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军事实力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航空发动机是飞行器的中心,它为飞行器提供推进动力或支持力。自飞机问世以来,发动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先进的飞机整体离不开各种各样技术和附件的支持。本文就航空发动机上先进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和现代几种新型传感器展开阐述,并对其功能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银波 《科技资讯》2013,(34):149-149,151
航空发动机原理与构造是飞行器制造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该专业毕业生从事民航机务维修专业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理论基础。然而,从教学实际效果来看,课程一直存在着内容量大、学生难学的双重困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文章结合多年的航空发动机原理与构造教学研究与实践,根据教学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航空工程材料是航空现代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论述了航空复合材料、新型钛合金材料、高温合金材料等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在航空飞行器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航空发动机可测试性作为一项重要设计指标已贯穿于发动机设计和使用的全寿命工作过程中,测试结构的设计是保障航空发动机可测试性目标实现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满足可测试性要求,结构设计方案应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和测试需求,分析所处的应用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通过对测试项目的分类和测试需求的分析,以国内某系列发动机测试结构设计为基础,对航空发动机上的典型测试结构方案的特征、应用范围以及具体结构实现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些方案在发动机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工程验证,其结构可靠,可以满足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5.
以西方军用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和寿命管理为蓝本,阐述了可靠性和寿命管理的基本要素,并结合我国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和寿命管理的现状,讨论了我国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和寿命管理工作存在的差距和误区,指出了我国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寿命管理工作落后的根源在于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基础工作薄弱、标准不完善。参照西方国家的管理理念,构建和完善我国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和寿命管理是必要的,但完全照搬西方标准并不可取。正确做法是结合我国的现状,走出一条合乎国情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配装航空发动机进气道的常规测量耙和新研复合结构测量耙的组成结构。针对某型新研复合结构航空测量耙,开展了振动应变测量试验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结构航空测量耙危险振型为Y向一阶弯曲模态,最大应变出现在耙体根部截面,最大应变值为688.96με(换算为应力即139 MPa),远小于耙体材料的屈服极限。说明新研复合结构航空测量耙设计合理有效,为该类测量耙的研制及改进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发明使用涡轮增压空气压缩机在压力腔里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再利用压缩气体通过喷嘴喷出产生的反作用推力使飞行器垂直升降、在空中悬浮和向前飞行。由于结构简单故可大幅降低喷气式航空发动机的生产成本;可通过改变压力腔里压缩气体的喷出方向让飞行器垂直升降;不需使用昂贵的航空煤油,  相似文献   

8.
航空机匣零件的制造质量和加工效率是影响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重要环节。为突破国外对航空机匣制造技术的封锁,本研究针对航空机匣结构复杂、易产生加工变形、材料难加工等特点,重点研究了装夹方式、刀具选择及快速CAM等关键技术,通过大量实验对特征单元的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制定了高效加工工艺方案,并在某型号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机匣制造中进行了实例验证,提高了该类零件的生产效率。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我国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洁  徐沙 《广东科技》2012,21(13):218-219
航空武器系统一般分为机载系统和地面设备两部分,是由各类航空器、武器及其相关设备所组成的综合系统。分析了现代航空武器系统的特点、分类、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未来航空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主燃油控制系统稳态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强  傅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12):3028-3030
航空发动机的燃油系统用来供给发动机主燃烧室和加力燃烧室的燃油,在数字电子控制工作状态下,燃油流量受电子控制器控制。对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后,针对不同转速对稳态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主供油量随油门杆变化的拟合曲线。  相似文献   

