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婷 《科技信息》2012,(7):46-47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人口极少又处于外来文化包围中的小体量民族文化就更加岌岌可危。如何对小体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开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云南省富源县古敢水族乡为案例,对于生态旅游适用于小体量民族聚居地的旅游开发模式做一定探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为当地产业建设与环境保护、社会效益与文化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民族旅游是以少数民族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奇异的民族文化为吸引物的观光旅游,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民族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具有特别价值的项目和形式.民族旅游的发展会引起传统文化的涵化与变迁、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为此,民族旅游开发应增强民族价值认同,保护民族特质文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以那拉提风景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哈萨克民族的文化特点及旅游开发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并提出构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与地方民族文化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环境的保护是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旅游并非无烟工业已形成共识 ,传统的文化旅游方式已对旅游地的文化、人文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众多传统文化在旅游的影响下面临消失的危险 ,在民族文化地区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意义在于使当地的民族风俗、传统文化得以完整保存 ,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天山北部山区观光旅游现状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民族旅游对于牧区牧民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当地的民族旅游。天山北部山区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开展民族旅游对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习、促进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加强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民族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民族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突出特点与现实大众化的关系;突出牧区景点文化主题与哈萨克族旅游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关系;新疆旅游"旺"与"淡"的关系;处理好景区、林区和牧区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6.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旅游的灵魂,民族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深入民众的生活,才有可能了解和感悟到当地的民族文化环境,才有可能咀嚼体会当地人民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才能实现追求文化差异或文化认同,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才能满足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如今民族文化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潮流,民族文化能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民族文化旅游商品也在以民族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占据着旅游业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文化旅游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文化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湖南西部作为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具有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遗存,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独具魅力的民俗艺术形式.在述评湖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特色以及特殊作用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战略构思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旅游开发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得以体现。通过建设生态和文化旅游景点保护和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考虑如何使之成为现实生活中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从环境正义的角度着眼,经济发展、扶贫、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等都会复合性地影响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在民族文化旅游迅猛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之间如何有效的融合与链接,实现共荣互惠的双赢局面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覆盖了保护、管理、利用、解说和价值转化等环节的五位一体开发路径,以期为广大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仡佬族世代居住在贵州,道真县是其主要聚居地之一。仡佬族的生产活动、社会交往、信仰禁忌等,都既体现出本民族特有的风格,又是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晶,这些独特的文化事象都是有待开发的珍贵旅游资源。前期的相关研究既涉及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开发,又涉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13.
旅游开发对民族社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着民族文化的再建构过程;在转变传统生计方式的同时,也在推动性别分工的重新整合。那么,民族旅游带给少数民族妇女是一种怎样的变化?由民族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的,吴忠军、张瑾、项萌著的《民族旅游与少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文化保护的视角,解读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对民族发展的积极效应。旅游的适度开发与有效控制,可以削弱旅游的消极影响,扩大积极影响,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社区参与可以强化社区居民的自我意识,增强社区认同感,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研究者应该避免夸大旅游对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避免把自身的价值取向强加在研究对象身上。  相似文献   

15.
旅游对民族地区的负面影响是一个热点问题。因此,如何实现民族地区文化的动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统一是一个现实的难题。以乡村民族文化的演化模式为依据,同时通过对文化旅游者进行分析,提出了“三向参与”的文化保护开发模式。该模式强调了文化旅游者在文化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种以真正文化旅游者为唯一目标市场的自然的文化保护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云南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云南省支柱产业,成为云南省经济的新增长点,但也带来民族文化遭受严重破坏的问题,本文就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民族文化保护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旅游产业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为核心,为了能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民族文化,使之可持续利用,特以黔东南为例,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由于西部的经济基础、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条件的特殊性,川西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独特性和原始性。川西民族地区聚居着大量藏羌等少数民族,拥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广阔。川西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不能走传统的老路,旅游开发务必考虑到生态问题和文化保护问题,要把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主,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川西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试图通过对凯里市南花村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民族文化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拉动旅游业发展,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发展势在必行。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即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旅游商品创新开发的根基和源泉,进一步振兴我国的旅游纪念品市场,进一步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