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锡化物作为新材料具有广泛用途,它既可作为聚氯乙烯的稳定剂,又可作为船底漆毒料、防霉剂、杀菌剂、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等。据国际有机锡研究所统计,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八五年世界有机锡化合物产量从五千吨上升到四万吨。有机锡作为稳定剂赋于制品的透明性是任何其它稳定剂无法比拟的。据调查,一九八五年世界上用于稳定剂的有机锡化合物达二万吨,占有机锡总产量的一半。据我国化工部统计,我国对有机锡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近期每年需一千七百吨。到一九九○年可望达三千吨。但是,目前我国只有一家工厂生产有机锡,而且工艺老化,生产能力低,年产量一直维持在四百吨左右。所以,我国有机锡稳定剂的供需矛盾十分突  相似文献   

2.
有机锡为含金属化合物,其形态种类较多,理化和毒理性质多样,是人体摄入重金属锡元素的主要来源。水生物易富集各类环境中的有机锡污染物,大量摄入含锡的水产品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选择合适的前处理及检测分析技术对准确识别并科学研究水产品中有机锡分布特征和监管水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样品前处理技术和仪器测定方法,旨在为水产品中有机锡污染水平的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机锡化合物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二烃基锡,三烃基锡,四烃基锡在抗癌,杀菌,防腐,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有新的进展,本文介绍有机锡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在抗癌,杀菌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有机锡化合物的环境化学行为及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有机锡化合物进入环境的途径,锡甲基化和有机锡的富集、迁移、降解的原理。对有机锡的毒性、抗癌活性及生态效应进行了论述。有机锡化合物被用于工业、农业和海洋船舶防污涂料中,随水向水环境迁移。微生物在锡甲基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机锡可以通过水、光、微生物等降解。海洋生物对TBT和TPT等有机锡化合物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大约在5000—10000倍之间,且对海洋生物具有很高的毒性,极有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强烈影响。建议开展有机锡对海洋生物群落及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研究和开发环境船舶涂料。  相似文献   

5.
有机锡连续法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有机锡连续催化合成乙酸乙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有锡连续催化酯化反应时的催化活性比硫酸略低,但使用寿命(115h)比硫酸长,底物不碳化,催化剂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而且酯产高于硫酸。  相似文献   

6.
前言有机锡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作聚氯乙烯热稳定剂、船底漆毒料、木材防腐剂、防霉剂、杀菌剂和聚氨酯泡沫塑料合成用的均相催化剂等。据A.G.Davies和P.J.Smith报导,1980年全世界有机锡化合物的年产量已达35000吨。化工部炼化司总工程师林文新经市场调查予测,我国近期对有机锡化合物的年需要量为1700吨,1990年的年需量为3000吨。因此,有机锡化合物的毒性研究对其在工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至关重要。国外,人们对有机锡化合物的毒性研究相当重视。但由于商业竞争的需要,往往不详细报导其毒性研究的情况。例如,德国Shering公司曾对有机  相似文献   

7.
单锂化N,N-二甲氨甲基二茂铁与二丁基二氯化锡反应生成一个锡原子桥连两个二茂的基的有机锡化合物。此化合物与过量的碘甲烷作用生成其季铵盐,使此盐分别与亲核试剂甲醇钠,苄主六氢吡啶反应是到相应的三个新有机锡二茂铁衍生物,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变,质谱,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得到了确证。  相似文献   

8.
刘健翠  安利国  杨桂文 《科技信息》2010,(34):I0392-I0392
三丁基锡是一种有毒的有机锡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都有很大的危害。三丁基锡的主要靶器官之一是生物的免疫系统。研究表明高剂量的三丁基锡能对生物的免疫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微量锡的测定是食品检测和其他工业检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因为有机锡化合物作为杀菌剂、防霉剂在工农业生产中普遍应用。罐头食品中镀锡薄板常常由于内容物侵蚀或焊锡涂布不牢而使罐内有渗锡现象。另外,随着温度和贮藏时间的变化,锡含量也会逐步增高。锡系重金属,有中等毒性,而有机锡化合物有更高毒性,因此,锡的微量快速测定极其重要。本文采用新合成的显色剂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可以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各类食品中的微量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羧酸类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规律和结构特点,是目前此类化合物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概述了一烃基锡羧酸酯、二烃基锡羧酸酯和三烃基锡羧酸酯合成及其结构的研究现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发现有机锡化合物有很大用途,例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ibutyltin dilau-rate)是聚氯乙烯塑料最有效的稳定剂;四苯基锡(tetraphenyltin)可增加溶液的介电性;二氯二乙基锡与烃基氯硅烷共水介,加热后即成不熔融也不溶解的固体等。在有机锡化合物的制备中,卤代烃基锡占有重要地位,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即可由  相似文献   

