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论述了胶带输送机断带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简述了断带保护装置的选用原则,介绍了KHP119断带保护装置的性能特点及安装调试。  相似文献   

2.
张功代  李广峰 《科技信息》2011,(29):I0105-I0106
根据高强度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可能造成钢丝绳芯强力胶带断带的原因分析,为了防止断带后胶带下滑,特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可实现自动捕捉功能的无源带断带保护装置。其主要利用逆止托辊来实现胶带断带保护。本文还介绍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并进行了结构和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3.
陈苍渔 《科技信息》2012,(24):432-433
本文讨论了目前国内常用的断带保护装置的原理和结构形式,阐述了全断面液压断带抓捕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对断带抓捕器的布置方式及单台能力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复杂构造情况,开展了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研究。在广泛调研天山山体演化、周边地层发育、地表水流变更、地震解释剖面的基础上,以理论地质学为指导,结合研究区内头屯河三叠系—新近系的标准地层剖面、地面地质详查资料、重要地震勘探解释剖面、综合研究报告等资料,研究了喜马拉雅期齐古断褶带平面构造特征、齐古断褶带剖面构造特征,分析了齐古断褶带的主要构造特征,划分出了齐古断褶带的构造模式。研究认为: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掀斜阶段、断褶阶段、滑脱阶段和楔入阶段。为齐古断褶带下步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段杰军 《山西科技》2007,(5):148-149
针对带式输送机胶带横向断带和纵向撕裂,研究设计了带式输送机的综合保护系统。研究和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及时地检测出断带及撕裂信号并阻止胶带下滑,有效地减少了因断带或撕裂带来的损失,缩短了维修时间。  相似文献   

6.
马文斌 《科技信息》2010,(8):301-301,299
针对煤矿斜井胶带运输中出现的断带事故,设计了断带保护装置。该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可减少断带事件带来的恶性事故,减少设备损失及人员伤害,提高了经济效益,是带式输送机必备的保护设施,可在类似的运输情况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歧口凹陷盆缘埋藏深度深、剩余资源量多、勘探潜力大、具备形成大型油气田的石油地质条件。歧口凹陷盆缘坡折带可分为断裂坡折带、多级断阶带、断阶陡坡带、挠曲坡折带四种类型。断裂坡折带又分为上倾坡脚型断裂坡折带和下倾坡脚型断裂坡折带两种类型,多级断阶带又分为同向多级断阶坡折带和反向多级断阶坡折带两种类型,断阶陡坡带又分为上倾坡脚型断阶陡坡带和下倾坡脚型断阶陡坡带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阎丽妮 《科技咨询导报》2009,(19):128-128,135
溱潼凹陷南部断阶带换带部位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溱潼凹陷南部断阶带戴南组层序中最具特色的储集体类型。结合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对溱潼凹陷南部断阶带草舍转换带沉积背景、沉积体系、沉积微相及沉积体平面及剖面特征进行详细剖析,认为溱潼凹陷南部断阶带转换带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以牵引流沉积特征为主,局部具有重力流沉积特征。沉积砂体规模大,单砂层厚度大,由转换带部位向次深凹沉积旋回增多,砂体的层数和厚度明显加大。