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以来有关山越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关于山越的渊源研究,学界一致认为"山越"之名见诸于史书,最早为《后汉书.灵帝纪》,嗣后关于山越的记载,史不绝书。对于山越分布及社会状况的研究,分歧不大,基本上是维持在今长江以南的闽、浙、赣、皖、苏等省交界地带。有关山越与孙吴关系的研究,研究者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性地考察、概括和总结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山越原是秦汉时代的于越人、东越人、干越人、越章人的后裔,后分布现今的闽浙赣皖苏等省的交界山区丛林中,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特有风俗文化习惯,到三国时,山越人受到东吴的征伐,其武装力量编入东吴军队,山越人大多数融入汉人中,一部分迁往别处。晋、隋、唐三代,汉族皇朝与山越仍有不同程度的矛盾斗争。  相似文献   

3.
汉末扬州的山越人主要是秦汉时期南方越人的后裔。孙权对之施以安抚为主、辅以武功的民族政策,先以守而安之为主,对降附的山民,强者补兵,羸者补户,政权强大后,对山越由守转攻。孙权的安抚政策是很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山越原是秦汉时代的于越人、东越人、干越人、越章人的后裔,后分布现令的闽浙赣皖苏等省的交界山区丛林中,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特有风俗文化习惯,到三国时,山越人受到东吴的征伐,其武装力量编入东吴军队,山越人大多数融入汉人中,一部分迁往别处。晋、隋、唐三代,汉族皇朝与山越仍有不同程度的矛盾斗争。  相似文献   

5.
越是民族的东西,才越是世界的。因此,影视文学在走向世界的时候,就应当注重从内容到形式上去表现民族深层的东西。 一、题材 对目前影视作品稍有留意的观众不难发现,那些曾经引起较大反响、造成轰动效应的作品多是反映民族历史文化或者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冲突的作品,都把笔触伸进历史的深层土壤里。比如前几年的《老井》、《红高粱》、《黄土地》等,后来的《渴望》、《留守女士》、《北京人在纽约》,以及最近的《三国演义》、《年轮》、《孽债》、《趟过男人河的女人》、《被告山杠爷》、《咱爸、咱妈》等,这些作品或者一方面叙写传统优秀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步履维艰;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传统文化中的陋习、糟粕怎样影响、剥蚀着人的灵魂和肉体,使一个现代人被历史所吞噬的悲剧。《被告山杠爷》中的山杠爷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作为农村的基层干部,一直奉行的是那种农村特有的“人治”工作方式,这种方式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然而在  相似文献   

6.
据《文献通考》和《吕氏春秋》等文献记载,古宣城的先民属于古越族的一支。因为吴太伯奔荆蛮,带给这一地区先进的周王朝的中原农业生产技术,“数年之间,民人殷富”。所以本地的文化风貌自商末到东周时,包含了许多周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过山榜》又名《过山照》、《过山牒》、《评王券榜牒文》、《平王券碟书》、《盘古圣皇榜文券碟》、《盘古凭记过山榜》、《评皇券碟》,……它是瑶族中自称为“棉”的族系所珍藏的本民族的历史文献。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曾接触到这一史料。在接触过的若干榜文中,几乎都是手抄纸本,只有一份是手抄白布折。由于历世传抄,加之受到古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三年六月,由云南省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白族语言文字问题科讨论会在昆明市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白族文字方案(草案)》。为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制定文字,是五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的一个课题。有了《白族文字方案》,白族就能够自由地书写本民族的语言了。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历来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见解。顾名思义,民族心理学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是大多数人公认的那末,分歧何在呢?这得从民族心理学的产生说起。 1、历史的回顾——从冯特的民族心理学研究谈起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187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算起的.而冯特从1900年到1920年花了二十年工夫所写的《民族心理学纲要》和十卷《民族心理学》专著则是最早的经典性的民族心理学著作。人们不仅公认冯特是心理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民族传统建筑实录》(下称《实录》),它以精当的文字、细密的图案和绚丽的彩照把南国北乡的十二个民族的民居、园林、庙宇、桥梁、鼓楼及宝塔等传统建筑之精华汇之成册.这是广西建筑界的专家学者旨在振兴民族地区并使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精心发掘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实录》不是单纯的“实物”、“实例”,而是在那一件件“实物”、“实例”中却渗透着不可名状的民族文化精神。仅就《实录》中的民居用地而论,它给我们其中的一个深刻启示是:在现代土地开发中,亟需弘扬民族建筑文化,吸取传统建筑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1.
1973年我们曾赴浙江天目山作了古冰川重点考察,后以《天目山第四纪冰川纹泥的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下面简称《发现》),在《科学通报》1974年12期作了报导。在1977年地貌学术讨论会上顾嗣亮同志提出的《浙江天目山的第四纪冰川纹泥问题一与“天目山第四纪纹泥的发现及其意义”一文商榷》[10](下面简称《商榷》)。他把我们在天目山发现的  相似文献   

