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宋教仁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他提出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制思想,并为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法制而斗争。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不仅提出了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思想,而且提出了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的完整的经济思想。他的经济思想同民主与法制思想一起构成了其完整的思想体系,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权能分治”说的产生有其深厚的中外思想渊源,是各种思想的结晶,但其主要是直接承套西方的民主思想。这里,影响孙中山“权能分治”说产生的西方因素具体包括西方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人民主权思想与建国原则。  相似文献   

4.
廖仲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事业,廖仲恺贡献了一生。通过查阅大量与廖仲恺有关的专著、论文,对廖仲恺革命思想的形成进行研究。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学新知的启迪、革命风潮的熏染、亲朋好友的理解与支持对其革命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教仁是我国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民主宪政思想的代表。研究者从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孙中山与宋教仁的政治思想分歧、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及局限性等方面对其宪政思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章太炎(一八六九——一九三六),名炳麟,字权叔,号太炎,浙江余姚人。清朝末年,以有学问、有骨气,同时又倾向于保守的革命家登上政治舞台。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革命活动,在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有很大影响。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反清批孔思想,是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阐发“国学”的必然结果。他自幼从他的外祖父和父亲那里学到一些旧学知识,并接受地主阶级的“反满”思想。成年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1868—1940)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他用一生的大部分精力从事教育事业。辛亥革命后,他特别重视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倡导和推行美育,这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是十分突出的。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而且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者。他继承了我国古代唯物论的传统,吸取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述了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等根本问题。但是孙中山的唯物主义哲学也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正>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气概和明察秋毫的真知灼见,引导中国外交在世界局势走向多极化的国际环境中,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从而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为今后的外交工作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权能分治”说的产生有其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其中,思想渊源主要有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权在民”思想和分权学说、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人民主权思想和建国原则、中国古代的儒家正统思想和封建统治时期的“王道仁政”的传统思想;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孙中山的平等观和民生史观。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领导下的苏联面临着国外资产阶级的包围封锁、武装干涉和颠覆,国内资产阶级的反抗、破坏和白匪军的武装捣乱;经济方面的处境也异常困难,大工业生产量为战前的七分之一,一九二一年全年生铁熔铸量只等于战前的百分之三左右,粮食特别缺乏,一九二○年全国农业生产总量只有战前的一半左右。在这严峻的情况下,列宁肩负着俄国无产阶级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光荣而又万分艰巨的历史重任。面对这些困难,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显示出了无比的革命胆略和远见卓识,坚  相似文献   

12.
蒋翊武与谭人凤都是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革命家、活动家,两人均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在促进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合作中,两人都起了关键作用.武昌首义后两人为保护革命胜利果实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携手发动了湖南的“二次革命”.两人在个性、事功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也都存在着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先生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和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自己的煌煌业迹,伟岸挺立于世界伟人之林,为普天下人所瞩目、所景仰。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一块瑰宝,它的熠熠光辉,对现实仍有烛照作用。谈到孙中山,人们往往冠之以资产阶级革命家,由此推断他革命成功后必定建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的伟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家,一代的伟大的革命领袖。他所走过的道路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前二十五年中先进的中国人所走的道路。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前,他一直是中国人民前进的旗帜。他首先举起了对封建制度不屈的叛旗,正规地开始了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并一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充当了这个革命最伟大的领袖,为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奋斗。在十月革命之后,和很多的先进的中国人一样,他进行了伟大的转变。在苏联和中国共  相似文献   

15.
1949年中国国民党败退台湾初期,由于外交冷落,内政混乱,经济凋敝,台湾岛内人心惶恐,局势动荡,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危机四伏,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从1949年到1953年,退台后的中国国民党当局被迫采取“和平渐进”的措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不但缓解了国民党败退台湾时的经济危机,也为其在岛上的政治统治奠定了基础,这次土改可喻为国民党败退台岛后的一棵“救命稻草”,它具有重兽古白政治素涵.  相似文献   

16.
应用灰色局势决策原型[1],对新疆玛纳期县的农业经济进行了灰色局势决策分析,求得了最优经济局势,为该县农业结构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793年7月27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罗伯斯比尔进入救国委员会,成为雅各宾政府领导人;次年7月27被捕,雅各宾政权覆亡。第二天,罗伯斯比尔被送上断头台。罗伯斯比尔在法国大革命的危急关头,负起了领导革命的重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粉碎了欧洲封建君主国的武装干涉,平定了国内王党叛乱。保卫并推进了大革命,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是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他的一生,是首倡并领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生,也是艰苦卓绝地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生。他以以往人类历史的全部知识武装自己,并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加以革命地改造和科学地发展,创立了伟大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前进的,换言之,事物的发展是要经过曲折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此。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正是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在曲折和坎坷中不断前进。然而,西方资产阶级代言人和我国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精英”们,百般论证20世纪是社会主义的“大失败”;我们有些人面对世界当前复杂动荡的局势,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了怀疑。因此,如何看待社会主义70年的历史,以及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困难和曲折,已成为当前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色局势决策理论提出了灰色多层次局势决策模型,并以某矿山设计方案的优选为例,说明了应用此方法进行矿山设计方案的优选是可行的,而且具有准确、全面、科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