扇三角洲平原、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三个相带分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渤海海域歧南断阶带明下段河湖交替相沉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有的单一曲流河相认识无法准确全面概括歧南断阶带范围内储层展布特征,为了有效地指导断阶带范围内明下段储层预测及油田勘探,综合利用岩心、古生物、测井、地震等资料,在沉积特征及古地貌重新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沉积相类型进行了重新认识。研究结果表明:明下段沉积时期歧南断阶带范围内存在湖相沉积,但由于其位于凹陷边部,湖平面的频繁升降变化导致断阶带位置处周期性的暴露与淹没,从而发育河湖交替相,纵向上条带状的曲流河相砂体与席状的湖泊浅水三角洲砂体交替出现。该发现可以有效地改善后期调整井的实施及剩余油的挖潜。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阶带油气分布复杂,油气藏类型多,有稠油、正常油和轻质油,还有干气藏。稠油主要分布在断阶带上盘,正常油和轻质油分布在断阶带的下盘及断阶带之间。油气产层多,从石炭系到白垩系均发现油气。采用原油轻烃及天然气碳同位素判断该区油气源,指出油气来自昌吉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和乌尔禾组源岩,并指出各期油气的分布及次生改造特征。结合源岩生烃史与构造演化史,建立了成藏模式,指出有利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查明宝岛凹陷优势运移通道和运移方向,以钻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采用地震解释、古构造恢复、油气运聚模拟、3D地质建模等技术手段,在宝岛凹陷识别出了4级4组断裂、4套骨架砂体和4条主构造脊,建立了宝岛凹陷烃源岩-输导体系-储层-圈闭空间格架,划分了T型、阶梯型、受限网毯型3种输导体系,南部断阶带和东北断阶带为阶梯型输导体系,松南低凸起和北部斜坡带为受限网毯型输导体系。运移模拟表明南部断阶带、东北断阶带、松南低凸起前排构造带都是优势的运移方向,垂向+侧向运移为主。区带优选表明南部断阶带为最有利区带,具有"近源、断-砂-脊阶梯型输导、海底扇和扇三角洲储集、断块岩性圈闭"配置特征。  相似文献   

12.
根据F29断层带地质情况,并结合草峪岭隧洞施工实践,介绍了隧洞穿越F29断层带的施工方法,提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无菌包产品因复合速度快,复合工艺复杂,对铝箔在使用过程中的断带表现要求极高。通过试验,摸索出合理的焊接压力、焊接速度及焊接操作流程,从而达到改善焊接质量的目的;通过防止液压油泄漏和加装挡油板措施,解决了油污断带。经过对无菌包用铝箔这两个关键质量因素的分析与控制,成功地减少了断带,提高了质量,进而满足了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14.
北塘凹陷古近系构造演化及其对层序充填样式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沉降回剥分析技术,对北塘凹陷在第三纪的构造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对盆内构造单元的识别,划分出了断阶陡坡带、低隆缓坡带、潜山陡坡带和多级断阶带等4种次级构造单元,分析了次级构造单元的演化特征及其在不同演化阶段对层序样式的控制作用.研究分析表明,该凹陷经历了古近纪的断陷发育阶段和新近纪的坳陷发育阶段,在断陷期可进一步细分出3次裂陷期.在裂陷Ⅰ期,主要发育断裂陡坡带、低隆缓坡带和多级断阶3类层序样式,而在裂陷Ⅱ期和Ⅲ期,主要发育缓坡带和多级断阶层序样式.在裂陷Ⅰ期,陡坡带控制发育断层-岩性油气藏,在低隆缓坡带发育上倾尖灭油气藏,在多级断阶带发育断块-岩性油气藏;在裂陷Ⅱ期和Ⅲ期,全区主要发育上倾尖灭油气藏,而在多级断阶带,可发育断块一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5.
应用沉降回剥分析技术,对北塘凹陷在第三纪的构造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对盆内构造单元的识别,划分出了断阶陡坡带、低隆缓坡带、潜山陡坡带和多级断阶带等4种次级构造单元,分析了次级构造单元的演化特征及其在不同演化阶段对层序样式的控制作用.研究分析表明,该凹陷经历了古近纪的断陷发育阶段和新近纪的坳陷发育阶段,在断陷期可进一步细分出3次裂陷期.在裂陷Ⅰ期,主要发育断裂陡坡带、低隆缓坡带和多级断阶3类层序样式,而在裂陷Ⅱ期和Ⅲ期,主要发育缓坡带和多级断阶层序样式.在裂陷Ⅰ期,陡坡带控制发育断层-岩性油气藏,在低隆缓坡带发育上倾尖灭油气藏,在多级断阶带发育断块-岩性油气藏;在裂陷Ⅱ期和Ⅲ期,全区主要发育上倾尖灭油气藏,而在多级断阶带,可发育断块一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6.
