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举例说明了一个基于以太网(Ethemet)的集散系统(DCS)实现油田联合站生产控制,通过企业网(Intranet)远程管理油田联合站生产,将测控网络与信息网络集成,实现油田联合站远程监控与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张振强 《科技资讯》2012,(26):81-81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上的技术都有了跨越式的提高。当前,开采油田除了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还应该注意生产安全与工艺流程。因此,对于开采油田的监控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发展,油田联合站的监控系统一天天完善,也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方法提高监控的效能。当前现场总线下油田联合站的监控系统主要运用的是远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本文主要针对这种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进行探究分析,详细阐述了监控系统的整体设计、联合站监控子系统的设计以及油田联合站监控主系统(主站)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针对陕北延长油田靖边采油厂集输联合站工艺流程和安全生产要求,研究了基于智能网络化的联合站安全监控预警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技术,构成联合站生产工艺参数与设备状态监控和生产过程的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实现了联合站生产过程安全监视监控和生产事故预警预报.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大大提高了联合站生产过程安全监视监控自动化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基于视频图像的油田联合站火灾预警系统,采用图像型火灾探测传感器获取联合站内火灾点的视频图像,通过改进的BP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算法进行站内火灾爆炸实时识别及火灾点定位,实现联合站内可视化火灾探测与预警.实际运行表明,系统提高了联合站火灾预报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能够有效保障联合站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根据采油联合站的工艺流程和控制流程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采用高性能的工控机作为上位机,结合可编程控制器及其输入/输出模块,构成一部小型微机测控系统。本文详细阐述监控系统的上位机设计与实现,按照建立应用程序的基本步骤,设计出了主画面、实时趋势、报警等界面,对监控系统进行仿真,实现了人机一体化,实现了联合站生产过程的自动监控的设计。广泛应用于油田联合站,保证了油田的稳产高效,为日后建立更大规模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根据采油联合站的工艺流程和控制流程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采用高性能的工控机作为上位机,结合可编程控制器及其输入/输出模块,构成一部小型微机测控系统.详细阐述监控系统的上位机设计与实现.按照建立应用程序的基本步骤,设计出了主画面、实时趋势、报警等界面.对监控系统进行仿真,实现了人机一体化,实现了联合站生产过程的自动监控的设计.广泛应用于油田联合站,保证了油田的稳产高效,为日后建立更大规模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的开发后期,油田系统的运行成本大也不断提高,因此解决联合站的集输处理问题,降低能源消耗及系统的运行成本,从而提高联合站的整体经济效益,是联合站的当务之急。在能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从而达到降低费用,提高集输系统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和OPC技术的油田联合站集输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Web和OPC技术的分布式实时生产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介绍了OPC技术在油田联合站集散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现场设备和应用软件的无缝连接,并将生产数据进行Web发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为油田联合站中的加热炉设计的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实时监控系统的实验室模型,并叙述了其实现过程.该系统从创建虚拟环境入手,通过将数据采集系统得到的实时生产数据通过数据库系统以及Virtools Server传送到虚拟场景来实现虚拟场景与实际生产过程的同步.经实验室模拟,该系统运行结果形象逼真,实时性好,可达到良好地监视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李洪刚 《甘肃科技》2009,25(6):50-51
在油气开采和储运的过程中,由于油气本身固有的易燃、易爆特点,加之油气在处理及运输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火灾爆炸事故的隐患,给油田设施(联合站、采油站、热注站等)及油气生产的安全保障带来很大威胁,从油田设备管理角度出发,及时对油田消防设备进行检修,全面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就成了油田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保证各类油田消防装备器材的完好性、可靠性,对于预防和减少其火灾爆炸隐患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此推广到全国各个油田,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油气集输系统点多、线长、面广 ,技术性强 ,管理难度大的特点 ,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了油气集输系统智能化管理网络 .该智能化管理网络主要由 8个子系统组成 ,包括现场数据采集与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管线实时监控系统、生产监控网络系统、生产控制中心、语音通讯系统、视频系统、集输数据采集和应用软件系统、时间统一系统 .集输系统智能化管理网络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管理水平和系统集输的效率 .目前 ,该智能化管理网络已在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成功运行  相似文献   

12.
