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着"民间文献瑰宝"之称的族谱,为地方历史和社会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且珍贵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客家学术研究和客家人寻根问祖热潮的全力作用下,客家族谱更是成为人们收藏、利用和研究的珍贵资料.当前我国文博领域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大好时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也为客家族谱的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历史契机.作为客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客家族谱文化产业化的根本出路与主要路径就是在合理保护的前提下,如何让客家族谱活起来,更好地激活客家族谱的价值.应该建立并倡导"族谱+"的理念,充分实现客家族谱的时代价值,让客家族谱不仅"活起来",而且能够"火起来".  相似文献   

2.
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首届客家文化创新论坛以"传承与创新:深圳滨海客家与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设立了"深圳客家历史与文化研究""台湾客家文化产业研究""大陆客家文化产业研究""客家文化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和青年论坛等环节,旨在拓展客家文化研究的新阵地,明确深圳滨海客家的地位与特色,使深圳成为国内客家文化研究的重镇之一,为创新客家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思路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长汀县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近年通过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汀作为古汀州府的驻地,有着灿烂辉煌的客家文化,有着"客家首府"的美誉,当地以振兴传统文化为契机,擦亮"客家首府"的旅游金字招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该文以长汀客家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展开系列走访调研,分析制约长汀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因素,为长汀县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如何"经营客家文化"是学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基于历史、传承、发展三个文化关键要素探讨客家古村落旅游开发时广告语的选择问题。笔者选择了赣南白鹭古村为田野调查点,分析了它成为"千年客家第一古村"的原因,以及这种标签化的广告语可能带来的影响。借此案例说明深挖文化内涵是"经营"客家文化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这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为目标,构建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人文素质培养、重视实践与创新能力训练、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强化知识的现场应用能力,突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合于企业的工程设计与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今学科分类越来越专门化与知识生产越来越迅猛的趋势,荐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然而,我以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问题基本上都是深深地嵌在全球性与地方性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之中的,而这从知识生产的角度来看,也就转换成了我所强调的"全球化时代的特定知识生产"的问题。因此,我在这里仅结合我始终具有的学术旨趣以及我所认为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下所应侧重的视角,简单谈一下我个人的读书体会并将之与广大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7.
从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对贺州客家民歌的外在表现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揭示蕴藏于其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征。认为客家民歌是贺州客家住区中普遍存在的,唯客家人所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客家民歌的流传演唱给贺州客家民系刻上了鲜明的烙印,它历史久远,从客家民系形成之日起,就伴随着客家社会发展的历程,见证了客家的风风雨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映射出贺州客家人的思想文化和其社会历史发展的概貌。  相似文献   

8.
任何遗产都附着于特定人群,但却并非天然地具有族群属性,但当族群被当作遗产申报策略时,地域的文化将被表述为族群的特色,客家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就遇到类似的问题.本研究以客家文化遗产保护为例,探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福建土楼如何被客家文化所代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客家地区文化遗产又如何镶嵌进客家的历史叙事中,进而思考遗产与族群的关系,并借此深入了解遗产表达背后的政治生态与权力角逐如何影响族群边界的重塑与族群认同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通过人文学者对库恩这一学说的评析,揭示出他们对当代科学的态度。透过人文学者对库恩学说的评价,凸显出库恩思想中的深刻意义。敦促我们:在科学如此昌明的年代,我们如何把握对当代人类生活具有重大意义的知识之两翼———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闽西客家地区的"神媒"现象十分盛行,这是一种替神灵说话或传达神的旨意的宗教活动。闽西客家地区的"神媒"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产生的原因和客家文化的形成密不可分。试图分析闽西客家"神媒"现象、特点,以及产生闽西"神媒"原始宗教特性文化源流,从而为客家的形成是中原汉人与其他少数民族融合形成的学说提出又一佐证。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化的时代命题中,人们需要保持一种"文化自觉"。客家人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自觉",而在城市化生存中,客家人仍然坚持吟唱客家山歌,并进行适当的创新,创作出很多优秀的客语流行歌曲,以表达客家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乡愁,也同时为客家文化传承找到了一种"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建筑民俗既受到其他地区的影响,又有当地的鲜明特色,从而反映出赣南客家民间信仰的开放性与地域性。以民俗志的方式描述赣南客家的建筑民俗,以知识考古学的视角考察蕴含于客家建筑民俗中的民间信仰,一定程度上可以发现赣南客家乡土文化和生活的逻辑。  相似文献   

13.
为增进人文教育深度,使教育教学管理内涵发展提升,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语文人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人文效应、人文共享优势,实施语文人文教育的优化思路,以确立其在学校人文教育与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鉴于语文人文教育与学校人文管理的关系,论及在意识领域的学校,实施人文管理的必要及视角,揭示人文管理的实质、特征、意义,与合乎时代发展与人性需求的合理性,以期唤醒新的学校人文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4.
客家妇女"向不缠足",西方人士以此认为客家妇女是汉族妇女中最先得到解放的妇女,"于世界女人最无憾矣".国人也据此认为客家妇女确比外间妇女尊贵得多,幸福得多.笔者不敢苟同.本文试图解读客家妇女"向不缠足"的根本原因,并通过分析客家妇女所承受的苦痛与辛酸,说明"天足"习俗并非客家妇女解放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巴色差会传教士活动足迹遍布珠江、东江、梅江流域,并以虔贞女校的创立为起点,在新安、惠州、河源、梅州、兴宁等客家地区村落大量兴办教会学校。以虔贞女校为代表的教会学校的创办及其历史演进,是百年前西方传教士在广东传教办学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虔贞女校》一书对此进行了深度揭示;而由该书所带出的社会背景及地方情况——深圳的时代社会变迁、客家传统风尚以及深圳客家人对待西式教育一类新事物的精神风貌等,实际是近世深圳客家文化符号的一种折射,为我们洞悉近世深圳客家地区民众社会生活乃至文化变迁等文化要素提供了一扇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16.
人文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传统数学教育漠视人文教育不仅压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而且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数学教育如何凸现人文关怀?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文章从"人文"和"人文精神"的实质出发,阐明数学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使得我们的教育更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丘逢甲是一位客家人,客家文化在他身上印上了深深的烙印,影响着他的一生。他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深受家学、客家乡贤、客家人文与自然景观以及客家人乡土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分析客家文化产业的特性为起点,对客家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与经济、文化资源类型与产业形式、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区域合作与地方特色等关系,进行学理上的思考,探索客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促进客家文化产业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要进一步推进客家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应该进行两方面的努力和尝试:首先,必须超越罗香林先生开创的"民系—文化"范式,对客家族群特性的探讨也必须放弃寻求全球统一客家"特性"的追求和发掘出一个标准的"客家精神"的努力,把研究范围缩小至具体的社区中去把握客家人之深层次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和意识形态。其次,应采取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把客家当作一个"族群",而不是一个"民系"加以研究,研究主题应以"客家形成"取代"客家特质"。面对客家问题复杂的"层累"造成的过程,最好的研究办法是"倒溯"式地展开历时性解构。最后,客家研究中,以"方言群体"来取代"族群"概念是个值得提倡的做法;但不能局限于方言和族群,应从整体史的角度去深化客家地区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客家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已远离那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时代,进入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技术不仅具有文化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具有经济功能。同时,我国已加入WTO,这对于我国既是一个绝好的机遇,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协调和保护知识的生产、知识的使用和发挥知识与技术的最大效应,如何完善和健全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加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