11.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实现人类飞行梦想的关键。回顾了发动机技术进步与飞机的发明、喷气式发动机的问世、航空动力领域的持续创新等内容,介绍了高超声速强预冷涡轮发动机、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民用大涵道比发动机、混合电推进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国外航空发动机发展的主要经验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航空机载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是进行飞机设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容错技术是提高机载计算机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在分析机载计算机系统容错设计必要性的基础上;综述了容错理论及具体的容错方法,指明了机载计算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故障实体识别是自主获取航空发动机故障知识的基础,对实现航空发动机故障智能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准确快速搭建航空发动机大规模故障知识库,在定义了“单元”“故障状态”“表征信号”“检查方法”和“解决措施”5种航空发动机故障实体类型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一种以Bert BiLSTM CRF模型为基础的航空发动机故障实体识别方法。基于某型航空发动机大规模数据集分析抽取了故障实体,搭建了滑油压力异常故障知识图谱,验证了该方法识别航空发动机多源异构故障数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分析了使用CaO坩埚进行精炼的机制;列举了CaO坩埚精炼过程在电子学、超导母合金等领域的一些成功的例子;总结了在先进结构材料(包括航空和航海仪器铸件、用于航空发动机上的高温合金铸件)方面的应用;展望了CaO坩埚精炼的前景。总之,CaO坩埚精炼在高纯金属及合金的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活塞航空重油发动机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使用的是航空汽油,其活塞航空重油发动机研制目前尚属空白,而研制该类发动机对中国通用航空、军事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介绍了国外活塞航空重油发动机的发展现状,列举、对比了4种成熟机型的相关性能参数,阐述了中国在活塞航空重油发动机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分析了中国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燃烧效率、控制系统等问题,提出了中国研发活塞航空重油发动机的关键技术难题,为中国通用航空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精密制造技术,激光微加工在航空发动机中复杂部件的维护、修理和全面翻修(Maintenance,Repair and Overhaul,MRO)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随着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不断提升,其关键零部件将长期服役于更为苛刻的极限环境下,如高温、高压以及高转速等,工况环境对其耐热性、机械强度、表面摩擦系数、防结冰性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激光微加工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促进以上相关性能的实现.本文将基于激光与航空材料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应用,介绍激光微加工技术在航空发动机MRO和生产制造中的广泛应用,探究航空发动机先进制造过程中激光加工的具体工艺和特征.由于航空发动机制造和维修的过程十分复杂,研究人员将利用激光的单色性、高亮度、高方向性和相干性等特点,基于光热过程和光化学过程两种机理,探索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和动态过程,并讨论其在激光微纳制造、清洗、增材制造、冲击强化以及焊接切割等关键制造工艺中的合理应用.本文对激光微加工领域在航空发动机行业中的技术进行了综述,为航空发动机维修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中所需的工程技术支援和前沿研究技术联动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有望能促进与之相关的保障装备得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核工业集团航测遥感中心承担的机载高光谱测量项目日前顺利通过了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的评审验收。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机载高光谱测量项目成果丰富、资料齐全,野外查证发现了较多、较好的多金属矿化线索,取得了机载高光谱方法在找矿应用方面的良好效果。同时,该项目形成的一套“地面一空中一地面”相结合的航空高光谱技术流程,为后续开展其他机载高光谱测量项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段海军  郭勇  陈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6):11486-11499
云技术是提高分布式系统灵活性和扩展性的关键技术,在航空电子系统中引入云技术可以降低产品研发周期和成本,但首先需要设计符合机载环境需求的云模型。在分析商用云的服务模型结构基础上,结合行业内的相关标准,给出了一种新型航空电子云模型。建立了层次化的云模型架构,包括物理资源层、本地资源管理层、资源虚拟层、平台管理层和应用功能层;采用虚拟化技术建立资源虚拟模型,隔离软件APP与硬件资源和软件环境;分布式的数据动态发布与订阅,提高应用部署的灵活性;分布式资源管理,实现资源池管理、健康监控和故障管理;分布式存储模型,提供分布式数据和文件共享能力。遵循行业标准,为应用软件提供面向服务的航空电子云计算模型,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规模采用复合材料叶片是目前航空工业实现航空发动机更高涵道比和减重的最有效途径。以复合材料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制造技术研究进展为主题,介绍了现阶段树脂基、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主流加工工艺;重点讨论了关键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包括树脂基复材叶片的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和三维编织结/增强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金属基复材叶片的模压成型、加压浇铸工艺和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以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叶片的熔体渗透工艺;探讨了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叶片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未来复合材料叶片关键制造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以来,航空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航空工业,欧、美各国的航空科学技术和航空产品的水平名列前茅。通常所说的航空产品,包括飞机、导弹、飞艇、飞船和宇宙飞行器,还可以包括由航空产品派生出来的腾空船(或称气垫船)。航空产品的结构、材料和工艺相当复杂,这些产品的研究。发展和生产,与机械、冶金、电气、电子、燃料、化学以及纺织工业等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航空工业发展情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科学技术和整个工业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