GIS是近几年应用范围较广的一项新技术,它可以明显改善传统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环境。油气田的生产指挥是油气田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事件,把GIS应用于油气田生产管理,可以做到决策具体化和形象化。文中讨论了基于GIS的油气田生产指挥系统平台技术的一般方法和关键技术,并简要介绍了GIS在石油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油田自动化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油田自动化中,油井的监控是其重要的一环。根据油田的开发方案,油井各个时期的开采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对油井的监控要求也不一样。正确的设计和应用油井监控系统,可以给油田的自动化生产和管理带来许多益处。本文介绍了油井监控系统的组成、发展和特点,以及各种油井的监控、油井的远程开关和油井的安全保护。此外,还就油井监控系统应用的其它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水泥窑头生产线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设计了基于PCS7与PRO-FIBUS的集散控制的水泥窑头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该系统分为:操作管理层、过程控制层及现场设备层3个层次,构建了控制系统网络(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网络(PROFIBUS-DP)组成的管控一体化网络。通过现场运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油井产油量和产水量的方法.利用油井过去实际每个月的日平均产油量和产水量做为网络的训练样本,经网络学习后,输入油井待预测的时间,可预测出相应时间的日平均产油量和产水量.同时,编制的通用软件经胜利油田21口井实际产油量和产水量检验,结果表明:网络是一种可行性的预测油田单井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的螺杆泵井故障诊断方法:将螺杆泵井工况类型细分为10类,选取表征油井生产状态的7个特征参数作为输入量,采用Active X技术,借助VB调用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构建和训练网络模型.用该方法对新疆油田吉7井区吉101井和吉002井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控水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海上油田采油特点,分析了海上油田控水的迫切性。海上油田产出水主要来源于注入水、边水和底水。为了提高采收率,任何形式的产出水都要控制。海上油田控水技术由注水井调剖技术和油井堵水技术组成,这两项技术都由措施必要性:划断、堵剂选择、堵剂用量计算和堵剂放置工艺等技术组成。海上油田调剖堵水成功的矿场试验说明,海上油田控水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老井措施增油成为油田稳产、降低油田区块开发成本的必然选择。针对多项式回归预测的局限性、灰色理论不能反映影响因素特征、神经网络需求数据多且数据敏感性差等特征,通过建立最优控制模型,实现GM(1,1)灰色理论与神经网络的高精度组合预测。以某油田区块2011-2018年的措施增油为例,对影响措施增油量的因素进行识别,建立了最优控制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对老井措施年增油量进行预测,相比多项式回归预测、GM(1,1)预测及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新模型模拟效果更好,预测精度更高。新方法对2018年措施年增油量的预测精度达97.34%。基于最优控制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作为一种人工智能组合最优化模型预测措施年增油量,为准确预测措施增油效果,指导油田开发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上多层水驱砂岩油田作业成本高、小层测试数据少所导致的产、吸状况不清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同时学习多种井况条件的小层产、吸剖面预测模型。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小层产、吸状况的静态地质条件和动态开发特征,筛选并构造出主控因素,建立样本数据库。然后构建了巧妙的循环将神经网络算法和智能优化算法进行融合,内层循环以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为模型框架,遍历所有井样本,实现多维主控因素与产、吸剖面的机器学习;中层循环以量子进化算法为优化手段,实现神经网络内部权重和阈值自动优化;外层循环以测试误差为控制条件,保证模型的可靠性与最优化。最后将产、吸剖面预测模型应用于渤海P油田,分别对73口油井和84口水井的样本数据进行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平均测试误差仅为6.60%、4.36%。示例井组经分层调配等措施的综合治理之后,实现了井组日增油63 m3/d,综合含水率下降6%。该研究成果对老油田的精细注水和优化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油田供水系统中,采油污水经各级处理后,由管网输送到相应的注水站注入地层。由于供水系统流程复杂、水质多样化,局部区块采油污水产出与回注矛盾突出。管网压力不均衡,经常会出现采油污水调运受阻,就地向外排放,污染环境。对某油田供水系统中的主要水力元件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节点流量平衡原理建立了供水系统仿真数学模型,并且从生产实际出发,对供水系统完成两种类型的仿真模拟。把仿真模拟技术用于某油田供水系统,指导现场完成供水管网局部改造和实现仿真模拟调水。应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能够平衡管网系统各节点压力,确保污水调运畅通,使采油污水全部回注,给油田生产和供水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