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心理测量法对汶川地震重灾区几所高校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心理拓展训练,研究其在拓展训练前后的心理健康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地震重灾区大学生的尽理健康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素质拓展训练使地震重灾区大学生的不良心理症状明显减轻:心理健康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运用教学实验法,对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实验研究,旨在探究高校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运用教学实验法,对高校体育课程和拓展训练一体化模式进行实验研究,旨在探究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靓 《科技信息》2008,(12):216-216
在物质上不断丰富的今天,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凸现。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有其自身特点,而独立学院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中的特殊存在部分,心理健康问题也有其特殊性。本文阐述了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从树立观念、制定方案、加强师资、建立机构、优化制度、营造氛围等6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天军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6):63-64,95
通过问卷调查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在社会竞争加剧的形势下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发现: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经济压力是独立学院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提出了应对策略以减缓独立学院大学生所面对的压力,从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80名男性大学生体育拓展训练前后测试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体育拓展训练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文章介绍了体育拓展训练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体育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开展大学生体育拓展训练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许金凤 《科技资讯》2010,(19):210-211
目的:探讨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279名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在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强迫、焦虑和偏执等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16PF得分与非贫困生差异显著。结论: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不容乐观,高校应实行经济补助、心理健康教育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各高校间呈不均衡发展趋势,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面临诸多困境。各独立学院应从加强重视度、完善教育内容、建立新型模式和建立专业化队伍等方面入手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采用既定的拓展训练项目,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对拓展训练课程结束前后,学生在人际关系、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意识和情绪状态等方面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有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旨在探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新途径,同时也为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体育拓展训练所具有提升人格、磨练意志、增强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特殊的功效,在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当前,一些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习、恋爱、人格发展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心理训练,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高校拓展训练的德育功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拓展训练蕴含的思想和德育教育理论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高校拓展训练具有德育的理论实践功能、载体功能, 实现大学生的个体性需求功能,实现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成都师范学院2018级健美操公体课3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课外时间对大学生进行为期16周,每周4次的瑜伽训练,在训练前后对30名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柔韧性和心理健康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瑜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瑜伽训练能够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提升身体柔韧性和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蒋良富 《科技信息》2010,(10):36-36,38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理论研究已层出不穷,但专门针对本科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则较少。本研究主要选取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大学生,运用三种心理量表进行测查,并将测查结果用SPSS14.0进行统计处理,探讨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康金峰  王林 《科技信息》2009,(35):183-184
大学生心理健康异化发展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已经阻碍了大学生身。和谐发展,拓展训练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大学体育课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素芬 《科技信息》2010,(27):140-141
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拓展训练的起源、内容、方法及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提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的策略。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程,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开拓了新的思路,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育对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探究了体育教育对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采用聋人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同班教育、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成立社团组织开展社区服务、采用多媒体进行体育健康教育等干预手段进行试验干预,发现体育教育的干预手段,不仅使聋人大学生的应付方式、自我效能等心理特征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在整体上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大理学院素质拓展训练实践为例,发现素质拓展训练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可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构建以环境适应期、问题多发期、情感冲突期、择业求职期为主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09级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独立学院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浅析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丹丰 《科技信息》2008,(11):191-191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其特殊性。笔者根据独立学院新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状况的表现及其成因,提出有针对性地在独立学院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