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微软的Windows Media 9.0技术,讨论了在网络教学系统中采用Windows Media 9.0技术对流媒体课件的生成、管理、点播以及服务进行的设汁,最后给出了在网络教学系统中实现流媒体课件生成的关键代码。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多媒体课件点播系统的基础上,介绍了课件评价的意义,阐述了以模糊数实现对课件评价的原理、指标、权重以及步骤,最后给出了评价的关键代码.  相似文献   

3.
周扬  张弛 《科技信息》2009,(11):46-47
课件点播平台是现代网络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MySQL提供数据库支持,用AdobeFlex前台开发编译,结合PHP技术,设计开发了一个Flash课件点播平台,并结合实例,给出该平台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流媒体技术在网络视频文件传输中的作用,并将流媒体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系统.提出了基于B/S结构开发的远程教育平台中视频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实例。利用流媒体技术存储教学中的视频类素材,使用Microsoft Producer将电子教案与教学视频素材同步,生成流媒体课件,解决了视频和授课讲稿播放时同步难的问题。最后用JSP技术实现了流媒体课件的点播和实时广播播放。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使用Asp技术、在Windows2000平台下实现多媒体课件管理与点播的方法。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的设计、管理员模块、课件输入模块以及用户查询功能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课件点播系统是网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系统,主要是解决学生自学环境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环节。通过课件点播系统,学生能够方便地从丰富的CAI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学校教学成本,同时增加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资料。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JSP技术和流媒体技术,阐述了基于相关技术的教学VOD网站的实现方法,包括JSP发布平台的建立及使用、教学VOD网页的设计、流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以及课件的点播.  相似文献   

8.
基于IP网的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的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多媒体远程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涉及教师T、学生P、课件资源R、协作教学环境E和网上教学管理M等要素的,表示远程教学的五元组结构模式,进一步设计了基于IP网的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的总体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支持按需点播学习和教学现场直播的远程教学系统的实现模型,并在校园网上得到了验证。实验表明,该模型及其实现方法是实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张一帆  武茜 《科技信息》2007,(28):215-216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流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本文采用Windows Media流媒体技术设计一个网络教学系统,给出了实时授课模块、实时听课模块和课件点播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的校园网CAI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了一种基于Web访问的计算模型,阐述了该模型的优点,对几种常用的开发该类CAI课件的Web技术做了分析比较,给出了基于校园网CAI课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并指出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COD与Fe0对硫酸盐还原菌还原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间歇实验方法,分别在不同底物浓度下,分析了影响硫酸盐还原的机理,并考察了加入Fe^0对反应体系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底物浓度不足会减缓反应速度并降低最终反应结果,但对其反应延迟期没有影响.Fe^0对酶活性有调节作用,可以减小底物浓度变化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提高对底物的利用率.体系最终pH值随c(COD)/c(SO4^2-)增大逐渐提高,当c(COD)/c(SO4^2-)达到一定值后,最终pH值基本维持恒定.在相同底物浓度下,单质铁强化体系的最终pH值略高于空白体系.空白和单质铁强化两种体系的适宜c(COD)/c(SO4^2-)分别在5.1~6.9和3.9—5.1之间.在相同处理能力下,单质铁强化体系所需底物浓度是空白体系的75%.  相似文献   

12.
螺旋升流式反应器(Spiral Up-Flow Reactor,SUFR)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对污水中COD、TN、TP的去除效果较好,出水浓度分别低于28 mg/L、10 mg/L和0.5mg/L.本文对螺旋升流式反应器脱氮除磷系统中的反硝化吸磷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适当的COD浓度和DO浓度有利于同时反硝化吸磷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西安地区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露天试验场建立地下渗滤系统试验装置,研究了西安地区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试验所采用的水力负荷为2.4 cm/d。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运行30天后达到熟化,熟化后该系统对COD、总氮以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4%、29.5%和98.6%;出水COD、总氮以及氨氮的平均浓度为16.8 mg/L3、2.78 mg/L和0.41 mg/L;不同时段COD和氨氮的出水浓度起伏不定,但总的趋势是下降的,系统对当天COD和氨氮的系统去除率分别为89.0%和93.6%。所以,地下渗滤系统在西安地区处理生活污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生物方法净化污水问题,为光合细菌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实际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探讨光合细菌对污水中COD、氮和磷的去除能力。人工模拟配置海水养殖污水,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COD。从细菌投加量、初始COD浓度、光照好厌氧条件等方面测定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OD初始浓度为500 mg·L-1时,每100 ml污水投加200 ml光合细菌处理效果较佳;COD初始浓度为1 000、500、250和125的污水,4天去除率分别为28.1%、75.0%、87.5和87.5%;好氧微光和好氧黑暗有利于COD去除。光合细菌(PSB001)可以作为生物强化菌株用于海水养殖废水的净化。  相似文献   