12.
汪宝彬 《科技信息》2011,(29):I0199-I0199
《高等代数》是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针对现阶段民族院校《高等代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民族学生的实际,提出了民族院校《高等代数》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云南壮剧分为富宁土戏、广南沙戏和文山乐西土戏三个分支,其中以富宁土戏历史最长,并且发展得最好最快。土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优秀剧目,从土戏上演初始的《侬智高》到建国后的《螺蛳姑娘》再到新时期的《阿寿还乡》,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时代特色和审美情趣,反映了壮剧土戏与时俱进的特点,并且体现出了很高的民族伦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读者圆桌     
《世界博览》2010,(5):3-3
回顾前尘往事,一个民族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阅读儒释道,便可以理解,原来中华民族是如此独特——它非以种群划分,而是以文明划分。这也是有些人认为中国非民族国家而是文明国家,其维系统一团结并非靠种族血统,而是靠文化认同凝聚。认真看了贵刊上期《孔子归来》一文,关于电影就不多说了,出发点是好的——一个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
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文化载体之一,传达着不同国家、民族的不同的习俗和心理、宗教仪式而成为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的象征,并且作为一种心理积淀物、一种心理气质,能长久的保存在这个民族成员的潜意识中,在生活中,人们会不自觉地把它表现出来。研究中日两国共有而不尽相同的“金鸡报恩”类民间故事,可以看出中日文化的某些迥然的差异,以启示我们为健全和丰富民族文化而努力。 日本的金鸡报恩故事收在日本鸡介编的《日本民间故事》中。题目为《母鸡报恩》(宫  相似文献   

16.
郭韧梅 《科技信息》2008,(21):171-171
人类文化的发展与音乐息息相关。民歌作为一种典型的民间音乐形式,集中体现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特性。《跳华尔兹的玛蒂尔达》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澳洲民歌,歌中表现了澳大利亚人对于平等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对权威的蔑视。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与内蒙古大学林干教授合写的《回纥史》,历经数年之后,终于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与林先生在第二次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联合发言《关于回鹘西迁若干问题的辨正》(后刊于《民族研究》1992年5期),正是《回纥史》第二编第六章的部分内容。由于《回纥史》是林先生编著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之一,又是《突厥史》的姊妹篇,是继林先生《匈奴史》、《突厥史》、《东胡史》的续作,回纥史的远古部分已见于《匈奴史》、《突厥史》之中,因此,在《回纥史》中未再重复。这就有必要在《回纥史》出版之际,就维吾尔族源问题谈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教育问题,是民族精神研究的一块阵地。本文仅就这方面的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同行和引起教育理论界的关注。 一、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融贯几千年,源远流长,其内容丰富,意义深远,作用巨大。井岗山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亚运精神……它们作为中华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的表现形式,其本质  相似文献   

19.
《清史大纲》作为《清代通史》的简编于1944年出版,其后为准确地反映著作内容并适应社会形势的需要,先后经历了两次更名和一次改编。在编纂上,《清史大纲》详近略远,详于政治而略于经济文化,并以"民族革命"作为以一贯之的基本线索。在学术价值上,《清史大纲》是抗战前后较有影响的一本史学著作,虽然存在较多缺陷,但其近代史分期方法、强烈的现实意识等对当前的史学研究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博览》2013,(8):9-9
当今世界,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国家显然已成为全球焦点。中国正以自信的舞步走向舞台,尤其是在新一届领导人上台之后,中国将会怎样实现中国梦呢?中国问题专家BillBishop就这个话题为《纽约时报》作了总结,他谈道:“民族复兴、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国家繁荣昌盛、社会结构越来越合理以及军事力量的强大,这样一个普遍的中国梦在一党执政、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