内蒙赤峰南部楼子店拆离断层系绿泥石化带的形成时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楼子店拆离断层系是华北陆块北缘一条大型北东南西向构造,低角度倾向南东.拆离断层系中韧性剪切带的走向线理与脆性断面上的倾向擦痕表明该断层发育过程中发生了运动学上的转向.拆离断层系绿泥石化带是伸展过程中构造层次递进变浅所致的退化变质作用产物,其中发育了早期近走向和晚期倾向两组线理,记录了上盘早期向北东的韧性剪切到晚期脆性倾向下滑的运动学转向过程.因此,绿泥石矿物的定年可限定这一构造热事件及运动学转向的时间.初步的绿泥石K-Ar定年表明,楼子店拆离断层系绿泥石化带形成始于~121Ma,114—112Ma间发生了运动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留楚地区和文安斜坡区油气分布规律,在其断-砂输导体系构成及其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油气分布与断-砂输导体系分布之间关系分析,对留楚地区和文安斜坡区断-砂输导体系控制油气分布特征的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气纵向分布层位不同,留楚地区断-砂输导体系可向多层砂体中侧向分流运移,造成同一部位油气多层分布,而文安斜坡区断-砂输导体系主要沿一层砂体侧向输导油气,造成同一部位油气仅在一层分布;油气平面分布区域不同,留楚地区油气主要分布在有利和较有利断-砂输导体系处或附近的背斜核部,而文安斜坡区油气主要分布在油气侧向运移路径上的断层圈闭内;油气在断裂密集带分布部位不同,留楚地区断-砂输导体系分布在断裂密集带内,油气聚集分布在断裂密集带内,而文安斜坡区断-砂输导体系横穿断裂密集带,油气聚集分布在断裂密集带及边部。  相似文献   

18.
认识到断裂构造的成生、发展与演化是断裂构造发育区控制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歧南断阶带断裂体系宏观与微观动力学机制的研究 ,总结和归纳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降低了新区的勘探风险和确定优选目标的方向 .研究表明 :歧南断阶带整体具有油源充足、储层发育良好和圈闭发育等油气成藏的必要条件 ,制约和影响油气藏最终形成的因素是断裂构造的时空展布、发展演化及形成机制 ,歧南断阶带断裂构造的演变规律是控制歧南断阶带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 .歧南断阶带油气成藏是以深大断裂为沟通油源岩与储集层的通道 ,纵向和横向上油气的分布受断裂活动的周期性和阶段性控制 .油气成藏取决于断裂的晚期适度活动、断裂活动期与源岩生烃、排烃期的良好配置以及深浅断裂组合形式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冷轧机的断带原因从电气控制系统方面做了分析。影响断带的主要原因有:测速发电机产生的影响;厚度变化的影响;线速度变化的影响;张力的相关影响;轧制力矩分配不合理的影响等。防止断带可采用:速度调节器参数的合理配合;张力自适应调节;厚度补偿;张力相关校正和轧制力矩合理分配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歧南断阶带断裂体系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识到断裂构造的成生、发展与演化是断裂构造发育区控制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歧南断阶带断裂体系宏观与微观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总结和归纳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降低了新区的勘探风险和确定优选目标的方向。研究表明:歧南断阶带整体具有油源充足、储层发育良好和圈闭发育等油气成藏的必要条件,制约和影响油气藏最终形成的因素是断裂构造的时空展布、发展演化及形成机制,歧南断阶带断裂构造的演变规律是控制歧南断阶带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歧南断阶带油气成藏是以深大断裂为沟涌油源岩石储集层的通道,纵向和横向上油气的分布受断裂活动的周期性和阶段性控制。油气成藏取决于断裂的晚期适度活动、断裂活动期与源岩生轻、排轻期的良好配置以及深浅断裂组合形式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