15.
复合填料地下渗滤系统的强化脱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提高地下渗滤系统的运行水力负荷并强化其脱氮效果,建立了由55%煤渣、25%土壤与20%草炭全混合装填的地下渗滤装置,运行水力负荷为10cm·d-1,每天进水4次,通过改变不同运行条件来促进TN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对COD,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在正常出水水位条件下运行,分别为73.4%,98.2%和20.1%;在提高出水水位条件下运行,分别为75.4%,79.1%和26.9%;在添加碳源条件下运行,分别为88.9%,88.5%和55.7%.说明草炭的添加并不能明显提高TN的去除率,而出水水位的提高,可促进系统内厌氧环境的形成从而有利于TN的去除,但同时也会降低氨氮的去除效果;添加碳源可明显提高TN的去除效果,使系统出水TN质量浓度由正常出水水位条件下的22.8mg·L-1下降到14.2mg·L-1,且对COD和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大.因此,影响该系统去除TN的关键因素是碳源的缺乏.  相似文献   

16.
感潮河地区不同排水体制中污水有机物浓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受感潮河流影响珠三角某城市的不同类型污水进行了有机物浓度调查,推算出该城市污水的COD浓度约为272mg/L。不同排水体制中污水有机物浓度的比较结果表明,分流制管道中污水COD浓度(平均191mg/L)显著高于合流制管道中污水(平均137mg/L)。合流制管道中污水COD浓度随河水水位升高而降低,呈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8432。分流制管道中污水COD浓度与河水水位无相关性。在感潮河流影响的地区分流制较合流制更能阻止河水进入污水管网,能保证进入污水厂的污水COD浓度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分流制更适宜作为该地区的排水体制,该结果为珠三角地区排水体制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污水高效处理和资源化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采用功能化大孔载体FPUFS并以载体结合法固定化高效微生物菌群B350,所得固定化B350置于曝气池中构成一个有效容积为1500L的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I-BAF)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对进水与出水氨氮(NH4^ -N)、挥发酚及化学耗氧量(COD)的检测分析,以煤气厂焦化污水的现场连续运转处理为例对I-BAF系统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了I-BAF系统对实际工业污水的处理性能,得出了I-BAF系统的去除COD、挥发酚和氨氮的效果曲线。结果表明:I-BAF系统对煤气厂焦化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进水COD为3450mg/L,NH4^ -N为451mg/L,挥发酚177mg/L,色度120倍时,处理出水COD为57.5mg/L,NH4^ -N.285mg/L,挥发酚0.498mg/L,色度为12。这一处理效果是现行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因此本研究对污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静态混合器流体力学性能的CFD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立交盘静态混合器的流体力学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混合器内牛顿流体的流动状况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流体流经2个混合元件的流场变化和压降情况.所选的6个截面的速度分布复杂多变,显示出与混合器结构相对应的周期性.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定了轴向速度的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对于压降的模拟在装有10个立交盘静态混合器的管路中进行,研究发现50<Re<500为所研究系统的流动状态从层流向湍流转变的临界区间.  相似文献   

19.
弓风莲  代西民 《河南科学》1999,17(3):323-327
随着印染技术的发展,其生产工艺有很大改进,同时更多的化学印染助剂与化工原料广泛的应用于印染生产中,导致印染废水成份日趋复杂,对其治理难度增大。本文通过对技术更新前后的印染废水中CODMn与CODCr测定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印染废水中可生化性有机物成份呈下降趋势;(2)CODMn测定值越接近CODCr测定值时,废水中可生化物成分增大,与传统的BOD5与CODCr相关性研究结论相一致;(3)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石灰法草浆蒸煮废液,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处理,进行了系列可行性试验.采用5升静态厌氧消化器,在35±1℃的条件下,逐渐提高投配率,对六组不同来源和不同配比的厌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和比较试验,筛选4号污泥为种污泥.其中COD容积负荷为4~5kg/M~3d,水力停留时间为4~5天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70%以上,产气率为0.25M~3/kgCOD(去除),CH_4含量超过80%,V/V.进一步在工厂建立了自行设计的16升UASB和128升UASFB厌氧反应器,对石灰法草浆蒸煮废液进行厌氧处理,在COD浓度为12000~14000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1~1.2天和COD负荷为10~12kg/M~3d的条件下,其COD去除率达80%以上,产气率达0.45M~3/kgCOD(去除),CH_4含量超过65%,V/V.在试验取可得行性结论的过程中,对一些主要影响因素也做了较深入的探索研究,确证了某些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