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艾丽斯·沃克的<日常用品>一直被大多数批评家认为是沃克所有短篇小说中最好的一部作品.小说人物的心理刻画和性格描写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及人格结构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小说的情节发展体现出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和协调,表现出人物对文化的不同理解与对待方式,从而凸现主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牧歌》这部小说中,由于个体受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影响不同,父亲塞莫尔代表的超我、女儿梅丽代表的本我以及妻子多恩代表的自我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言行,他们各自畸形地发展,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引发种种或激烈或缓和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无法保持平衡的这三个因素也就造成了一个传统犹太家庭的断裂,最终谱写了一曲让人感伤的哀歌。  相似文献   

3.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中男女主人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解读《马贩子的女儿》中两性关系发展变化过程,并进一步分析该小说中的结局对男女主人公而言他们是否找到了真爱,是否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女主角玛吉因为自己的恋爱问题和哥哥汤姆多次冲突,每次都屈服于哥哥的压力,凸显了情感和道德、欲望和责任的矛盾。精神分析玛吉的精神结构,探索她的本我和自我及超我的内部斗争,发现她的本我受到了过多的压抑和束缚,自我缺乏独立自主的判断力和抗争的勇气。依赖性的人格缺陷是导致了她的爱情悲剧的精神原因。  相似文献   

5.
根据荣格的"原型"理论重新审视《飘》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的矛盾性格,发现美国南方社会传统与主人公强烈的个人意识的斗争造成其性格的矛盾性,而最终其个人意识战胜传统束缚,这使得郝思嘉成为文学史上光辉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6.
于连.索黑尔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也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典型。于连的性格中有多重矛盾对立的要素,比如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雄心与野心、虚伪与正直。这种矛盾对立的多重性格正是于连的“理想我”与“现实我”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土生子》主人公别格的心理着手,揭示别格悲剧形成的原因。认为在别格身上体现出自我、本我与超我的冲突的心理刻画与描写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人格结构理论这一新的角度诠释别格的内心冲突与矛盾及其成因,能更深入揭示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8.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包括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一个整体。这三个部分互相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内,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支配作用。《老妇谭》里康斯登斯一家,即:儿子、母亲、父亲,就代表着传统父权制社会一个家庭结构的三个层次。正是由于父亲这个"超我"角色对儿子"本我"这个角色的强权压制与左右,才让儿子满怀"厌父"情绪。母亲充当着"自我"的角色,她的调和很重要,但有时又显得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年轻人古德曼·布朗》深刻地阐述了深奥的人生哲理——人性皆罪,可以自赎;更为精彩地是小说清晰地折射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其精神实质——本我、自我和超我在小说主人公古德曼人格思想中有着完美体现。本我、自我相互对抗,而超我最终酿造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0.
高加林的人生悲剧是震撼人心的。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看,它来自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是社会的要求与高加林的自身要求不相符合产生的严重后果。但如果从心理批评的角度看,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高加林的人生悲剧,我们则发现在高加林整个的人生奋斗过程中,始终充满了由自我、本我和超我三种人生层次构成的激烈的矛盾冲突。这应该是高加林人生悲剧产生的更深层次的精神原因。  相似文献   

11.
《呼啸山庄》与《日出》这两部名著巧妙地通过人物形象的立体刻画表达女主人公内在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与超我。通过使用大量对比鲜明的矛盾意象,直观、生动、细腻地揭示出女主人公在父权制统治下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以及她们的悲剧命运,深化了主题,并将冲突外在化,使情节高潮迭起,更富戏剧性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飘》是一部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情况的长篇巨著。这部作品的突出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的女主人公形象——郝思嘉.奥哈拉。作者对这个人物倾注了许多心血,使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成为福斯特所说的"浑实的人物"。这部作品可直译为"随风飘逝",它就是出自郝思嘉之口,大意是说那场战争像飓风一样卷走了她的"整个世界",她家的农场及她的旧梦也"随风飘逝"了。文章试图从错综复杂的品性、擦肩而过的爱情方面去阐述郝思嘉的反叛传统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高觉新形象,将他定位于一个有着种种心理矛盾的中间型人物。独特的转型期赋予他独特的地位,使其处在新旧文化传统形成的新旧价值观念中间,形成矛盾的心理结构:一边是对家庭权威的服从和传统文化规训的认同;另一边是个性解放、民主独立,二者形成强大的张力,觉新处在张力的紧张中。本文把矛盾的双方看成是角色意识和个体意识冲突的表现,与超我和本我冲突的表现,具体分析人物的矛盾心理及应对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解读这个人物个性化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高丽 《科技信息》2007,(8):118-118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齐灵沃斯、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恰好分别对应了这三重人格结构。过分放纵或压制本我都回导致自我主体的毁灭。只有三者互动配合,才能达到平衡,人格才能健全发展并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5.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唯美温馨的画面。马奇家的四个女孩个性鲜明,在成长之路上,积极塑造"超我"意识,通过"自我"的努力,改正"本我"中的不足,拥有了自己的美丽人生。也许她们还代替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实现了她的一些没能实现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的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本我指先天的本能和欲望,遵循唯乐原则,自我是理性化的本我,遵循唯实原则,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遵循至善原则。《上帝的宠儿》生动地展现了主角萨列瑞人格结构三个层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当三者和谐相处时,萨列瑞人格健全,乐善好施,是受人尊敬的宫廷乐师;当三者失衡时,萨列瑞精神异常,道德败坏,成为谋杀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刽子手。  相似文献   

17.
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原理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阐释,认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婛、塔贝和叙事者“我”依次是作者本我、超我和自我的再现。  相似文献   

18.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家》从朝鲜战争、种族冲突和内心冲突三个层面描述了美国退役黑人士兵弗兰克的创伤体验:朝鲜战争构建了弗兰克的战争受害者形象;黑人"坐以待毙"的种族冲突为弗兰克埋下种族创伤的记忆;弗兰克由受害者向加害者的角色转变使他陷入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内心冲突,加重了他的创伤症候。《家》以战争维度书写了弗兰克遭受的多重创伤,突出了黑人修复创伤、重建家园的艰难。弗兰克兄妹回归黑人社区,终获心安的"回家"结局延续了莫里森小说的伦理诗学传统。  相似文献   

19.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和分析《西游记》五十七、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可以看出真假猴王之战实质上是孙悟空心理中代表原始欲望的本我和代表理智节制的自我之间的较量。在代表人格道德的超我和现实原则的影响及指导下,最终自我战胜了本我,真猴王屈服于现实原则,消灭了假猴王,继续护送詹僧西行。  相似文献   

20.
元小说《鬼作家》是美国当代实验派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作品,主人公佐克曼代表了追求自由创作但却受到传统道德束缚的犹太作家。在精神探索的过程中佐克曼在本我、自我和超我间不断挣扎,最终发现小说人物各自不同的畸形人格,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人格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