12.
微量锡的测定是食品检测和其他工业检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因为有机锡化合物作为杀菌剂、防霉剂在工农业生产中普遍应用.罐头食品中镀锡薄板常常由于内容物侵蚀或焊锡涂布不牢而使罐内有渗锡现象.另外,随着温度和贮藏时间的变化,锡含量也会逐步增高.锡系重金属,有中等毒性,而有机锡化合物有更高毒性,因此,锡的微量快速测定极其重要.本文采用新合成的显色剂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可以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各类食品中的微量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的结构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了新的配体5-((4-氟苄基)氨基)-2,3,4噻二唑-2-硫酮(L1)与二烃基锡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一种梯形的有机锡水解产物.从晶体结构上看,这些有机锡衍生物中含有两种锡原子的配位环境,配体发生了构型转换,配体杂环上的氮原子与锡发生了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不同用途食品接触材料中有机锡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对衍生化条件和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在现行标准SN/T 3938—2014《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有机锡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4种有机锡(二丁基二氯化锡、三丁基氯化锡、二辛基二氯化锡、三苯基氯化锡)的基础上增加至9种(新增:单丁基三氯化锡、三丁基氧化锡、乙辛基三氯化锡、四丁基锡、三环己基氯化锡),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实验。该方法在质量浓度为10~2000μg/L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0.9995;方法检出限与定量限分别为5~20μg/kg和15~71μg/kg;方法进样精密度为1.07%~1.82%;中间精密度良好,不同时间、不同实验人员测定结果的RSD值为1.52%~2.65%;方法耐用性测定结果的RSD值为1.51%~2.22%。研究选择了4种市售不同用途的食品接触材料,这些样品为聚氯乙烯材质或含有聚氯乙烯的塑料,如保鲜膜、保温袋内膜、餐垫、饺子冰箱收纳盒等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该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这4种食品接触材料中均不含有待测的9种有机锡成分;加标回收率和重复性良好,加标回收率为85.93%~117.39%,对应的RSD值为1.12%~1.97%。此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通用性强,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9种有机锡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5.
有机锡化合物具有雄性激素作用,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国际上针对三丁基锡制定了非常低的环境限量标准,水体中三丁基锡备受关注。但有机锡种类众多,性质各异,必须开发高灵敏和高选择性的分析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机锡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从水体、沉积物、生物体等环境介质中提取富集、衍生、净化有机锡前处理方法以及气相色谱联用、液相色谱联用等检测技术,为今后快速、简便、有效的监测环境中痕量、超痕量有机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常量重量法测定有机锡锡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常量重量法测定了有机锡化合物锡的含量,确定了分析条件和过程,对不同类型有机锡化合物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易于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二烷基二氯化锡与二酸、二酚(醇)、羟基酸、氨基酸通过界面缩聚反应,制成了一系列有机锡聚酯、聚醚、聚醚酯、聚胺酯化合物。文中对实验参数与分子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新合成的有机锡高聚物可以作为PVC热稳定剂使用。  相似文献   

18.
由锡基炔和Cp2 Zr(H)Cl(Cp =η5-C5H5)及CO反应 ,得到α 锡基取代的α ,β 不饱和羰基锆化合物 ,进而与溴的甲醇溶液或稀盐酸反应 ,分别合成了 (Z) α 有机锡基 α ,β 不饱和酯及 (Z) α 有机锡基 α ,β 不饱和醛 .产率中等至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19年夏季在长江口―东海海域纵向断面上进行现场采样和观测,获取了12个走航站位和低氧区1个连续测站的水质数据和24个底层水样,样品经过滤、固相萃取和乙基化衍生等处理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了9种有机锡化合物浓度,旨在分析其在长江口海域的空间分布和潮汐变化特征,并探索其在口外低氧区的行为。结果表明,在长江口海域底层水体中溶解态有机锡质量浓度范围为33.9 ~ 203 ng?L-1 (以Sn计, 以下同),平均值为125 ng?L-1;仅有42%样品检出三丁基锡(TBT),其质量浓度最高可达53.1 ng?L-1,其余8种有机锡化合物检出率可达92%~100%。其中,甲基锡类质量浓度为(36.7 ± 16.2)ng?L-1,约占溶解态有机锡质量浓度的20% ~ 40%;丁基锡类质量浓度为(33.1 ± 22.0)ng?L-1,约占溶解态有机锡质量浓度的16% ~ 45%;苯基锡类质量浓度为(55.7 ± 12.4)ng?L-1,约占溶解态有机锡质量浓度的26% ~ 59%。在河口最大浑浊带和口外低氧区,以及低氧区的涨潮流向落潮流转换阶段,底层水出现溶解态有机锡的质量浓度峰值,主要增加的是TBT及一取代有机锡化合物。研究还发现,三苯基锡(TPhT)和一丁基锡(MBT)质量浓度随溶解氧饱和度降低而增加。潮汐影响下底边界层中的再悬浮和还原溶解过程,导致底层水中的TBT和TPhT等有机锡呈现脉冲式暴露,其生态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几种杂环有机锡(Ⅳ)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二苄基二氯化锡与双缩Schiff碱反应,合成了8种新的杂环有机锡(Ⅵ)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物理化学测试,推测了它们的可能结构.结果证明,这些物质均为六配位有机锡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