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线电视数学机顶盒的关键技术包括实时操作系统、中间件、加解扰技术及电缆调制解调等,这些技术使机顶盒向着多功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2FSK调制解调的原理,建立了两种不同方法实现2FSK调制的调制解调器的simulink仿真模型,并在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分析.在AWGN条件下,分析了这两种调制解调方法的简易程度及平均误码率,得出结论,由自定义函数作为选频开关而产生的调制解调较经过相乘、相加而产生的调制解调系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在OFDM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一种利用数字信号处理专用芯片来实现的无线信道话音频带调制解调系统的原理和特点,并针对特殊需要提出了一种解决突发同步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新的8DPSK调制解调实现方案,该方案调制时频谱形成采用符号脉冲成形法,从根本上消除了频谱重叠,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取样速率。解调时采用内插滤波和正交移相法,大大减少了计算量。系统性能提高,结构得到简化。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Cable Modem的工作原理,传输模式和技术标准,以及基于CableModem接入的有线电视宽带网络解决方案,Cable Modem通过有线电视CATV的某个传输频道进行调制解调,其他空闲的有线电视频道仍可用于传输有线电视信号,所以优越于传统Modem;不占用电话线,不须拔号及永久连结。  相似文献   

6.
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是连接有线电视台前端中心机房与广大用户的桥梁和纽带,传输网络运行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关系到有线电视用户的收视效果,关系到有线电视台的声誉及其生存和发展。本文将对有线电视电缆传输网络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有线电视信号的接收方法及邻频有线电视系统的技术要求,比较了几种技术处理方案从而得出解调再调制是最优方案这种处理方法要有效地保证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DSP TMS320C25设计高速话带数字调制解调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可编程高速话带高制解调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案。提出了适合DSP实现的程序结构和算法,调制解调器的编码,数字滤波,调制解调,自适应均衡,载波及定时恢复等主要功能均以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动态可重构的水下声学调制解调器数字系统, 此系统将调制、解调模块定义为可重构模块, 根据水下声学信道的检测结果, 动态调整其调制解调方式和数据率, 以提供低误码率、低能耗的通信。在Xilinx XUPV5 FPGA开发板上完成数字系统的实现与软硬件协同验证, 结果表明功能正确, 数字系统可以动态配置为2FSK和2PSK模式。与传统FPGA实现方法相比, 动态可重构的设计方法提高了算法设计的灵活性, 节约了数字系统硬件实现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动态可重构的水下声学调制解调器数字系统,此系统将调制、解调模块定义为可重构模块,根据水下声学信道的检测结果,动态调整其调制解调方式和数据率,以提供低误码率、低能耗的通信。在Xilinx XUPV5 FPGA开发板上完成数字系统的实现与软硬件协同验证,结果表明功能正确,数字系统可以动态配置为2FSK和2PSK模式。与传统FPGA实现方法相比,动态可重构的设计方法提高了算法设计的灵活性,节约了数字系统硬件实现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HFC宽带接入网和符合 DOCSIS规范的 Cable Modem 系统的实现促使 CATV运营商考虑利用 CATV网络来开展实时的分组话音业务 .在研究了有关技术规范的基础上 ,提出了 IP电话系统在 HFC上的实现方案 ,并着重讨论了基于 Cable Modem的 IP电话用户网关的软、硬件结构和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对电缆调制解调器(CM)及其前端系统(CMTS)进行兼容性测试的测试内容、过程及软件设计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自动测试方案进行了讨论,分析了部分测试结果。最后对中国的CM测试平台建设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有线电视网络管理与数字电视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的角度,依据通信网络的操作维护管理功能及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的特殊性,对有线电视网络管理技术及实现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分析同轴电缆单向式传输CATV网的缺陷,提出建立多媒体有线电视网络构成方案,阐述对传统CATV网进行改进,并以现有CATV网回传用户信息的方法,对这种网络的网络组成、主要功能、网络的实现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学生彩电难以控制的缺点,讨论该网络在高校学生宿舍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对称数字用户环足、电缆调制解调两种接入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介绍的基础上,对其技术特点、系统结构原则、应用前景等进行了阐述与比较,较全面的展示了两种接入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县级有线电视网络的优化设计与实施,阐述在县级CATV中采用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的技术和经济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网改造的完成和一户一表的实施,用电客户数量迅速增长,为了使不同类型的客户更加方便快捷地缴费,山西省电力公司开发了有线电视缴费方式,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详细介绍了有线电视缴费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包括有线电视缴费平台的功能、家庭有线电视缴费平台的总体架构及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用户驻地网建设投入高、收效慢、不确定因素多和投资风险大的特点,通过建立用户驻地网接入模型,作为电信运营企业在驻地网建设投资决策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并指导其驻地网建设。给出了用户驻地网所采用的3种主要有线接入模式:光纤 LAN(Local Area Network)、ADSL(Asymm etrical D igital SubscriberL ine)及CMTS(Cab leModem Term inal System),并就3种模式进行了投资估算分析,建立投资估算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规模小区驻地网,对3种接入模式进行了投资与收入分析研究,并建立了不同规模小区的投资/收入与实装用户模型。分析了3种接入模式盈亏平衡点的装机率、投资与实装用户关系、装机率与接入模式的关系以及3种接入模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水下缆索动力学理论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下缆索建模是水下拖曳系统和系泊系统中一项关键工作,采用多体系统方法对缆索动力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缆索多体动力学三维有限段模型。该模型将缆索视为一系列具有不同物理特性的铰接刚性缆段,系统包含多个开环分支或闭环分支,讨论了流体阻力、流体附加质量和流体静压力的影响,分析比较了附加质量与系统本身惯性的关系,对小尺度缆索进行动力学仿真,并与实验结果做了比较,吻合良好,该模型可用于水下缆索系统的动力学仿真。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系统的构成,阐述了有线电视分配网的规划与设计思路,给出了有线电视分配网维修维护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