏有加。小说最突出的主题——母爱,在惨绝人寰的奴隶制压迫下,莫里森由对"塞丝杀婴"故事的描述上升到了对一个种族苦难的描述,通过对"塞丝杀婴"的解析,她向世人揭示了一个黑人种族所遭遇到的屈辱与苦难。  相似文献   

17.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在小说中她揭示了美国黑人在种族、阶级、性别等多种压迫下审美价值观的扭曲和变态,以及他们对自我黑人身份认同的迷茫和混乱。以皮尔斯符号学的理论为视角来解读《最蓝的眼睛》,可以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莫里森对美国黑人社会独特的观察,以及她对美国社会中黑人自我意识的唤醒和黑人民族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卡尔·范维克顿作为参与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位主要白人代表,对于哈莱姆文艺复兴走向高潮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其颇受争议的小说《黑鬼楼座》的发表,这一运动也达到了高潮。哈莱姆文艺复兴期间,黑人们从包括文学在内的各个方面极力推崇黑人的原始性,卡尔·范维克顿作为一名不被白人种族甚至自己父亲接受的同性恋作家,加入到了哈莱姆文艺复兴中,帮助黑人宣传黑人文化,在作品中体现黑人的原始性,从而推动他的黑人朋友们融入白人社区。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小说《所罗门之歌》中显示了对当代美国黑人身份属性的担忧,从而展示了美国黑人在黑白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中所经历的困境。本文努力尝试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小说《所罗门之歌》中不同的黑人对自己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过程,使读者们能够重新认识黑人文化的前景。本文观点认为:黑人成员只有回归自己的黑人文化传统,立足过去,面对现实,抵制在当今社会使其文化沦落的"边缘文化"地位,才能弘扬黑人的民族文化,重塑民族自豪感,争取自己的话语权,摆脱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布鲁斯风土理论”来龙去脉的基础上,阐明“黑洞”仪式的本质是黑人小说文本的浓缩性,并以小说《看不见的人》进一步印证,提出黑人“认祖归宗”是自我实现的复杂历程的必由之路和最终归宿,指出艾里森种族文化观里程碑式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